天天看點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作者:Mer86

如果你問美軍陸戰1師在整個太平洋戰争中,哪一個島嶼根本不值得去打?

他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貝裡琉島”。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戰役背景

馬裡亞納海戰後,美國高層就下一步行動産生了分歧。

麥克阿瑟建議占領菲律賓,尼米茲認為應繞過菲律賓。

兩人的方案南轅北轍,都不願意讓步,最後吵到了羅斯福那裡。

當時正逢大選,羅斯福正為自己的第三次連任做準備。

考慮到麥克阿瑟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要甩出尼米茲好幾個段位。

羅斯福便同意了麥克阿瑟的作戰計劃。

确定要攻打菲律賓後,位于帕勞群島南端的貝裡琉島便成了美軍關注的焦點。

日軍在該島建有機場,并駐紮了一萬兵力。

對美軍而言,島上的鬼子駐軍沒什麼威脅,但機場威脅很大。

因為美軍無論是從新幾内亞島還是關島前往菲律賓,日軍戰機都可以從貝裡琉島起飛,對美軍進行中途攔截。

為了保證側翼安全,美軍進攻菲律賓前,決心拔掉這顆釘子。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在原本的計劃裡,美軍将于1944年9月15日登陸貝裡琉島和昂格爾島,用2天時間解決這兩座島上的日軍。

然後,在一個月内控制整個帕勞群島。

很顯然,相比之前的曆場島嶼争奪戰,美軍的這個計劃相當樂觀。

美國人之是以如此自信,是因為情報顯示,駐守貝裡琉島上的日軍,隻是一幫裝備水準很差的殘兵敗将。

1944年6月~7月,美軍在馬裡亞納群島戰役中吊打了日軍。

巨大的勝利之下,美國人飄了,讓他們對日軍産生了輕視。

9月初,按照計劃,美軍出動轟炸機對帕勞群島進行轟炸。

轟炸過後,哈爾西根據空中偵察報告,認為日軍在菲律賓地區的航空力量十分虛弱,美軍根本沒有必要登陸帕勞。直接攻擊菲律賓就能成功。

是以哈爾西建議,跳過帕勞群島,集中力量直取菲律賓。

這個建議從事後來看,非常明智。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不過,尼米茲出于穩妥考慮,否決了哈爾西的建議,做出了維持原計劃不變的決定。

為此,哈爾西與尼米茲又爆發了激烈争執。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鬧到了參謀聯席會議馬歇爾那裡。

馬歇爾在判斷形勢後,支援哈爾西,決定不攻擊帕勞,直接攻打菲律賓。

但參謀聯席會議的決定,晚到了48小時,而美軍艦隊此時已經開始炮擊貝裡琉島。

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時候再取消指令,也來不及了。

于是,尼米茲便決定按原計劃登陸,貝裡琉島戰役爆發。

然而,美軍做夢也沒想到,貝裡琉島将成為他們的噩夢。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貝裡琉島

進退維谷

當美軍決定進攻帕勞群島時,日軍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1944年初,日軍判斷美軍不會直接進攻日本本土,而菲律賓将會有一場惡戰。

于是,東京大學營在抽調兵力增援菲律賓的同時,還從中國東北抽調第14師團至太平洋戰場,強化帕勞群島防務。

4月,14師團抵達帕勞群島。

其中的一個聯隊及一個大隊,總計5388人,在中川州男大佐指揮下,進駐貝裡琉島。替換島上一部分原先駐守的海軍警備隊。

完成交接後,算上海軍及勞工,日軍在貝裡琉島總計有10708人。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鬼子的第14師團是常設師團,可謂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戰鬥力遠強于之前在馬裡亞納群島被美軍吊打的三流部隊。

并且,中川州男也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指揮官。

在此之前,他沒有守島經驗。但在研究了參謀本部總結先前島嶼作戰的檔案後,他意識到美軍火力甚是強大,正面硬扛肯定是打不過的。

因而到了貝裡琉島後,中川便利用島上崎岖的地形,把山上的石灰山洞用通道打通,在每一個山洞都放上火炮、機槍,構築了一套由加強掩體、山洞和道地等方法共同組合而成的複合式防禦系統。

在中川看來,團戰打不過,我還不會躲在暗處陰你嗎?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中川州男

日軍在島上的變化,美軍并不知道。

鬼子這把顯然是預判了美軍的預判。

既然自己的兵力部署已經被對手知道了,倒不如欲擒故縱,引誘美軍來攻島。

9月15日早上6時15分,美軍11艘航母、3艘戰列艦、25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掩護陸戰1師沖向貝裡琉島。

美軍将登陸場劃分為五個區域,最北面是“白一”灘和“白二”灘,由陸戰1團進攻;

中間是“橙一”灘和“橙二”灘,由陸戰5團進攻;

最南側是陸戰7團負責的“橙三”灘。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在此之前,美軍戰機和艦炮已經對島上轟炸了三天。

根據偵察機報告:“島上已經沒有日軍活動的痕迹,甚至連一聲鳥叫也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登陸的陸戰1師官兵都是一副輕松心态。大家有說有笑,認為島上的日軍都被炸光了,用不了2天就能占領全島。

然而,美軍的轟炸其實沒炸死幾個鬼子。

日軍按照中川州男的指令,在美軍轟炸時,躲在了事先挖好的500多個暗堡中。

就連陸戰1師登島期間,訓練有素的日軍也非常沉的住氣,無一人擅自開槍射擊。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陸戰1師登陸貝裡琉島

上午8時32分,沉默了兩個小時的日軍突然火力全開。

擲彈筒、迫擊炮、手榴彈,鋪天蓋地砸向“白一”灘。

毫無防範的陸戰1團3營士兵連躲都沒地方躲,好幾百人瞬間被打倒在沙灘上。

後續登上“白一”灘的陸戰1團1營也缺乏心理準備,損失慘重。

日軍槍法很準,即使在百米外,也能精準命中。

第一批登島的美軍士兵甚至連敵人躲在哪裡都沒搞清楚,就紛紛中彈倒地。

日軍這次奇襲,導緻美軍有超過1000名陸戰隊士兵陣亡、失蹤或負傷。

另有60艘登陸艇,26輛兩栖裝甲車,3輛坦克在登陸期間被擊毀。

不過,日軍畢竟人少。

就在中川州男将打擊重點放在“白一”灘時,陸戰1團2營艱難登陸“白二灘”,并向前推進了330米。

可是,美軍的順利推進,其實是日軍有意為之。

中川州男認為己方彈藥不多,無力與敵進行持續火力交戰,便索性下令讓開一條通道,誘敵深入,打算一次性重創美軍。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美軍将日軍圍得水洩不通

貝裡琉“絞肉機”

趁着日軍停火,美軍陸戰5團、陸戰7團陸續登上灘頭。

為了給陸戰隊創造前進條件,海面上的美軍艦炮不停的向島上轟擊。

但不料,中川州男這個老鬼子竟然連美軍的炮火支援規律也摸清了。

美軍雖然有彈藥船跟随,但補充彈藥需要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炮擊後,美軍的艦炮必然要啞火,而這正是日軍發起反擊,将美軍趕下大海的最佳時機。

下午16時50分,利用美軍艦炮停火的空隙,一千日軍從坑道中鑽出。

與此同時,隐蔽在工事裡的火炮和16輛95式輕型坦克也悄悄進入出擊陣地。

随着中川一聲令下,日軍的火炮同時打響。

伴随着震耳欲聾的炮聲,日軍坦克和步兵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向美軍陣地。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美軍壓根就想不到鬼子竟然在小小的貝裡琉島上部署有坦克。

慌亂之下,炮兵來不及射擊,步兵紛紛逃避,場面異常混亂。

幸運的是,就在美軍即将面臨滅頂之災時,8輛M4A2坦克突然殺出。

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自重僅6.7噸,對付驚慌失措的步兵還湊合。

碰上全重30噸的M4A2,就隻有挨打的份了。

看到自家坦克沖了上來,亂作一團的美軍停止逃跑,紛紛就地展開還擊。

不一會,16輛薄皮大餡的日軍坦克就被全部打成了碎片。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被擊毀的日軍95式坦克

随後,美軍步兵以M4A2做火力支撐,向前推進。

中村州男見參與反擊的美軍越來越多,火力也越來越猛,立即下令撤退。

不得不說,14師團确實是精銳。

即便反擊失利,撤退也是井然有序,整個過程,傷亡微乎其微。

貝裡琉戰役初期,鬼子看似被動防禦,實則守株待兔。

每當美軍進攻時,日軍就收縮内線,反複形成新的包圍圈,在小範圍内以多打少。

若不是鬼子兵少,裝備落後,美軍必然要付出更大損失。

随後幾天,日軍沒有大動作,但鬼子的冷槍手無處不在。

陸戰1師在推進期間傷亡四千人,其中陸戰1團近乎殘廢。

可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陸戰1師卻仍然無法在島上站穩腳跟。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鏖戰中的陸戰1師

9月23日,考慮到陸戰1師傷亡慘重,陸軍第81師321團參加戰鬥。

也就在這一天,美軍鏖戰8晝夜,總算是占領了島上的機場。

還别說,美軍航空兵的效率就是高。

剛剛占領機場,艦載機就成功降落,并對島上日軍實行轟炸。

可是,美軍隻是占領了機場跑道,機場周圍的高地仍然被日軍控制着。

結果,每當飛機起降的時候,隐藏在機場附近日軍火力點就開火射擊。

美國軍飛行員也是無奈,起飛之後就得立即調頭轟炸機場周圍的日軍火力點,一番連轟帶掃射後,還得再冒着槍林彈雨降落裝彈。

這般場景,讓許多身經百戰的陸戰1師老兵也陷入迷茫。

開打之前,說什麼奪取帕勞群島機場,可以支援菲律賓戰役。

但現在仗打成這個鬼樣子,大把戰艦和物資被牽制在這小小的佩裡硫島,别說什麼支援菲律賓了,不扯後腿就是萬幸。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虎頭蛇尾

從占領機場到10月中旬,美軍陸續又組織了幾次攻勢,但進展不大。

由此,美軍與日軍也陷入了拉鋸狀态。

日軍兵力少,缺乏後援,打不走美軍。但美軍也奈何不了日軍。原本制定的占領帕勞群島的計劃,也改成了隻需要拿下貝裡琉島和昂格爾島即可。

戰至10月12日,貝裡琉島戰役果真成了扯美軍後腿的戰役。

麥克阿瑟感覺繼續打下去,隻會打亂接下來的萊特島戰役。

于是,他便把主力撤走,決定不再管貝裡琉島接下來的戰鬥。

當天,美軍在還未消滅日軍的情況下,單方面宣布結束貝裡琉戰役。

随後,在要不要繼續打下去的問題上,美軍内部又起了争論。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美軍宣布“占領”貝裡琉島

一部分人認為,貝裡琉島本來就不該打,應該趁早撤軍。

但大部分人認為,既然打都打了,就必須堅決打到底,否則對不起已經犧牲的戰士。

最後,少數服從多數,美軍決定繼續打。

11月初,美軍81師主力以及炮兵部隊全部投入貝裡琉島。

至此,投入戰鬥的美軍陸戰隊和陸軍已經達到2.8萬人。

依托兵力優勢與巨大的物資優勢,美軍用靠火焰噴射器、炸彈、炮彈,一個洞一個洞的向前推進,與日軍搏命厮殺。

11月24日,日軍彈藥耗盡。中村州男自知大勢已去,在燒掉軍旗後,切腹自殺。

随同中村一起自殺的,還有60名無法行動的重傷員。

11月27日,美軍認為島上日軍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遂正式宣布完全占領貝裡琉島。

可是,島上殘餘的30多名鬼子仍在負隅頑抗,一直堅持到了1947年4月才向美軍投降。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貝裡琉島戰役,美軍原計劃2天拿下,結果卻折騰了70多天。

海戰1師在戰鬥中減員60%,第81步兵師減員32%。

這場戰役讓美國人領教了日本精銳師團的戰鬥力,也讓美國人第一次明白了在精心布置的綜合防禦工事面前,人的生命是有多脆弱。

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由于日軍在菲律賓防禦極其薄弱,美軍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奪下的貝裡琉島,在後來幾乎沒什麼戰略價值。

如今在貝裡琉,戰争痕迹仍然随處可見。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那些當年留下的戰士墓碑以及戰鬥遺迹,至今還在為我們警示戰争的殘酷。

血戰貝裡琉:一場被遺忘的戰役,美軍陸戰1師的傷心之地

就像這場戰役的親曆者,前海軍陸戰隊隊員斯萊奇在他的書中所說:“在貝裡琉展開的生死戰鬥腐蝕了文明的表象,使我們每個人變得野蠻而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