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上海警察局普陀分局辦了個案子,一家遊戲公司的3名員工原封不動使用公司一款熱門遊戲的全部代碼,換皮上線,半年時間流水1.5億。
等等,3個人,半年,1.5億,還是換皮遊戲?平均一個月2500萬流水,要知道《戰雙帕彌什》5月國服流水才隻有近2000萬,有這種員工,隻能說“可拷”。
@國産二次元手遊觀察
這足見遊戲行業的暴利,也說明了遊戲開發門檻相對較低,有一定的程式設計能力即可盈利,正好聯考才結束,大學選什麼專業一目了然。
原文稱對流水進行分成,是以1.5億應是流水而不僅是盈利
至于是什麼遊戲呢?結合視訊來看,這款盜用代碼的換皮遊戲應該是《小小空城計》,而被侵權的遊戲則是原公司推出的《榮耀華夏:軍師請布陣》,目前《小小空城計》已經下架。
這種遊戲也會有人玩嗎?别說還真有。
主流大作占據着遊戲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在不起眼的角落,那些換皮遊戲觊觎着玩家的錢包,吸起金來有時候甚至不輸某些大作。玩家明明知道玩的是換皮遊戲,但還是樂在其中,單純享受其輕松無腦的體驗。
回到正題,這三名開發人員在原來公司中還挺“ 上道”。三人在公司工作期間,成功開發了一款手機遊戲。由于他們在工作中的努力,也收獲了比較豐厚的提成收入。
不過,當他們想要進一步優化和更新這款遊戲時,公司管理層沒有準許他們的提議。于是,三人計劃離開目前公司創業。他們在深圳注冊新公司,意欲繼續實作他們的遊戲理念。
三人與另一家上海的公司展開了合作,為他們提供之前原封不動的遊戲源碼。但當時,三名開發人員還沒有真正從原公司辭職。他們就着手将源代碼提供給新公司,并更換遊戲美術和外觀,推出了“換皮”版本的遊戲。
兩款遊戲經過比較,在伺服器資料與用戶端代碼上高度相似,屬于是“代碼級抄襲”的水準。最後三人因侵犯著作權、非法擷取計算機資訊系統資料罪锒铛入獄。
其中公司員工盜取内部項目代碼,雖說是“盜取”,其實源碼也還是自己開發的,隻是三人不可能兼顧開發、維護與營運等工作,其“善後”的服務大機率是那家上海的公司提供的。當然,員工在職期間所寫出的代碼,其著作權一般歸公司所有。
在新聞中,我們還能看見到,“賴某、王某一、王某二3人所在公司占15%的比例對遊戲營業流水資金進行分成。” 三人共獲利1500萬元,而與三人合作的那家發行公司自然将剩下的85%收入囊中。
這85%也并非全屬于那家發行商,發行商也會付出一定的買量營運成本,一些小的發行商會找各管道合作,比如将遊戲上架到某某遊戲盒子中,再讓各級代理為它們推銷産品。
代理根據平台的提點分成獲得利益,隻不過一般都在80%以下,甚至可以像傳銷一樣地發展成二級甚至三級代理,代理層級越低,提點分成就越低。在具體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一些黑灰深的領域,比如男扮女陪玩、托、回扣返利等等,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通過低價引流,但後面會讓玩家跟團、跟公會
侵權的背後,還有無數“蟑螂”
源碼被盜的案例并不少見,在今年(2023)年初時,《英雄聯盟》就收到黑客的勒索信,聲稱盜取了《英雄聯盟》的部分源碼,在黑客被拒絕後他還将源碼放在網站上天價拍賣。
國内這樣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2013年廣州市久邦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的吳某利用職務之便,指使下屬複制公司研發的擁有著作權的遊戲源代碼,提供給其他外部公司順某數位科技有限公司。順某公司通過利用這些源代碼,推廣、營運相關遊戲軟體獲利17萬元。
2022年,廣州市打擊侵權盜版工作出示的案例中,涉及到一起嚴重的侵犯網絡遊戲著作權案件。一知名網絡遊戲公司的高管擅自竊取了該遊戲公司的遊戲源代碼。這名高管在離職後,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他将竊取的遊戲源代碼進行簡單修改後,更換了遊戲的名稱後上線釋出。新的遊戲上線後,短時間内就産生了近1億元人民币的流水。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偷源碼做換皮的背後,往往是一條成熟的産業鍊。
許多開發者會選擇在開發者社群内發帖尋找源碼交易對象, 還有專門的遊戲源碼中介,他們掌握大量熱門遊戲的源代碼供出售。一般通過QQ群和微信群溝通交流,确認交易對象一緻後然後在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
帶教程,不怕學不會,就怕不去學
在一些源碼交易的論壇和網站中,我們可以看到交易區中滿屏的遊戲源碼出售資訊,除手遊外還有網頁遊戲和用戶端遊戲,價格不等,從幾百元到幾十萬的都有。
源碼交易本身是正當的,然而遊戲源碼交易中時常會出現一種亂象:利欲熏心的遊戲公司員工将自家公司的遊戲源碼偷出來出售,或有不少技術高超的程式員對市面上的遊戲進行逆向編譯以此來牟利,當年《傳奇》的私服就與逆向工程有關。
可能會有來路不明的非法源碼
源碼到手後,部分遊戲從業者可能會采取最快捷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将産品推向市場,即使這樣做意味着侵權。
又由于監管具有不完備性,不可能覆寫到一切領域與環節,某些“陰暗”角落中的侵權行為就會變得相對“自由”。即使盜版者被舉報了也無妨,他們可能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并在得手後逃之夭夭。舉報後下架一個盜版,他們仍可以推出上百個盜版,反正利潤大,成本低。在該案中的采訪中民警也說,這種情況一般也就走個民事訴訟,但該案比較特殊是以就上升到了刑事案件。
這可能就會問,哪來那麼多的盜版,不是有版号限制嗎?
在國内市場,版号對大廠商來說無疑是“命根子”一樣的東西,但對換皮遊戲廠商而言似乎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完全不用擔心流失使用者,甚至可以“一版多用”。據稱該案中的遊戲就是套版号而來,而版号的交易、租用、授權等服務在一些交易群内就可以擷取。另外,軟體著作權這種則可以在淘寶以低廉的價格獲得。
這麼看來,源碼、版号、發行的一條龍服務都到位了,如果隻是做做換皮遊戲,門檻貌似并不高。手遊矩陣此前也報道過一外國小夥通過做換皮遊戲賺錢的新聞: 每天貼幾個素材,年入42000美元,“垃圾遊戲”如何賺錢? 當然國情差異明顯,違法犯罪的事情使不得,大陸可是有着一套完整的“刑法”,賺錢的法子都在裡面寫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