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日本能夠聽取一些島國的意見,聽一聽周邊社群憂慮的聲音,進而采取更加負責任的做法,而不是直接把核污染水倒入太平洋。”7月5日,巴巴新幾內亞前總理彼得·奧尼爾(Peter O’Neill)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專訪,他在談及日本計劃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時如此表示。
巴巴新幾內亞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一個資源豐富、文化多元的開發中國家。中巴兩國自1976年建交以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雙邊關系,近些年來兩國高層緊密互動、經貿往來不斷擴大。2018年,巴新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并與中國簽署了能力建設合作協定。
奧尼爾2011年至2019年出任巴新總理,其間曾多次到訪中國,積極推動巴中兩國合作。7月5日,奧尼爾在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發表演講,就21世紀的中國、巴巴新幾內亞和太平洋島國合作發表了看法。
7月4日,巴巴新幾內亞前總理彼得·奧尼爾在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發表演講。CCG供圖
會後,奧尼爾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中巴關系、“一帶一路”合作、氣候變化等議題展開探讨。
奧尼爾表示,巴中關系目前面臨一些挑戰,但兩國有着長期的友好交往曆史,相信未來兩國關系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對于整個太平洋島國地區,奧尼爾認為,這個地區應跳出地緣政治的影響,和中國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共同推動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日本應采取更加負責任的行動
新京報:首先我們想聊一下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問題。7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釋出了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認為其符合國際安全标準,引發熱議。而太平洋島國從一開始就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提出質疑,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普納6月下旬也釋出聲明,再次對此表達了擔憂。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奧尼爾:我目前還沒有看到國際原子能機構釋出的報告,但我認為國際組織在作出結論前也應該有咨詢和通知相關方的程式。迄今為止,向太平洋島國提供的(關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科學資料無法讓人确信這是安全的做法,這也是很多太平洋島國明确表示不支援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原因。他們并沒有說服我們,這麼做能確定海洋生物的安全、社群群眾的安全以及太平洋本身的安全。
我希望日本在這個問題上能夠聽取這些島國的意見,聽一聽周邊社群憂慮的聲音,進而采取更加負責任的行動,找到另一種更安全的做法來處理這個問題,而不是直接将核污染水倒入太平洋。
巴新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巨大
新京報:中國和巴巴新幾內亞有着悠久的交往曆史,在你擔任總理期間兩國關系得到進一步深化。你在演講中提到,巴新政府換屆後,一些政策可能會改變,由此導緻兩國關系出現變化。那你會如何形容目前的中巴關系?
奧尼爾:我認為,這一屆巴新政府和中國的關系确實面臨一些需要妥善處理的問題,譬如近期(巴新和美國簽署)的防務合作協定,我認為這個協定損害了南太平洋“無核區”的政策立場。
巴中兩國有着長期的友好關系。随着時間的推移,兩國關系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巴中兩國的未來都是光明的,對此我信心滿滿。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9日,巴巴新幾內亞莫爾斯比港,中國與巴新展開合作。圖為當地一個名為唐人街的建築項目。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今年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而巴新在2018年就成為第一個和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太平洋島國。你當時決定加入這一倡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你認為“一帶一路”給巴新帶去了什麼?
奧尼爾:巴巴新幾內亞是太平洋島國地區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我們需要更好的基礎設施為群眾服務,而“一帶一路”倡議從一開始就呈現出巨大的機會。
我當時簽署加入這個倡議,主要就是考慮到我們國家的需求。我認為加入“一帶一路”可以讓我們的國家利用這些機會,進而得到更好的發展。譬如,獲得更便宜的融資,讓經驗豐富的承包商來到巴建立設并營運基礎設施,建設學校、醫院、道路、機場等,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是以整體來說,巴新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巨大。
太平洋島國需跳出地緣政治影響謀發展
新京報:今年5月,巴新政府和美國簽署了防務合作協定,在巴新國内引發很多争議,有人擔心這會将巴新以及太平洋島國拽入大國競争之中。你怎麼看待這個協定?你認為巴新及太平洋島國在地緣政治争端中應采取怎樣的戰略?
奧尼爾:我不認為簽署這類協定有利于巴新、有利于南太平洋地區,它隻會導緻更多的問題、更多的沖突。是以首先,我們需要在法庭上對這個協定發起挑戰。在法庭上,我們會發現它違反了我們的憲法,是以需要被取消。這目前是我們追求的目标。
巴新一直堅持“廣交友、不樹敵”的外交政策,但這屆政府正在緩慢改變這一點,這讓我們的國民都不太高興。
對于太平洋島國地區而言,我認為我們需要跳出地緣政治的影響,将重點放在謀求發展、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标上,與中國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共同推動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巴巴新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的海濱風光。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那你怎麼看待中國和巴新以及整個太平洋島國地區的未來合作?你認為應該優先考慮哪些方面?
奧尼爾:我認為中巴雙方都能在太平洋島國的建設中得到經濟發展機會。首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一帶一路”倡議、“藍色海洋政策”等,都是有利于巴新和太平洋島國社會福祉的一些發展戰略。我們應該關注經濟、貿易以及民間關系的發展。
其次,我們也面臨着許多大的挑戰,如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帶來的發展問題等。中國在這些領域經驗豐富且有着成熟的技術,我認為我們可以在這些領域加強合作。
新京報:确實,太平洋島國地區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地區之一,巴新2021年在全球面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最危險國家排行中位列第9。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目前巴新和太平洋島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你對于即将到來的COP28(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有哪些期待?
奧尼爾:氣候變化這個話題已經讨論了很多年,我們也提出了很多目标,但國際社會沒能實作這些目标。中國一直在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在氣候變化緩解和适應方面采取更加積極的立場,這對于推動國際社會實作我們設定的目标非常重要。
海平面上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此外我們也持續面臨着災後安置、基礎設施重建等方面的挑戰。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因為中國近幾年也遭遇過洪災、暴雨等災害。我認為中國可以和太平洋島國分享這些應對自然災害的經驗,幫助島國地區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對于即将到來的COP28,我此前已經參加了太多的COP會議,提出了很多倡議,我不知道我還能期待些什麼……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繼續讨論應對氣候危機的方法和手段——我們已經知道應該做些什麼,而是應該行動起來,推動每一個國家都實作其設定的減排目标。我們需要行動,而非簡單的承諾。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