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運冠軍丁甯在北大畢業,“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

又到一年畢業季,在衆多走出校園的學子中,不乏優秀運動員的身影。

7月5日,北京大學2023年研究所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邱德拔體育館舉行。乒乓球奧運冠軍丁甯作為畢業生代表上台發言。她分享了運動員生涯的艱辛和榮耀以及在北大求學的經曆和感受,“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

奧運冠軍丁甯在北大畢業,“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

丁甯從北大畢業

在夢起之地再出發

“邱德拔體育館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我與北大緣起的地方。”時間回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年僅18歲的丁甯在這座體育館裡,見證了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

“當全場大聲唱着國歌的時候,那個瞬間,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我的心跳,比那場上乒乓球的節奏還要快。因為那是台上台下所有人共同的心跳聲,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我與北大緣起的地方。”丁甯擡頭望着頭頂“北京2008”的字樣,動情地說。

奧運冠軍丁甯在北大畢業,“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

資料圖:中國乒乓球隊與中國澳門乒乓球集訓隊青年組選手在凼仔的澳門運動員教育訓練及集訓中心舉行交流活動。丁甯在交流活動中。

出生于1990年的丁甯從6歲開始練習乒乓球,2005年進入國家一隊,2009年便獲得了職業生涯的首個世界冠軍,是中國乒壇第六位包攬奧運會、世乒賽、世界杯、全運會的“全滿貫”選手。然而,就在這輝煌的榮耀背後,藏着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

丁甯坦言,隻有經曆過至暗時刻的自己才知道,一路的冠軍與榮耀,都是在不斷失敗,又不斷站起來之後才得到的。

2010年第50屆世乒賽,國乒女隊在莫斯科遭遇了近30年來最慘痛的失利,輸給了新加坡隊無緣冠軍,當時年僅20歲的丁甯在2比0的情況下遭遇逆轉。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單決賽,丁甯不敵隊友李曉霞丢冠。這兩次的失利讓她多次想要退縮。

“但我告訴自己,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也正是這份堅持與磨砺,給了我成熟的内心,讓我敢于挑戰,逆風而上,撥雲見日。”

繼續在體育行業追夢

2021年9月,丁甯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結束乒乓球生涯,成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一名研究所學生,專業是體育産業和大健康方向,這也是她攻讀的第二個碩士學位。

丁甯透露,其實進入北大深造,她的内心除了期待,更多的是忐忑。害怕自己無法适應從運動員到學生的身份轉變,害怕自己跟不上身邊五湖四海的“學霸”的腳步。

但在北大開放包容的學風,多元豐富的課程,以及老師們細心的教導下,她變得越來越自信,也意識到了對于輸赢的坦然,也同樣适用于學業的壓力。

與此同時,她也發揮所長,擔任了乒乓球課助教,認識了曾觀看過她比賽的同學,“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青春本該有的樣子,我看到了雖然競技是體育行業的金字塔尖,它很殘酷,但是更多人接觸體育的起點是源于熱愛,我也一樣。”

奧運冠軍丁甯在北大畢業,“隻有勇敢地面對輸,才能更好地赢”

丁甯在傳遞火炬。

6月10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上,丁甯擔當火炬手傳遞大運火炬。在退役之後,她對體育的熱愛并沒有消失,而是通過别的方式傳遞這份熱愛與堅持。

在北大的兩年裡,丁甯從更多元度認識、了解了體育,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理論與實踐的最佳融合。

在北大的這段歲月,為丁甯賦予了足夠的底氣,堅定的勇氣和高遠的志氣,讓她可以直面波濤,不懼駭浪,一往無前。

丁甯對在場的師生衷心祝願,“從燕園到五湖四海,希望你我永不停止追逐的步伐,追夢、追光,不負時代。”

對于未來,丁甯表示“不想有限制”,群衆體育、校園體育、運動康複、全民健身等領域都有興趣,希望能學以緻用,繼續在最熱愛的體育行業追夢,讓更多人從體育運動中獲得勇氣和力量。

【采寫】南方+見習記者 許儀 南方+記者 彭博

【圖檔】新華社、網絡截圖

【作者】 許儀;彭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