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我之所謂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魯迅

如果說,中國文學界有哪個人是不可或缺的話,那麼魯迅要算頭一個。

說起魯迅,大概每一個中國人都聽過他的名字,他用一支筆寫盡了底層的酸澀,剖開了虛僞的利益集團。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因為他的存在,讓彼時的生在苦難中的人們亮起了一道光。

當然因為魯迅透露出的濃濃的悲天憫人的氣息,是以很多人都認為,魯迅是一個貧窮文人的形象。

但是事實上,魯迅是有公職在身的,盡管他曾經無數次抨擊當道者,但他也的确是有一份踏實的工作。

也就是以,他可以在當時肩負起家庭的責任,為遠在他鄉的老母親寄錢養老,為妻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據相關人士透露,魯迅在當時的薪資并不低,整整有360元的大洋。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而這360元盡管在如今的環境裡,看起來不值一提,但是若換算回那個年代,或許所有人都會咋舌不已。

那麼,這360元到底處在一個什麼水準上,它在當時的購買力又如何呢?

魯迅的工作生涯

1906年,魯迅留學日本,他在日本的課堂上,看到了一張張幻燈片。

那些幻燈片深深刺痛了魯迅的内心,于是他發出了振聾發聩的呼喊,那一年他25歲,選擇棄醫從文。

但是發下大願望的時間,和他真正開始動筆寫作的時間,卻相隔了整整12年。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在這12年間,魯迅走入政壇,而這也是他360元月薪的開端。

從日本回國後,作為知識分子的魯迅,成為一家初級學校的校長。

隻是這個校長沒當幾個月,他就被蔡元培先生邀請去了南京擔任教育部部員。

面對這個好機會,魯迅自然欣然前往,而這也是他從政的開始。

當時的魯迅對于自己的崗位充滿了希望,因為他覺得,他正在為中國的未來做事。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是以,盡管隻是一介小小的科員,但他做起事來,依舊非常努力。

1912年,當時的高層決定從南京遷往北京,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也跟随部門來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後,魯迅得到了部裡的升遷機會,他從一個小小的科員,迅速變成了當今處長級别的人物。

此時的魯迅并沒有升官而沾沾自喜,依舊在為國家教育出力。

他參與了字母注音的有關方案,也親自設計了北京大學的校徽,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個校徽還在沿用。

客觀來說,魯迅在仕途上的起點非常高,畢竟隻入職半年,就能當上處長,手底下有一群從業人員。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但是僅僅過去了3年,在1915年的時候,魯迅的仕途卻到了一個靜止的狀态。

盡管他依舊盡職盡責,但是他本身又擁有着文人的傲氣。

是以,在成為處長後,他就不再被上司所器重,由此,他為官數年,離開時,依舊隻是一個“處長”。

37歲時,魯迅棄官執筆,開啟了自己針砭時弊的寫作生涯。

當然,因為棄官的緣故,魯迅也不再擁有360元月薪。

但是作為知識分子,他另外接到了廈門大學的入職邀請,而這份薪資更高,整整有400元。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從官場歸來,魯迅盡管依舊吃穿不愁,但是他也真正落到了人間。

360元大洋的購買力

如果要對當時的360元做換算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知道,一塊洋元能夠買多少大米。

之是以用大米來做換算,這是因為糧食的價格一般來說,是最能反應當時社會的。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1913年的北京,大米每斤隻需要3分錢,而2023年大米的市場價格是6.3元左右。

按照魯迅當時的360元月薪,他可以購買12000斤大米。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而用如今的市場價換算一下,那麼,魯迅的月薪就相當于現在的6、7萬左右。

這種收入,已經相當于如今大企業的中高層上司了。

也就是以,魯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才可以一起攢了4000大洋,購買下的北京三環裡面的四合院。

當然,這四合院在當時都算是相當豪華了,三進三出,一共9間大屋子。

盡管如今我們聽起來,都覺得魯迅的收入非常高了,但是對于當時的老百姓來說,魯迅的收入更是遙不可及。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要知道,當時的黃包車夫累死累活幹一個月,就隻能賺2塊大洋,而這兩塊大洋還要被地痞流氓勒索。

從魯迅的文章裡,我們也能看到他的生活非常滋潤,大家應該都知道魯迅先生非常喜歡吃甜食,即使是他最愛的兒子“海嬰”都不能搶自己的甜品。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魯迅由于愛吃甜食,牙齒都壞掉了。

是以他會去牙醫那裡那裡看病,看完病後,他就坐着黃包車去甜品店買甜食。

而在購買甜食上,魯迅往往是一擲千金,甚至于他曾經花過10塊大洋,去買一塊外國蛋糕。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盡管這是一件趣事,但是也可以看出來魯迅在當時屬于上流生活了。

魯迅的寫作人生

盡管魯迅的一生中,很少為衣食哀愁,但是他從來沒有高高在上的俯視着人們,而是落在人間,共情最底層的人們。

這一點,從魯迅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記》中,就可以窺見一二。

而在《祝福》中,他在描寫祥林嫂時,用了非常溫柔而痛心的筆觸,這是他以往文章中,都頗為少見的。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魯迅對祥林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恰恰也是魯迅對于當時國人的感受,盡管心裡憎惡他們麻木,但是又忍不住憐憫。

也就是這種複雜的情緒,讓魯迅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非常高。

魯迅一生之中,創作了62本書籍,其中未編入文集的文章更是不計其數。

民國時期,魯迅一月工資360塊大洋,放今天算什麼水準?太意外了

跟着魯迅的筆鋒,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的狀況,可以看到人間的疾苦。

正因為能夠看到這些,才會激勵我們後人,過好眼前的生活。

魯迅之于中國的意義,并不在于他那360元的月薪,因為他是中國的一股精神,一股永遠愛國的熱血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