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驗|trunk的配置

前言:在路由/交換領域,VLAN的中繼端口叫做trunk。trunk技術用在交換機之間互連,使不同VLAN通過共享鍊路與其它交換機中的相同VLAN通信。交換機之間互連的端口就稱為trunk端口。trunk是基于OSI第二層資料鍊路層(DataLinkLayer)的技術。兩台交換機上分别建立了多個VLAN(VLAN是基于Layer 2的),在兩台交換機上相同的VLAN(比如VLAN10)要通信,需要将交換機A上屬于VLAN10的一個端口與交換機B上屬于VLAN10的一個端口互連;如果這兩台交換機其它相同VLAN間需要通信,那麼交換機之間需要更多的互連線,端口使用率就太低了。 交換機通過trunk功能,事情就簡單了,隻需要兩台交換機之間有一條互連線,将互連線的兩個端口設定為trunk模式,這樣就可以使交換機上不同VLAN共享這條線路。

實驗軟體:GNS3

接下來我們就做個簡單實驗:

1.首先我們放置好實驗裝置:pc機四台,交換機兩台,規劃好網絡并對它們做好标簽:

實驗|trunk的配置

2.點選開始,輕按兩下sw1開始進行相關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3.輕按兩下sw2開始進行相關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4.下面給四台pc機配上ip: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5.此時配置已經全部完成, 最後見證奇迹的時刻: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實驗|trunk的配置

可以看到,四台pc機都能與其向對應的進行互聯互通,為了證明,我們可以抓個包試試:

實驗|trunk的配置

總結:通過實驗,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位于不同交換機上的相同vlan的主機之間是如何通信的。通過學習,也可以發現,trunk不能實作不同VLAN間通信,需要通過三層裝置(路由/三層交換機)來實作。下次我将通過實驗來模拟三層交換機如何實作通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