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頭條首發嚴禁搬運,已開通全網維權)
如果您喜歡,可以點選上面的 “關注” 二字。一起關注中國科技的發展!
快下班了,刷刷手機,中國晶片領域又傳來四大好消息,看的我熱血沸騰,國産晶片是我一直關心的話題,便趕快碼字和大家分享!
第一:中國大膽突破!全球首條量子晶片生産線投産,國産晶片彎道超車在即!
近日,全球首條量子晶片生産線正式投産,這是中國在晶片領域打破美國制約的重要突破。安徽本源量子生産線的投産意味着量子晶片技術開始進入實用階段,這将為國産晶片的發展指明新方向。
據悉,本源量子量子晶片生産線實作了從晶片産業鍊的純國産化,包括生産量子晶片的光刻機探針平台和量子冰箱等關鍵裝置。這些技術突破将有助于國産晶片擺脫美國的技術制約。
過去一年多,美國對中國晶片業的打壓愈發嚴重。從禁止ASML向中國出售14納米以下的DUV光刻機,到聯合日本、荷蘭限制28納米光刻機出口,美國試圖遏制中國晶片産業的發展。然而,中國積極應對,推動晶片産業自主創新。
在矽基晶片領域,國産光刻機企業加速28納米光刻機的量産,國産晶片裝置産業鍊潛力得到充分挖掘。而在晶片封裝技術上,國産晶片已取得領先優勢。長電科技實作了4納米封裝技術突破,得到美國晶片企業AMD的認可。此外,國産晶片在晶片架構底層實作自主化,RISC-V架構打破了X86和ARM的壟斷。
量子晶片技術是中國在晶片領域的一大突破,繞過美國的技術體系,降低被制約的風險。本源量子量子晶片生産線的投産為國産晶片走向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全球晶片行業對中國成功研發量子晶片技術表示驚訝。中國的諸多晶片人才有足夠實力開辟新的技術道路。當美國依賴其矽基晶片技術優勢來遏制中國晶片行業時,中國反而成功研發了量子晶片技術,迎來了曆史性的突破。
我的觀點:本源量子量子晶片生産線的投産無疑是中國晶片産業的一大裡程碑,這表明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對于實作科技自立的決心。我們期待國産晶片在未來不僅能在國内市場取得優勢,還能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第二: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接受專訪,稱出口管制晶片重要原材料隻是開始,反制手段還有很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大陸将于2023年8月1日起對镓、鍺等關鍵晶片原材料實施出口管制。他認為,這一舉措是大陸在應對外部壓力時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反制,不僅會讓某些國家感到緊張,也會給其帶來實質性的痛感。
魏建國強調,這次出口管制僅僅是中國反制的開始。在面對國際高技術限制的情況下,我們擁有衆多反制手段和種類。如果對中國的高技術限制繼續更新,我們的反制措施也将相應更新。他警告那些試圖利用霸權主義推動科技脫鈎和斷鍊的行為,包括打壓中國企業,最終隻會适得其反,對自身造成損害。
我的觀點:镓、鍺等原材料在晶片制造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這一出口管制将對全球晶片産業鍊産生重要影響。而面對國際壓力,中國一直積極推動晶片産業自主創新和發展,如今已取得了顯著成果,這表明我們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從這次出口管制來看,中國在維護國家利益和應對外部壓力方面有着越來越成熟的戰略思考。我們有信心在未來保持高科技産業的穩定發展,同時也能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第三:國産EDA新突破!思爾芯釋出全新原型驗證方案,首發PCIe 5.0和60萬兆網絡!
據快科技消息,國内知名數字前端EDA供應商思爾芯近日釋出了最新一代原型驗證解決方案“芯神瞳邏輯系統S8-40”,該方案具有創新性,首次支援PCIe 5.0,同時具備豐富的連接配接選項、高資料傳輸帶寬和完整的原型驗證配套工具。思爾芯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上海,是業内著名的內建電路EDA領域的解決方案專家。
S8-40邏輯系統旨在處理複雜的邏輯電路和大規模資料,支援多種高帶寬協定,如PCIe 5.0、600G Ethernet MAC和600G Interlaken等。這些特點使得S8-40能夠更加貼近客戶需要驗證的設計。該方案提供了PCIe 5.0 x4與CXL(EP)連接配接,PCIe 5.0 x8與CCIX(RC/EP)連接配接,利用PCIe通道進行高速資料傳輸,滿足相關驗證需求,同時滿足帶寬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
此外,S8-40支援多種高速I/O連接配接,例如Prodigy+、FMC+、PGT+和MCIO等。使用者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配置并實作高速多核組網。方案還包括104個28Gbps GTM、28個32Gbps GTYP和32個56Gbps GTM,總帶寬最高可達5600Gbps,極大提高了傳輸效率和性能。
與前一代S7-19P邏輯系統相比,S8-40在内部存儲容量和DSP引擎方面有顯著提升,分别提供了5.37倍的記憶體儲和3.73倍的DSP引擎。這使得S8-40更能協助複雜算法的驗證,如AI神經網絡模型、車載自動駕駛系統和高性能計算等。
思爾芯已經與超過600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服務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資料存儲和信号處理等數字電路設計領域。其産品已廣泛應用于物聯網、雲計算、5G通信、智慧醫療、汽車電子等終端領域。目前,思爾芯已在北京、深圳、西安、香港、日本東京、南韓首爾和美國聖何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思爾芯在EDA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經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其在原型驗證領域已經建立了技術與市場的雙優勢地位,并參與了大陸EDA團體标準的制定,承擔了多項國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項目。
我的觀點:從這次釋出的S8-40邏輯系統來看,思爾芯在EDA領域的技術創新是值得肯定的。随着國内科技産業的不斷發展,國産晶片在全球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國産EDA解決方案的應用将更能推動大陸內建電路産業的自主可控和創新能力。我們期待思爾芯在未來能夠為國内晶片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四:技術革新!台積電2納米工藝研發進展順利,預計2025年量産助力全球晶片市場
台積電正積極推進下一代半導體制程技術的發展。近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強表示,2納米制程工藝(N2)的研發進展順利,預計将于2025年實作量産。在此之前,台積電的3納米工藝将在今年投入量産,蘋果的A17晶片有望成為首個采用該工藝的産品。随後,3納米工藝家族還将擴充多個版本。
張曉強透露,目前2納米工藝的256Mb SRAM晶片良率已經超過50%,并計劃提升至80%以上。與此同時,台積電将在2納米工藝中放棄FinFET半導體技術,轉而采用GAA半導體。與N3E工藝相比,N2工藝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可提升10%-15%;而在相同速度下,功耗可降低25%-30%。不過,半導體密度提升幅度相對較小,僅為10-20%。
盡管2納米工藝在技術上具有明顯優勢,但其制程成本也相應攀升。據悉,在3納米工藝代工價格達到2萬美元的基礎上,2納米工藝一片晶圓的價格将高達2.5萬美元,折合人民币超過18萬元。為應對這一挑戰,台積電計劃在竹科基地建立小規模試産線,目标是在今年實作近千片試産。
若試産順利進行,台積電将把2納米工藝導入竹科寶山晶圓20廠進行後續建設。該廠團隊将承擔2024年風險試産與2025年量産的任務。
我的觀點:台積電在半導體制程技術上的突破将為全球晶片市場帶來新的機遇。雖然2納米工藝的制程成本較高,但其在性能和功耗方面的優勢有望為消費電子、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帶來全新的可能性。随着2納米工藝的推廣和成熟,相信未來半導體産業将繼續引領科技創新,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多便捷和價值。
那麼,你對國産晶片這幾個好消息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