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核心要點:

  • 1關于氚對人體會産生多大傷害,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資料。此外,普通核電站的正常廢水中不會出現的铯-90、铯-137等更易于生物質結合的核素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 2海洋雖有強大的稀釋自淨能力,但由于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很長,即便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很低,也有可能通過食物鍊富集累積,影響海産品食用。
  • 3不同于食品安全審查具有明确的标準,護膚品、化妝品的很多風險是未知的,也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來審查原料與産地,我們需要對其保持警惕。
  • 4核污染水排海并非日方的唯一選項,其他的替代途徑很多,包括地層注入、蒸汽排放、氫氣排放和地下掩埋等可行選項。日本放棄其他更可靠的選擇,選擇直接排海是因為其“最經濟”、“最友善”。
  • 5通過訴諸國際法院和國際海洋法法庭,實作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定罪問責的長期意義遠大于現實意義,有助于各方清晰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環境保護義務,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達成更廣泛的共識。

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在即,引發全球關注。由于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争議甚廣。

7月3日,日本内閣官房長官表示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時間将在夏季左右,這一方針沒有改變。

7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标準。

核污染水是否會直接影響魚類等海洋生物的生長?被影響的海産品能否供我們食用?直接排放核污水是日本政府的唯一選項嗎?大陸沿海地區是否需要加強對餐飲的核輻射檢測?

本期騰訊新聞《一起來唠科》特約任輝(博物學科普作者)對話大連張晏瑲(大連海事大學黃渤海研究院院長、法學院教授)與張子立(電氣工程領域科普作者),共談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危機、困境與破局之路。

一、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排的究竟是什麼?

任輝: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在即,引發全球關注。由于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争議甚廣。日方稱核污染水中少量的氚不影響人體健康,含氚核污染水是否真的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氚究竟是什麼?

張子立:氚是氫元素的超重同位素,含有氚的水也就是俗稱的超重水。一般的放射性物質以溶解物、懸浮體、金屬離子等形式存在于水這種溶劑中。但不同的是,氚就是“水”本身,是以氚極難從核污染水中分離。

氚作為一種放射性物質,必然是有害的。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任何放射性物質都沒有安全電離輻射門檻值,即沒有安全限度,越低越好,最好為零,氚有不例外接觸大量氚必然損害人體。

氚有可能不會像铯,锶等金屬放射性元素一樣産生核污染生物富集效應(編者注:生物的富集效應是指環境中的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通過食物鍊在生物體内大量積聚、損害健康的過程),且氚以水的形式進入體内,很可能在機體循環後随着汗液或者尿液排出。

不過,氚到底對人體産生多大傷害、有多少殘留,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相關研究資料。

任輝:有媒體稱日本政府和東電用氚轉移視線,掩飾了核污染水中其他有害放射性物質。核污染水中還有哪些核素會對生态安全造成威脅?

張子立:堆芯組成、初始原料、功率密度和運作時間不同,堆内放射性物質成分也各不相同、難以衡量。铯-137、铯-134、锶-90是三個最常見的、最易損害人體的重金屬放射性元素。然而福島核污染水排出的放射性元素有很多種可能,例如超鈾元素、钌、铑元素等極稀有元素,其情況錯綜複雜、難以判斷。

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編者注:放射性核素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時間)

有關。半衰期長達上百萬年的核素,放射性活度極低,對人體危害很小;半衰期僅有數天的核素,放射性活度極高,做好隔離防護即可有效降低危害。但半衰期在幾十年的核素對人體危害最大,是我們測量放射性元素的首要名額。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核事故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主要遷移擴散路徑(圖源:《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魚類中的富集、分布及放射損傷研究進展》)

任輝:你剛剛一直提到核污染生物富集,請問随着核污染水的不斷排放,放射性元素在生物鍊中會富集到多高的程度?

張子立:這個問題的機理是比較複雜的。假設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放确實達到報告的标準,那麼重金屬元素自然富集的含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日本核污染水處理結果是否達标、所排放的核污染水是否真正經過規範處理有待核實。

據媒體報道,福島外海捕撈的魚檢測出超标180倍的鈾-137,這是2011福島核電站爆炸導緻的。經過十餘年時間,放射性元素在魚體内富集效應非常顯著。

世界各國對于放射性物質的規定标準不同。所謂的“檢測超标180倍”其實相對于國際标準是“超标18倍”,但是這個劑量也相當危險,在蝦、螃蟹等其他海洋生物也會産生相似的富集效應。

我們需要注意到是,日本核污染水中的60多種放射性核素中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例如锶-90等多數重金屬元素不易被排出體外,大量殘留會導緻富集效應。

核污染水中氚的含量雖然最高、在海洋中擴散能力很強,但是和生物質結合的能力、在食物鍊中富集的能力是較弱的。普通核電站的正常廢水中不會出現铯-90、铯-137這類更易于生物質結合的核素,它們應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任輝:如張子立老師所言,不同放射性核素對生物的影響不同,福島核廢水裡都有的氚,它雖然傳播擴散能力最強,但在生物體内富集的能力反倒是最低的,而碳14之類的放射性核素在生物體内的富集能力可以達到氚的9000倍,放射性碘可以在海藻和甲狀腺富集,劑量轉換因子比氚高了4個數量級,放射性锶可以随着鈣進入骨骼,轉換因子隻比碘低一點點但同樣遠高于氚。由于福島核廢水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較多,如果多放射性核素處理系統無法把它們處理幹淨,必然會對海洋生物帶來影響。

當然,海洋有強大的稀釋自淨能力,但由于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很長,即便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很低,也有可能通過食物鍊富集累積。尤其是靠近福島的近海漁業,已經檢測到許氏平鮋體内的放射性核素超标。進一步講,近海也是許多遠海型魚類的繁殖場,放射性物質會被洋流推入深海不斷稀釋,但在近海地區富集在水生生物體内的高濃度放射性物質也一樣會随着在近海孵化的幼稚魚的洄遊或食物鍊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是以即便海水有強大的稀釋吐納能力,近海地區的放射性超标也一樣可以對漁業産生影響。

針對這一情況,大陸早在福島發生事故後的早期就加強了對福島及其周邊水産品、農産品的管控,對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其他海區水産品也持續檢測,如果有異常水産品,是有能力盡早攔截的,是以我們也不必過度恐慌。

二、核污染水排海是唯一的選擇嗎?國際原子能機構公信力如何?

任輝: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會經過哪些處理環節?排海的核污染水與正常在運核設施産生的核廢水是否存在不同?

張子立:核污染水不同于核廢水。任何從核電站排出的廢水都稱之為核廢水,其中放射性物質含量極少且成分單純。但是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核污染水是直接經過堆芯、接觸大量放射性物質的,其中放射性物質含量極高、成分複雜、難以預測和檢測。

一般來說,與反應堆接觸的一回路冷凝水是禁止流出的,需要經過特殊的方法進行處理,甚至需要貯藏50年來慢慢等待大部分高放射性活度的放射物質度過10個半衰期,即衰減為初始量的千分之一以下。

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披露,他們通過ALPS(多核素去除裝備)處理了核污染水,消除除了氚之外的絕大部分核元素,經稀釋後排放。但ALPS長期營運成本高昂,且有專家指出,經其處理的核污染水70%以上不符合排放标準,需要進行二次處理,是以其處理是否規範、結果是否達标、是否合理監管都難以斷言。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福島核電站(圖源:視覺中國)

任輝:2021年底,國際海事組織等提出監管動議,但遭到日方拒絕,聲稱ALPS方案較為成熟,不需要第三方參與。請問日本是否有規避第三方監管的趨勢?7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4日在官網釋出消息,認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标準。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這類評估時,一般會審查哪些内容?其公信力如何?

張晏瑲:目前,日本沒有完全規避第三方監管,而是以國際原子能機構為背書。

根據日本政府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21年7月達成的共識,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調查團将多次實地到日本進行考察,進而給出可靠的評估結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進行評估時,将主要圍繞3個方面進行評估作業:一是經過處理後将被排放的核污染水的狀态;二是對核污染水在排放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評估;三是核污染水可能會對人體和環境所造成的輻射影響。

從日本核污水排海之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發言來看,其對大國基本保持中性、技術性發言的态度,是具備一定的公信力的。但是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中的發言和作為,已經造成了公衆的不信任,其公信力極大降低。

任輝:5月29日到6月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特别工作組再次通路日本,他們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水排放計劃開展全面安全審查。這是否說明之前的評估存在問題?

張晏瑲:之前的評估很有可能是存在問題的,近期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已認證一次審查确定,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處理水的監測源項包含所有具有輻射影響的放射性核素,并且在其評估中未排除任何可能對公衆或動植物構成重大輻射劑量的放射性核素。之前所釋出的評估報告也并沒有具體的檢測資料,采集樣本數量是否充足,也都存疑,是以其之前的評估報告并不能證明其有效性。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國際原子能機構(圖源:視覺中國)

任輝:直接排放核污染水是日本政府的唯一選項嗎?還有哪些替代辦法?

張晏瑲:核污染水排海并非日方的唯一選項,其他的替代途徑很多,包括地層注入、蒸汽排放、氫氣排放和地下掩埋等可行選項。地層注入和地下掩埋在日本領土範圍内處置,對其他國家沒有影響,但是經濟成本高;蒸汽排放和氫氣排放會産生固體廢物,需要進一步處理處置,經濟成本較高,而且二次廢物影響日本本國環境。是以,日本放棄其他更可靠的選擇,選擇直接排海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最經濟”、“最友善”。

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是否違反國際法?是否還有回旋餘地?

任輝: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在全球沒有先例,請問日本真是出于“省錢的考慮”才采取排海措施嗎?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是否違反相關國際法?相關法律對其限制作用大嗎?

張晏瑲: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嚴重違反了國際法所展現的各項海洋生态環境保護基本原則。這需要各國聯合起來,積極研讨、驗證,提起訴訟進行維權。

然而目前,我們無法通過國際法訴訟手段來制衡日本。法律具有滞後性,即隻有在實際損害發生之後且實際損害與造成原因具有正面的強因果關系的條件下,才能啟動法律程式。由于日本還沒有排放核污染水,是以我們無法起訴。

此次排放核污染水,日本建築了細緻的防火牆。日方通過建排毒管道的方式把水引流到距海岸1公裡處排出,巧妙地規避了《倫敦傾廢公約》。該公約規定通過船舶或人工平台方式才叫做傾廢行為,而海底管道的采用排除了公約适用性。此種精心策劃、步步為營的規劃讓人不寒而栗。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圖源:《今日亞洲》)

任輝:目前,國際社會能否通過訴諸法律的方式來阻止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海行為?如不可行,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阻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國際社會應該如何行動?

張晏瑲:首先,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及其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涉及一系列國際法的原則、程式和問題,可以适用國際法。這就需要各國聯合起來,積極研讨、驗證,提起訴訟進行維權。

通過訴諸國際法院和國際海洋法法庭,實作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定罪問責的長期意義遠大于現實意義,有助于各方清晰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環境保護義務,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達成更廣泛的共識。

同時,由于國際訴訟驗證較困難,訴訟時間長,也存在較多阻礙,國際社會還可以采取其他手段例如外交手段、輿論手段等與法律手段相結合,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四、核污染水排海對各行各業有何影響?普通群衆如何做好應對措施?

任輝:據媒體報道,由于群眾擔心受核污水影響而瘋狂搶購食鹽,南韓海鹽價格暴漲。除了漁業之外,還有哪些産業可能受到這次核污水排海波及?

張晏瑲:從民生角度來講,我們可能也會遇到南韓已經出現了的搶購食鹽情況。同時,在核污染水正式排放之前,海鮮價格會在短期内飙升。

從國家産業角度來講,日本作為遠洋捕撈量世界第二的大國,自身的優勢産業必然受損。而大陸遠洋捕撈量長期居于第一,在海洋捕撈領域也必然受到巨大影響。

此外,漁業、海鮮類産業、海鹽産業等所有涉及海洋食品類的産業都将會受到波及,甚至普通食品行業、藥品保健品行業、化妝品行業等涉及農業、工商業、旅遊業等多種多項産業行業都将産生影響。其波及面之廣,造成的影響之深遠,都可以預見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任輝:近日,不少網友自行用核輻射檢測儀來檢測化妝品輻射指數。化妝品有多大的輻射危害?福島核污水排海是否會影響日系化妝品?

張子立:在化妝品、護膚品被皮膚吸收後,隻需要很小的劑量就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尤其是臉部護膚品,一旦放射性物質通過血腦屏障,對大腦産生的輻射不堪設想。

不同于食品安全審查,化妝品的很多風險是未知的,也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來審查原料與産地。世界很多化妝品來源于日本,核污水排海對美妝行業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是以很多人問我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後,日本海産品能不能吃,我認為是可以的,因為國家有相關标準會提供把關。但是若問我日本護膚品、化妝品能不能用,我認為我們應該提高警惕。

任輝:化妝品之外,還有哪些方面是我們需要警惕和關注的?例如南韓首爾市教育廳當局決定在日方排放核污染水計劃真正實施時,将對首爾學校的校餐進行全面輻射檢測,以確定食材安全。大陸沿海地區是否也需要加強對餐飲的核輻射檢測?

張晏瑲:除了食品、藥品、化妝品方面外,日本本地生産的與人身會有直接接觸的産品,例如杯子、奶瓶、服裝等都有攜帶核輻射的風險,與人體長期接觸可能會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注意。

大陸沿海地區加強對餐飲的核輻射檢測是需要的,目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事件已經引起國内群眾的廣泛關注,科學檢測核輻射含量對食品安全保障十分有利,能夠有效保障大陸國民健康安全問題,同時也能夠減少大陸國民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實際恐慌。

任輝:若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你建議大陸做出哪些對策措施?日本當地居民采取了哪些相關的應對措施?

張晏瑲:大陸要聯合其他國家地區,如南韓、俄羅斯、太平洋島國等将最先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的利益攸關國家積極進行溝通交流,加強聯系,互通有無,共同在聯合國相關機構提起咨詢意見動議,并做好訴諸國際司法機構主張對日本進行追責的準備。在此期間,加緊收集科學證據,加快統計漁業資料、評估漁獲物、改進或抓緊監測沿海地區的核相關資料等基本資料,以便進行前後對比和與國外資料的交叉對比,計算出求償額度,并作為證據送出。借鑒南韓的實踐和經驗,抓緊出台或修訂涉核法規,加大國内放射性物質監測範圍與頻次,為應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提供國内法律依據。

日本當地居民和環保組織強烈反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多個民間團體組織聯合多次發起反對排海的集會和遊行,進行反對聯名簽署活動。且日本本土的地方自治團體和水産養殖戶也會加入對廢水排放前後氚濃度的監測,切實掌握核污染水排放資料,日本居民群組織也對日本政府或東京電力公司提起相關訴訟。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2023年5月16日,在日本東京,群眾要求叫停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圖源:新華社)

任輝:根據日本官方說法,在兩周試驗之後,預計在7月初就會排放核污染水。我們普通群衆應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張晏瑲:要正确認識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要關注、反對但不需要恐慌。要相信我們的政府能在最大程度保障大陸國民的生活安全,我們國家擁有豐富的各類資源,以最近南韓“囤積食鹽”,造成食鹽短缺的情況為例,相反大陸擁有豐富的鹽資源,鹽業生産規模較大,能夠滿足國内市場需求。且中國的食鹽大部分是礦鹽,主要來自鹽湖和鹽礦,受核污染水影響較小。是以大家不必過于恐慌,要相信國家能夠保障我們正常的生活,降低核污染水排海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張子立:全球作為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我們需要加強沿海監測,做好海洋生态安全監管,以保持冷靜謹慎的态度來密切觀測事态走向。

嘉賓介紹: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日本大規模核污染水排放引争議,專家:最“經濟”,但害人害己

整理人:王子睿

本文系騰訊新聞《一起來唠科》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但歡迎轉發至個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