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條“遺贈稅”的新聞,讓不少人緊張了下:
也讓不少人亢奮了下,估計大家朋友圈不少這樣的:
還有拿出這張圖來吓人的:
其實啊,大可不必。
01
早在2017年,你沒看錯,6年前,老南就在公衆号寫過《沒根的傳言 中産到底在害怕什麼?》,專門和大家分析過遺産稅。
看看當年,這些銷售精英的朋友圈,“遺産稅即将出台”,都這6年了,還在搞恐慌營銷。
早在2017年,财政部就明确過,沒有遺産稅立法計劃,以及遺産稅征收的複雜性:
甚至全球範圍内,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陸續取消遺産稅:
因為真正的有錢人,通過各種方法,規避了高額的遺産稅。根據美國國稅局IRS釋出的統計,美國遺産稅申報,10年下跌了76%。
遺産稅不但沒消除貧富差距,反而不少富人還跑了。
02
老南一做海外稅收籌劃的朋友,直接說:
對這則新聞的解讀,能迅速看出是磚家還是專家。沒有遺産稅的國家,規劃起來反而更難,如加拿大。有繼承稅的國家,也不一定可規劃,如三星繼承人。
前者的意思是,遺産稅還沒出台,銷售和你說買保險、買信托避稅,但沒一家保險公司、信托公司,敢白紙黑字承諾,未來一定可以規避遺産稅。因為壓根不知道未來的遺産稅會如何征收。
至于後者,美國彭博26日報道,截至上月,為繳納巨額遺産稅,南韓三星集團前會長李健熙的遺屬,已貸款約30億美元。富到這個級别了,也躲不過去。
老南另一位信托公司,負責家族信托的老總,也在朋友圈對借這個新聞,搞恐慌營銷的同行直接批判,認為是敗壞了行業風氣。
包括這個發言和新聞本身,從法律角度看,也很不嚴謹。從法律角度,“遺贈稅”≠“遺産稅”+“贈與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遺贈是非常明确的法律用語,指通過遺囑對繼承人以外的人,進行贈與。
遺産和贈與,前者是生後繼承,後者是生前贈與,往往是配套的法律,如美國。
03
老南的判斷還是和6年前一樣,遺産稅、贈與稅,包括遺贈稅,已經不是全球稅法立法的主流了,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紛紛退出。
因為很容易導緻富人恐慌性資金流出,對本國經濟而言是傷害性很大的。其次,就全球經驗來看,靠遺産稅大幅增加稅收收入的,少之又少。
但無論如何,靠這種搞恐慌營銷的,不是傻,就是壞了。
結
最後提一句,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美國的範德比爾特家族,當年僅次于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的第三富家族。然後富不過三代就廢了,不到100年,巨額财富消散殆盡。
其實如果研究下,會發現特别有參考價值,不僅僅是對富裕家庭,普通家庭也值得一看。
很多時候,我們給下一代的不僅僅的錢,更要是優秀的家族精神。否則再多的錢,也容易一朝散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