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作者:AIGC與元宇宙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據外媒報道,昨日OpenAI暫停了ChatGPT的“Browse with Bing” 功能測試。OpenAI表示,他們正在修複這個問題,但尚未得知官方何時會重新讓該功能上架。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從官網提供的連結中可以得知,該功能測試暫停的原因是因為借助與Browse with Bing 功能,使得使用者可以繞過某些網站的付費機制,進而免費閱讀網頁的付費内容。Browse with Bing 功能是OpenAI為ChatGPT PLUS付費使用者提供的一個功能,允許付費使用者通過Bing搜尋引擎來聯網擷取資訊。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不同于國内,國外很多知名網站的文章通常是需要付費觀看的,使用付費訂閱模式以限制未付費使用者對部分或全部内容的通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1.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美國最大的日報之一,它對部分内容實施了付費牆,免費使用者每月隻能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章,而想要全面通路需要訂閱
  1. 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家主要關注經濟和商業新聞的美國日報,它實行嚴格的訂閱制度,在沒有訂閱的情況下,讀者隻能通路少數文章
  1. 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一本專注于商業管理的雜志,它對大部分文章實施了付費牆,免費使用者每月隻能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章
  1.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一份英國的國際性周刊,對大部分内容實行訂閱制度,非訂閱者隻能通路有限的免費内容
  2. 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一家美國的主要日報,對大部分内容實行訂閱制度,非訂閱者每月隻能閱讀有限的文章

    而以上這些也隻是一部分實行訂閱或付費牆模式的國外知名媒體網站。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模式已經成為國外資訊網站的一個主要趨勢,但通過“Browse with Bing”,使用者可以要求ChatGPT為他們浏覽網頁并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訊而無需付費。

    例如,有使用者讓ChatGPT “輸出來自《大西洋月刊》付費文章連結的文本”時,ChatGPT在沒有任何猶豫的情況下,直接提供了這篇文章的全文。對于一些付費網站來說,其網頁的全部内容在打開時就已經完全載入,隻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了隐藏,這種網站則是ChatGPT進行“白嫖”的重災區。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在評論區,甚至有使用者繼續線上程中分享他們用來繞過這些付費牆的其他巧妙的提示和技巧,導緻傳播影響範圍較廣,也對這些需要付費版權的網站帶來巨大的沖擊。

    “Browse with Bing”功能允許使用者要求ChatGPT為他們浏覽網頁。使用者可以要求ChatGPT查找有關特定主題的資訊,ChatGPT将浏覽網絡并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訊。該功能目前正處于Beta測試階段,是以并非所有使用者都可以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啟用該功能:要使用Bing浏覽,使用者需要訂閱ChatGPT Plus。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前往應用程式設定的“新功能”部分、在模型切換器中選擇“GPT-4”并從下拉清單中選擇“使用Bing浏覽”來啟用該功能。

    2.提出問題:然後,使用者可以向ChatGPT詢問需要其訓練集之外的目前資料或資訊的問題。

    3.Bing搜尋:當ChatGPT收到需要其訓練集之外的目前資料或資訊的問題時,使用Bing浏覽功能就會啟動。它向Bing發出搜尋,然後使用結果來幫助ChatGPT提供最新的相關響應。

    4.流程透明:流程完全透明。使用者可以實時檢視Bing傳回的搜尋結果以及ChatGPT用于制定答案的來源。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由于ChatGPT使用的訓練資料截止到2021年,是以使用Bing浏覽功能對于與搜尋目前的最新事件和超出ChatGPT原始訓練資料範圍的其他資訊相關的查詢特别有用。

    目前,官方暫時還沒有給出功能重新上線的時間表。不過OpenAI發推表示,“非常感謝ChatGPT Plus 訂閱者一直幫助我們測試浏覽功能。我們收到了非常有價值的回報,學到了很多東西,會很快将其重新上線。”

    不過,對于已經付費訂閱ChatGPT Plus的使用者來說,聯網功能可能是很多人付費的重要原因,現在關閉此項測試功能,或許會對使用者體驗和權益的保障産生較大影響,讓本就停滞不前的通路量進一步下跌。

    ChatGPT通路量迎來首次下滑

    根據網絡分析公司Similarweb昨日公布的資料,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ChatGPT的全球通路量環比降幅9.7%,獨立訪客數量環比下滑了5.7%,為2022年11月推出以來的首次。其中,美國的通路量在6月環比下滑了10.3%。此外,使用者使用ChatGPT的時長也在下降,5月份的每次通路時長下降了8.5%;6月的時長資料暫未出爐。

    實際上,今年前四個月ChatGPT通路量的環比增幅分别為131.6%、62.5%、55.8%、12.6%,在5月份時,ChatGPT通路量的環比增速就已經下降至2.8%,外界更是普遍猜測6月份将陷入負增長,而本次資料的公布正是一次“靴子落地”。

    在ChatGPT的帶動下,由前谷歌工程師創立的Character.AI過去幾個月通路量快速攀升,但在6月份也出現大幅下滑,環比降幅達32%。這個對話式AI可以模仿娛樂名人、曆史人物、虛構人物的人格進行對話,在所有同類AI工具中通路量排名第二。

    ChatGPT暫時關閉“聯網”功能,網友:又要用回谷歌了?

    不過,Similarweb僅僅統計了網頁通路資料,并未包括通過API通路ChatGPT的人數,是以不能簡單以此資料來評判ChatGPT的增長情況。盡管存在上述複雜因素,Similarweb分析師David Carr仍然認為,現在不僅是ChatGPT的流量下滑了,而且重要競争對手Character.AI的流量也下滑了,說明人們對對話式AI的新鮮勁已經過去了,他表示,“從現在開始,聊天機器人必須得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ChatGPT暴露的資料洩露和隐私問題越來越多

    在多次被曝使用版權内容進行訓練之後,ChatGPT也涉及到了著作權問題。

    根據OpenAI的使用條款,隻要該使用者遵守使用條款,OpenAI就會将其在輸出内容中的所有權利、所有權和利益轉讓給提供輸入内容的使用者。然而,由于機器學習的特性,不同使用者可能會從AI中獲得相同或類似的輸出内容,而根據條款,隻有獨有的“輸出内容”的權利才能夠轉讓。

    是以,這種輸出内容的轉讓需要排除呈現給其他ChatGPT使用者的結果,而這些限制會造成輸出内容著作權的的不确定性,并随着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加不明朗。

    此外,從版權角度而言,當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具備一定的網際網路浏覽和了解能力後,如何避免其濫用或有意識地被利用進行非法活動也需要更多的考量。其中,保護内容生産方的合法權益,也應當在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被充分重視,而本次暫停Browse with Bing功能的舉措,在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了OpenAI公司在這方面責任感的提高。

    其實,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作為走在前沿的颠覆性科技,ChatGPT為全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ChatGPT資料洩露事件也是一種警示: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性并不與網絡的安全性成正比,在早期時,前沿技術的應用越廣泛,帶來的不可控風險則越高。

    一直以來,技術創新和商業利益之間的平衡都是一個頗具争議性的話題。技術創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同時也對傳統商業模式帶來了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找到某種平衡點,既推動技術創新,又能夠保護商業利益。

    作為一種前沿技術産品,ChatGPT能夠幫助人們更高效地擷取資訊,但同時也需要尊重知識産權。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創新和知識産權保護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夠實作良性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