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力飽和,暫停注冊,網約車市場怎麼了?

作者:光明網

近日,“網約車市場飽和”話題引發關注。《法人》記者梳理發現,5月至6月間,廣東東莞、廣東深圳、浙江溫州、山東濟南、四川遂甯等地相繼釋出網約車市場飽和預警,稱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已不足10單,有意進入網約車市場者應謹慎進入。

此外,海南省三亞市于5月5日零時起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湖南省長沙市從5月16日起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

網約車行業似乎到了新節點。

“網約車市場是否飽和,怎麼定義飽和?隻有市場能作出判斷。”近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代現峰告訴記者,即便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市場對供大于求的情況依然有足夠的調節能力,促使供應方優勝劣汰,在退出機制作用下,形成新的供需平衡。而地方交管部門停止網約車新增注冊業務的做法有待商榷。

就業者“蓄水池”

從交通運輸部每月公布的資料來看,網約車市場運力的确越來越“繁榮”: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國共有313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比4月底增加4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58.4萬本、車輛運輸證235.7萬本,相較于4月底,分别增長3.3%、2.5%;2023年2月底,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的公司有303家,比5月底少10家;而在2022年12月底,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的公司隻有298家;網約車駕駛員證總數509萬本,車輛運輸證總數211.8萬本。

網約車發展給大量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機會。“網約車聚合平台和中小型網約車企業的發展,吸引了一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進入網約車市場,增加了很大一部分運力。”代現峰說。

華南地區一交管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中小規模網約車企業對司機管理寬松,要求較低,部分被頭部企業淘汰下來的運力,再次進入網約車市場。

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網約車司機小雨告訴記者,他最近在同行社交群裡聽到一些城市即将限制網約車的風聲。“網約車司機的确變多了”,小雨告訴記者,許多同行在閑聊時自稱以前是網際網路大廠的白領,被裁員後一時間找不到合适工作,就開起了網約車。“但他們也坦言,這隻是過渡,有合适的工作就不開了。”小雨說。

一名不願具名的網約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當網約車市場從一家獨大轉為重燃競争,網約車企業數量增多導緻進入網約車市場的機會增多,事實上降低了從業門檻,運力自然有所增加。“網約車除了滿足出行需求,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就業‘蓄水池’,兜住了一些在擇業期間進行過渡的人,使其能夠靈活就業,作用不可否認。”

市場是否已飽和?

網約車監管資訊互動系統資料顯示,2023年4月份共收到訂單資訊7.06億單,環比下降1.4%。相較于2022年4月的4.76億單,同比增長48.3%,相較于2021年4月的7.6億單,同比下降7.2%。從資料來看,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數量增加,訂單量卻呈現下滑。但相對于出行需求,網約車市場真的飽和了嗎?記者經多方了解,答案尚不得而知。

“我認為還談不上飽和。”上述交管人士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交管部門所掌握的網約車總數,與市場實際總數之間存在差異。“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網約車總數并非市場網約車總數,而是合規網約車的總數。”該人士表示,網約車總數增多是各地推動網約車合規化的結果,“這隻能說明合規的車多了,但對于不合規的網約車沒有準确且完整統計,并不足以說明市場趨近飽和。”

他表示,即便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也屬正常現象。他提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餐飲市場供不應求,餐廳開一家火一家,随着競争者越來越多,開始出現餐館倒閉,這是正常的市場現象。“如果停止新注冊業務,相當于叫停了市場競争,網約車成了‘先到先得’的行業,我不是很認同這種做法。”

一名聚合式平台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所謂“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并不足以說明市場趨近飽和。“作為聚合式平台,我們不掌握每家網約車企業實際單量,但據我所知,一些網約車企業并不要求司機每天線上時長,如果司機每天隻願意開4個小時,不足10單也正常。”

叫停注冊不可取

“即便供給過剩,也不是非‘叫停’不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譚袁常年觀察網約車市場,并研究與之有關的法律法規。他說,傳統計程車行業準入方式是名額号牌的轉讓與租賃,不少司機高價租賃計程車号牌才得以入行,但網約車進入門檻比傳統計程車低,“加上乘客普遍認為網約車體驗略優于傳統計程車,是以,傳統計程車行業受到巨大壓力”。在譚袁看來,地方交管部門出手限制網約車發展,可能與此有關。

“我認為叫停網約車新增注冊業務沒有法律依據。”上述華南地區交管人士對記者說,市場上供大于求的行業有很多,“很多門市一天接不到幾單生意,難道就要停止新的市場主體注冊?”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城市沒有叫停網約車注冊業務,也沒打算這麼做。

“我注意到海南省三亞市交管部門的公告,表述是‘經研究’之後,做了停止注冊的決定,并沒有寫明這樣做是依據哪條法律法規。”代現峰告訴記者,沒有任何法律法規授予地方交管部門叫停網約車注冊的權力,“這反而會幹擾市場正常運作。”

記者注意到,湖南省長沙市交管部門的通告中,也沒有說明停止網約車注冊的法律依據。

“不一定要叫停,調控網約車市場的辦法其實有很多。嚴查合規率,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該華南地區交管人士告訴記者,交通運輸部每月都公布各網約車企業合規率,卻從來沒有針對合規率排名倒數的企業進行執法或者提出強制性合規率要求,如果地方政府繼續推行合規化管理,要求合規率較低的企業增大合規率,提出強制性具體要求,勢必會提高網約車準入門檻,進而控制部分運力湧入。

在代現峰看來,嚴查合規率會有一定作用。但合規成本對巨頭企業來說影響有限,對中小規模企業來說則難以承擔,如果過于嚴格會對中小企業不利,網約車市場充分競争的格局将受影響。“既要推動合規,又要保持中小企業的競争力,這份平衡拿捏起來實屬不易。”代現峰說。

作者|《法人》雜志全媒體記者 銀昕

來源: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