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作者:科學八點半

浩瀚的宇宙是那麼的神秘,那麼的令人着迷。自從人類走上科技之路,走出地球之後,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美麗,神秘而浩瀚的宇宙空間。

在宇宙的面前,地球是那麼的渺小,而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看似渺小,其實正在用偉大的科技一步步了解宇宙,直到最後站在宇宙之巅,成為宇宙的霸主。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宇宙空間到底有多大,無人可以給出答案,小小的銀河系直徑達10萬光年,而人類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範圍已經有930億光年,而這僅僅是宇宙的一部分,随着宇宙的快速膨脹,更多的星系不斷遠離我們,膨脹速度一旦超越了光速,我們的觀測能力就會受限。

想要依靠探測器走遍宇宙,很明顯是不現實的,即使是光速在宇宙中也慢如龜速,普通的超光速飛行,能夠探索的範圍也非常有限。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人類想要更多的了解宇宙,天文望遠鏡才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遙遠的宇宙星空,看到無法跨越的宇宙深處的奧秘。

天文望遠鏡根據探測波段可以分為射電望遠鏡、紅外望遠鏡、光學望遠鏡(可見光望遠鏡)、紫外望遠鏡、X射線望遠鏡和γ射線望遠鏡等,其中射電望遠鏡是我們了解宇宙深處最重要的工具。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射電望遠鏡是觀測和研究來逢天體發出的射電波的基本裝置,它的觀測範圍,精度都是非常高的,強大的強電望遠鏡甚至可以觀測到數百億光年外的天體。

目前地球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就是大陸的天眼,它于2011年開始動工興建,于2016年落成,口徑達到了500米,反射面相當于30個足球場,靈敏度是世界第二大望遠鏡的2.5倍以上。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中國天眼自運作以來,先後發現了超過780顆脈沖星,發現首例持續活躍重複快速射電暴,發現迄今軌道周期最短脈沖星雙星系統等等。

根據最新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等機關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研究團隊,日前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這是納赫茲引力波搜尋的一個重要突破。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什麼是納赫茲引力波?

對于引力波,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它是指實體學中時空彎曲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是愛因斯坦在1916年,通過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存在,後來通過探測研究,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的發現對于人類探索宇宙有着重要的意義,要知道,浩瀚的宇宙廣闊無邊,有太多的天體和神秘現象,我們一般探測天體的方法都是通過光學原理,天體本身發光發熱或者周圍有發光源的存在,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觀測到。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如果天體本身非常暗或者根本就不會發出光和熱,那我們要探測到它,利用光學原理就無法做到了,而引力波的發現給我們的探測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過引力波探測,我們可以發現更多微暗的天體以及不發光的天體,隻要這個天體有着強大的引力波産生,就無法隐藏自己的存在,而能夠發出強大引力波的探測源包括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這些天體,傳統的探測手段基本是無法觀測到的,尤其是黑洞。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我們能夠觀測到黑洞,并不是看到了黑洞本身,而是因為超大品質黑洞在不斷吞噬天體的過程中,在身邊形成了一個物質密集的時空界面,在這個範圍内,大量的物質互相摩擦碰撞産生了光和能量,我們觀測到的其實就是這個能量圈,并不是黑洞本身。

大品質的黑洞周圍才能夠形成明顯的時空界面,容易被我們觀測到,可是一些小的黑洞,它們形成的時空界面比較暗或者根本就沒有時空界面,這樣的黑洞想要觀測到,隻能通過引力波。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納赫茲引力波是引力波的一種,是宇宙中一種極低頻擾動,其頻率為10的負9次方赫茲,通過引力作用的低頻振動,它能夠把發生偏離的天體封閉的能量釋放出來,進而在發送引力波,也稱之為天體振動。

納赫茲引力波是一種低頻振動,存在于時空,是由引力作用于物體發出的。由于納赫茲引力波非常細微,想要觀測到是非常艱難的,需要射電望遠鏡有很高的靈敏度才行,一度被科學家認為是無法觀測到的,甚至有科學家懷疑它是否存在。

中國天眼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引力波的一種,有助于深入了解宇宙

首次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的存在,是在2015年,一組美國實體學家利用跨越整個大陸的兩個引力波探測器才成功測量到,可見它的難度有多麼的高。

現在中國天眼也成功探測到了納赫茲引力波的存在,可見它的強大,而納赫茲引力波的探測更有助于我們了解宇宙,可以提供有關宇宙構造及早期的曆史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