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次“戰勝庫克”,無卡槽iPhone為何難不倒他們?

「 iPhone 消費裡的怪需求」

近日,一則題為“華強北戰勝庫克”的視訊,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iPhone 14在一個多月前上市時,網友們發現美版機型取消了實體SIM卡槽,采用了eSIM技術。曾有不少網友感慨,國内消費者自此将無緣美版iPhone 14,畢竟,國内實體SIM卡仍是主流。

然而,“不負衆望”的華強北商家,最終還是成功地給美版iPhone 14焊上卡槽,并在機身邊框上開了一個槽口,讓美版iPhone 14也插上了SIM卡。

從上述被熱議的視訊可以看到,華強北商家還是攻克了這個“難題”。以往非行貨有鎖版iPhone的“鎖”,指的是網絡鎖,即無法使用國内營運商的網絡。至于取消了實體SIM卡槽的美版iPhone 14,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歸為有鎖機。

再次“戰勝庫克”,無卡槽iPhone為何難不倒他們?

事實上,由于售價較低廉,非國行有鎖版iPhone在國内市場曾十分流行。除了美版外,也包括部分日版、歐版的iPhone。以至于如今在手機回收平台上,仍預留有“外版有鎖”選項,供消費者選擇。

有個别商家透露稱,售價最為便宜的美版有鎖iPhone,曾一度占國内非行貨手機保有量的六至七成,華強北商家與有鎖iPhone之間的“鬥智鬥勇”可謂由來已久。

這一輪一輪“戰勝庫克”的背後,又透露出了哪些消費市場的邏輯?

「 01 」

iPhone“解鎖”不是難題?

“無SIM卡槽的iPhone,可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哦。”

新一代iPhone上市之後,看到部分媒體以“首次采用無 SIM 卡槽設計”報道其中的變化,從事二手機生意近十年的商家阿寬,搖頭表示無語。

他笑稱,自己入行賣出的第一台iPhone,就是美版的無卡槽C網iPhone 4。對此,阿寬至今仍記憶猶新。“所謂C網是指 CDMA 制式,早期隻能用電信網絡,屬于是部分有鎖機器的一種。”

因為價格隻是行貨的一半左右,是以在2013年,有不少“精明”的消費者,選擇購買這樣一款無卡槽的iPhone 4。然而,要在國内正常使用無卡槽的手機,就必須“燒号”。

“當時沒有eSIM的說法,但燒号的做法和原理,和現在的eSIM很類似咯。”阿寬解釋道,手機“燒号”指的是利用電腦以及軟體,讀取使用者SIM卡的資訊,再用資料線将資訊寫入無卡槽iPhone 4的特定子產品,擷取營運商網絡信号。

而一旦“燒号”成功,該iPhone 4除了沒有卡槽,其他功能與行貨手機、無鎖機基本一緻。他還指出,後期電信曾一度引進C網制式的iPhone 4合約機,也沒有卡槽,“燒号”的方式主要是通過OTA技術。

“當然,美版iPhone 4也有帶鎖有卡槽的版本,但解鎖的方式就不同了。”阿寬表示,從iPhone 4到iPhone 13,美版有鎖的機器一直在手機市場上存在着,而有鎖、有卡槽的iPhone正常擷取信号,靠的不再是“燒号”而是“卡貼”。

所謂“卡貼”指的是将解網絡鎖的硬體、程式,內建為一張小小的電路卡,由于卡貼十分薄,是以可以完美貼合SIM卡,一同塞入iPhone的SIM卡槽當中,進而實作了解鎖。

阿寬表示,随着相關技術的成熟,iPhone解網絡鎖的卡貼變得越來越薄,價格也十分便宜,目前主流電商平台上,一張能讓有鎖iPhone秒變無鎖的卡貼,隻要不到30 元,“這種卡貼解鎖的方式,日版、歐版有鎖的iPhone也同樣适用。”

此後,業内甚至曾一度出現過有鎖冒充無鎖機,并以行貨、無鎖機價格銷售的現象。而一些商家的做法,就是将薄如蟬翼的卡貼焊入手機主機闆,造成插卡即有信号假象,以欺騙消費者。

可見,無論有卡槽還是無卡槽,以美版為代表的非行貨有鎖iPhone手機,在華強北商家手中都能解開,并且能夠搖身一變,成為一台功能甚至外觀都與行貨無異的機器。

阿寬也強調,盡管目前市面上仍能見到有鎖iPhone在售,但數量、規模都在漸漸在萎縮。

既然有鎖iPhone可以通過“特殊手段”解鎖,且功能、外觀與行貨手機一緻,價格便宜,市場為何面臨萎縮呢?

「 02 」

買有鎖iPhone很頭痛?

“有鎖iPhone诠釋了一個商業邏輯:便宜也是有代價的。

由于早期的有鎖“燒号”機,每次更換電話号碼都需給手機重新“燒号”,是以極不友善。另一位華強北商家小K透露,早期商家“燒号”服務,一次的收費100元左右,而裝置隻需要讀卡器和電腦,可以算是“暴利”生意。

至于在有鎖iPhone上應用更為廣泛的卡貼,實際上存在着不少影響使用體驗的問題。與“燒号”不同的是,使用了卡貼的有鎖iPhone,每次更換SIM卡隻需重新激活就可以擷取信号,“但是這種技術也有一定操作風險存在。”

再次“戰勝庫克”,無卡槽iPhone為何難不倒他們?

正因為其便利的特性,卡貼曾一度推動有鎖iPhone的銷量,據小K回憶,2016~2018年期間,他的店裡每天都能售出上百台有鎖iPhone。而在最輝煌的時期,幾乎每個月都能賣出幾萬張解鎖卡貼。

“不過用了卡貼的有鎖iPhone,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随意更新系統啦。”小K指出,早期的卡貼盡管做工較好、品質不錯,可一但更新iOS系統就不能用了。是以,使用者還需要購買新一代卡貼,才能再次解鎖網絡、擷取信号。

是以,一些使用有鎖卡貼iPhone X的消費者,目前系統仍是iOS 10,不敢随意更新。而更難受的是,有不少蘋果應用需要在更進階别的iOS系統上,才能正常打開運作。

iOS的“進步”,也帶動了坊間解鎖卡貼的技術更新。

随着技術發展,後續推出的幾代解鎖卡貼,部分可以順應iOS系統的自動更新,但仍存在較大無法激活、擷取信号的機率,越出越薄、無比貼合的卡貼,在一定程度上成了3C行業的“消耗品”。

“早期卡貼品質好,但不能更新,新的卡貼很薄,但使用過程容易損壞。”有不少使用者告訴小K,網售30元的超薄解鎖卡貼,有時用不到半年時間就壞掉了,為了不影響使用,還有使用者一次買了幾張卡貼,一張損壞另一張“無縫”替換。

但如果隻是卡貼失效還好,部分劣質卡貼、高仿卡貼,甚至會出現燒壞SIM卡,損壞手機的現象。

而卡貼作為“外設”存在着,也或多或少影響着手機的續航,“關鍵是卡貼手機信号都比不上無鎖手機的好,通話品質、網速差是常态。”

小K透露,卡貼使用上的不便,是影響使用者選購有鎖iPhone的因素之一。而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目前市面有鎖手機的供應漸漸減少。

早期卡貼需要“越獄”才能使用,但随着iOS系統漸漸完善,“越獄”也日趨困難。

如今,雖然部分卡貼解鎖的有鎖iPhone無需“越獄”,但随着蘋果對于卡貼“黑解”有鎖漏洞的不斷封堵,完美解網操作流程也變得十分複雜,成功率不斷降低。由于風險利潤難成正比,自然少有商家投入成本、精力去折騰。

有鎖iPhone從曾經的“成本效益”之選,正在變成隻适合小部分人“撐場面”的利器。這不由得令人好奇,那些忍受着種種不便,仍在購買有鎖iPhone的使用者,究竟是怎麼想的?

「 03 」

虛榮心撐起的消費市場

原“美版的14 Pro現在可以改插卡了嗎?”

自從華強北商家給美版iPhone 14焊上卡槽的視訊瘋傳之後,阿寬每天都能收到好幾位老客戶的微信咨詢。其中,一位昵稱為“檸檬”的顧客,更是從6代開始,便從阿寬的店裡購買有鎖手機。

檸檬目前使用的手機,是一台國行iPhone 12 mini,然而看到美版14 Pro有“解開”的可能性之後,還是忍不住心動了。阿寬給他的答複,是焊卡槽的iPhone 14,目前仍不夠穩定。

再次“戰勝庫克”,無卡槽iPhone為何難不倒他們?

“現在别說Pro了,國行14的起步價都要6000塊錢,但美版隻要3000。”檸檬告訴阿寬,隻是因為沒有SIM卡槽(無法使用實體SIM卡),手機價格就能攔腰斬,實在太讓人動心了。

他坦言,要不是當時iPhone 12卡貼黑解的成功率低,很長時間等不到完美解決的消息,自己也不至于買那款螢幕看着都費勁的國行mini。至于酷愛卡貼機的原因,他也毫不避諱地表示——沒有錢但是想撐面子。

事實上,每年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檸檬幾乎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内拿到手,在商務場合、朋友聚會,将最新一代iPhone手機往桌上一放,别提多有面子了,“反正不會有人看得出來,我買的是有鎖的卡貼iPhone。”

檸檬為了及時了解目前行業最新的卡貼、黑解技術,特地加入了一些交流群裡,絕大部分群友購買有鎖蘋果的原因跟他如出一轍。

如今,國産手機性能日漸強大,品牌力、産品力也都絲毫不輸蘋果、三星等品牌,仍有一小部分消費者去購買廉價、有鎖版iPhone,的确令人感慨。

而更令人費解的是,由于卡貼黑解的各種弊端,消費者購買有鎖版iPhone,很多時候隻是作為一種擺設。

檸檬就透露,因為卡貼機信号差,他通常不會拿來當主機用,“出門打電話、上網的,主要還是那台紅米。”

最近,同樣有一些手機商家表示,咨詢美版無卡槽iPhone 14 的消費者逐漸增多,有的使用者甚至在得知無卡槽、解鎖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仍打算購買美版14 Pro,隻是為了當Wifi版使用。

果粉千千萬,心态各不同。有些買家抛開智能手機本該具備的功能不顧,購買有鎖版隻是虛榮心作祟罷了。要不是iOS系統日漸完善、卡貼黑解難度日益增加的話,想必目前便宜的有鎖 iPhone 仍會有巨大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