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2B電子商務與企業供應鍊管理

電子商務發展的真正突破是B2B的電子商務,即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是在上下遊企業之間從事的網絡商務活動,是網絡經濟的基礎。從參與企業的數量、涉及的金額、互動資訊的規模上來說,B2B都将成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不僅要協調企業内計劃、采購、制造、銷售的各個環節,還要與包括供應商、承銷商等在内的上下遊企業緊密配合。

B2B模式的電子商務面向企業整個供應鍊管理,并帶來了供應鍊的變革,使企業降低交易成本、縮短訂貨周期、改善資訊管理和提高決策水準,從品質、成本和響應速度三方面改進企業經營,增強企業競争能力。

B2B電子商務模式帶來了企業價值鍊的變革

供應鍊(Supply Chain)由波特的價值鍊理論(Value Chain)發展而來。波特指出,任何一個組織均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關的基本行為組成,這些行為對應于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的流動。

波特的企業價值鍊是面向職能部門的,資源在企業流動的過程就是企業的各個部門不斷對其增加價值的過程。但随着全球性競争的日益劇烈、顧客需求的快速變化,采用勞動分工、專業化協作作為基礎的面向職能的管理模式正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它将企業業務流程割裂成互相獨立的環節,關注的焦點是單個任務或工作,但單個任務并沒有給顧客創造價值,隻有整個過程,即當所有活動有序地集合在一起時,才能給顧客創造價值。哈佛大學的哈默博士于1990年提出的企業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指出:企業的使命是為顧客創造價值,能夠為顧客帶來價值的是企業流程;企業的成功來自于優異的過程業績,優異的過程業績需要有優異的過程管理。B2B的電子商務模式采用了以顧客為中心、面向過程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對顧客、市場的響應速度,注重整個流程最優的系統思想,消除了企業内部環節的重複、無效的勞動,讓資源在每一個過程中流動時都實作增值,以達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B2B帶來了企業價值鍊的變革。

B2B電子商務模式引起企業供應鍊的變革

企業内部存在着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流動,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存在着這樣的流動關系。在日趨分工細化、開放合作的時代,企業僅僅依靠自己的資源參與市場競争往往處于被動。必須把同經營過程有關的多方面納入一個整體的供應鍊中,這樣每個企業内部的價值鍊就通過供應關系聯系起來,成為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供應鍊。供應鍊管理就是把這個供需的網絡組織好。但傳統的供應鍊管理僅僅是一個橫向的內建,通過通訊媒體将預先指定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客戶依次聯系起來,這種供應鍊隻注重内部聯系,靈活性差,僅限于點到點的內建。這樣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應鍊的一個環節中斷了,則整個供應鍊都不能運作。

B2B的電子商務模式彌補了傳統供應鍊的不足,它不僅局限于企業内部,而是延伸到供應商和客戶,甚至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客戶的客戶,建立的是一種跨企業的協作,覆寫了從産品設計、需求預測、外協和外購、制造、分銷、儲運和客戶服務等全過程。居于同一供應鍊的廠商之間不再是零和,而是雙赢。B2B的電子商務模式帶來了供應鍊管理的變革。它運用供應鍊管理思想,整合企業的上下遊的産業,以中心制造廠商為核心,将産業上遊供應商、産業下遊經銷商(客戶)、物流運輸商及服務商、零售商以及往來銀行進行垂直一體化的整合,構成一個電子商務供應鍊網絡,消除了整個供應鍊網絡上不必要的運作和消耗,促進了供應鍊向動态的、虛拟的、全球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它運用供應鍊管理的核心技術——客戶關系管理(CRM),使需求方自動作業來預計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戶,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使資源在供應鍊網絡上合理流動來縮短交貨周期、降低庫存,并且通過提供自助交易等自助式服務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提高企業競争力。

B2B電子商務模式促進了企業三個層次的過程再造

在企業供應鍊上,資訊、物料、資金等要通過過程才能流動,過程決定了各種流的流速和流量。為了使企業的過程能夠預見并響應内外環境的變化,企業的過程必須保證資源的靈活暢通。是以,要提高企業供應鍊管理的競争力,必然要求企業過程的再造。對于B2B的電子商務,這個變革已不僅限于企業内部,而是要把供應鍊上的所有關系企業與部門都包括進來,是對整個供應鍊網絡上的企業過程再造。

B2B電子商務模式的有效實施,關鍵是供應鍊在企業内外是否有效銜接、企業内部供應鍊的資訊系統是否與企業内部的業務系統如ERP、CRM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如果沒有好的ERP,企業就無法及時掌握自己各類原材料和成品的庫存情況以及采購到貨情況,網上訂單将得不到自動确認,必然會影響企業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如果沒有好的CRM,客戶要求和個性化服務無法得到有效及時的處理,必然會影響企業對最終使用者的響應速度;這樣供應鍊在企業内外不能有效銜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企業進行三個層次的企業過程再造(BPR):職能機構内部的BPR、職能機構部門之間的BPR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BPR。

1、職能機構内部的BPR。企業手工業務處理流程必然存在很多重複或無效的業務處理環節,各職能管理機構重疊、中間層次多,而這些中間管理層一般隻執行一些非創造性的統計、彙總、填表等工作,很多業務處理方式已不能适合計算機資訊處理的要求。B2B的電子商務将企業整個經營各環節都放在網絡上進行,進行資訊化管理,取消了許多中間層,必然帶來職能部門内部的BPR。

2、職能機構部門之間的BPR。企業要實作真正的電子商務,并不是隻要實作了網上訂單、網上支付就可以了。如果隻是這一段電子化了,而後續的采購、生産、庫存、訂單确認等供應鍊環節無法電子化,企業經營整體上還是展現不出效率提高及成本降低,這就要求企業内部各部門之間進行BPR,以實作全過程的資訊化管理。

3、企業與企業之間的BPR。這個層次的BPR是目前企業流程重組的最高層次,也是B2B的電子商務有效實施的必要條件。由于供應鍊已經不再局限于企業内部,而是延伸到供應商和客戶,甚至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客戶的客戶,使得管理人員控制企業的廣度和深度都在增加。供應鍊上各企業之間的資訊交流大大增加,就要求企業之間必須保持業務過程的一緻性,這就要求企業與企業之間必須進行BPR,以實

現對整個供應鍊的有效管理。

B2B電子商務模式實作了在整個産業乃至全球的供應鍊網絡上的增值

在供應鍊上除資金流、物流、資訊流外,根本的是要有增值流。各種資源在供應鍊上流動,應是一個不斷增值的過程,是以供應鍊的本質是增值鍊。從形式上看,客戶是在購買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但實質上是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價值。供應鍊上每一環節增值與否、增值的大小都會成為影響企業競争力的關鍵。是以,要增加企業競争力,就要求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在供應鍊上每一環節做到價值增值。以往的ERP、B2C的電子商務都隻實作了本企業的供應鍊上的增值,而B2B的電子商務利用ERP、電子商務套件和CRM等WEB技術,将上下遊企業組成整個産業系統的供應鍊,并且與其他企業、産業的供應鍊相連接配接,組成了一個動态的、虛拟的、全球網絡化的供應鍊網絡,真正做到了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整個供應鍊網絡的每一個過程實作最合理的增值,并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争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