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查核數使用情況指令,Linux系統中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的指令

Linux系統中我們要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的話可以通過相關指令來執行,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Linux系統中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的指令,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inux系統中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的指令:1.free指令

Linux中可以使用free -m 來檢視目前記憶體使用情況,m參數表示以MB的形式來顯示,示例: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02 769 232 0 62 421 -/+ buffers/cache: 286 715 Swap: 1153 0 1153

第一部分Mem行:

total 記憶體總數: 1002M

used 已經使用的記憶體數: 769M

free 空閑的記憶體數: 232M

shared 目前已經廢棄不用,總是0

buffers Buffer 緩存記憶體數: 62M

cached Page 緩存記憶體數:421M

關系:total(1002M) = used(769M) + free(232M)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

(-buffers/cache) used記憶體數:286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free記憶體數: 715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見-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式實實在在吃掉的記憶體,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記憶體總數。

第三部分是指交換分區

第一部分(Mem)與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的結果中有關used和free為什麼這麼奇怪.

其實我們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解釋.

對作業系統來講是Mem的參數.buffers/cached 都是屬于被使用,是以它認為free隻有232.

對應用程式來講是(-/+ buffers/cach).buffers/cached 是等同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程式執行的性能,當程式使用記憶體時,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使用。

是以,以應用來看看,以(-/+ 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為主.是以我們看這個就好了.另外告訴大家一些常識.Linux為了提高磁盤和記憶體存取效率, 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

除了對dentry進行緩存(用于VFS,加速檔案路 徑名到inode的轉換), 還采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針對磁盤塊的讀寫,後者針對檔案inode的讀寫。這些Cache能有效縮短了 I/O系統調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時間。

記住記憶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不象windows, 無論你的真實實體記憶體有多少,他都要拿硬碟交換檔案來讀.這也就是windows為什麼常常提示虛拟空間不足的原因.你們想想,

多無聊,在記憶體還有大部分 的時候,拿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記憶體.硬碟怎麼會快過記憶體.是以我們看linux,隻要不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記憶體太少.如果常常

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慮加實體記憶體了.這也是linux看記憶體是否夠用的标準

Linux系統中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的指令:2、top指令

在系統維護的過程中,随時可能有需要檢視 CPU 使用率,并根據相應資訊分析系統狀況的需要。在CentOS 中,可以通過 top 指令來檢視 CPU 使用狀況。運作 top 指令後,CPU 使用狀态會以全屏的方式顯示,并且會處在對話的模式 -- 用基于 top 的指令,可以控制顯示方式等等。退出 top 的指令為 q (在 top 運作中敲 q 鍵一次)。

操作執行個體:

在指令行中輸入 “top”

即可啟動 top

top 的全屏對話模式可分為3部分:系統資訊欄、指令輸入欄、程序清單欄。

第一部分 -- 最上部的 系統資訊欄 :

第一行(top):

“00:11:04”為系統目前時刻;

“3:35”為系統啟動後到現在的運作時間;

“2 users”為目前登入到系統的使用者,更确切的說是登入到使用者的終端數 -- 同一個使用者同一時間對系統多個終端的連接配接将被視為多個使用者連接配接到系統,這裡的使用者數也将表現為終端的數目;

“load average”為目前系統負載的平均值,後面的三個值分别為1分鐘前、5分鐘前、15分鐘前程序的平均數,一般的可以認為這個數值超過 CPU 數目時,CPU 将比較吃力的負載目前系統所包含的程序;

第二行(Tasks):

“59 total”為目前系統程序總數;

“1 running”為目前運作中的程序數;

“58 sleeping”為目前處于等待狀态中的程序數;

“0 stoped”為被停止的系統程序數;

“0 zombie”為被複原的程序數;

第三行(Cpus):

分别表示了 CPU 目前的使用率;

第四行(Mem):

分别表示了記憶體總量、目前使用量、空閑記憶體量、以及緩沖使用中的記憶體量;

第五行(Swap):

表示類别同第四行(Mem),但此處反映着交換分區(Swap)的使用情況。通常,交換分區(Swap)被頻繁使用的情況,将被視作實體記憶體不足而造成的。

第二部分 -- 中間部分的内部指令提示欄:

top 運作中可以通過 top 的内部指令對程序的顯示方式進行控制。内部指令如下表:

s

- 改變畫面更新頻率

l - 關閉或開啟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資訊的表示

t - 關閉或開啟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資訊的表示

m - 關閉或開啟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資訊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順序排清單示程序清單(第三部分後述)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順序排列程序清單 (第三部分後述)

M - 以記憶體占用率大小的順序排列程序清單 (第三部分後述)

h - 顯示幫助

n - 設定在程序清單所顯示程序的數量

q - 退出 top

s -

改變畫面更新周期

第三部分 -- 最下部分的程序清單欄:

以 PID 區分的程序清單将根據所設定的畫面更新時間定期的更新。通過 top 内部指令可以控制此處的顯示方式

補充:Linux系統中檢視CPU資訊的簡單執行個體

1、檢視cpu個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u

2、檢視cpu核數:

# cat /proc/cpuinfo | grep 'core id' | sort -u | wc -l

3、檢視cpu線程: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sort -u | wc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