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站建設應該注意什麼?

網站建設應該注意什麼?

是展現企業形象、介紹産品和服務、展現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是以必須明确設計站點的目标和使用者需求,進而做出切實可行的設計計劃。下面由雲界網絡來詳細的說明一下

1.明确網站建設目标與使用者需求

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的狀況、企業自身的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牢記以“消費者(Customer)”為中心進行設計規劃。在設計規劃之初還要同時考慮:企業建設網站的目的是什麼?為誰提供服務和産品?企業能提供什麼樣的産品和服務?網站的目标消費者和閱聽人的特點是什麼?企業産品和服務适合什麼樣的表現方式(風格)?

據分析有些網站的效果不如預想的好,主要原因是對使用者的需求了解有偏差。設計者常常将企業的市場營銷和商業目标放在首位,而對使用者和潛在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卻了解不多。是以企業或機構必須清楚地了解本網站的閱聽人群體的基本情況,如受教育程度、收入水準、需要資訊的範圍及深度等,進而做到有的放矢。

2.總體設計方案主題鮮明

在目标明确的基礎上,完成網站的構思創意即總體設計方案,即對網站的整體風格和特色作出定位,對網站的組織結構進行規劃。Web站點應針對所服務對象(機構或人)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有些站點隻提供簡潔文本資訊;有些則采用多媒體表現手法,提供華麗的圖像、閃爍的燈光、複雜的頁面布置,甚至可以播放聲音和錄像片段。

好的站點要做到主題鮮明突出,要點明确,以簡單明确的語言和畫面展現站點的主題。是以,要調動一切手段充分表現網站的個性和情趣,辦出網站的特點。站點首頁應具備的基本成分包括:

頁頭:準确無誤地辨別站點和企業标志。

E-mail位址:用來接收使用者垂詢。

聯系資訊:如普通郵件位址或電話。

版權資訊:聲明版權所有者等。

注意重複利用已有資訊,如客戶手冊、公共關系文檔、技術手冊和資料庫等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用到企業的站點中。

3.網頁形式與内容統一

要将豐富的意義和多樣的形式組織成統一的頁面結構,形式語言必須符合頁面的内容,展現内容的豐富含義。

運用對比與調和、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以及留白等手段,利用空間、文字、圖形之間的互相關系建立起整體的均衡狀态,産生和諧的美感。如對稱原則的運用在頁面設計時有可能會使頁面顯得呆闆,但如果加入一些富有動感的文字、圖案,或采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内容往往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點、線、面是視覺語言中的基本元素,要使用點、線、面的互相穿插、互相襯托、互相補充才能構成最佳的頁面效果。網頁設計點、線、面的運用并不是孤立的,很多時候都需要将它們結合起來以表達完美的設計意境。

4.網站結構設計原則

網站結構要以結構清晰、導向清楚及便于使用為原則進行設計。如果人們看不懂或不能在網站上自由前進或後退,那麼浏覽者如何了解企業和服務呢?如果使用一些醒目的标題或文字來突出産品與服務,并且在導航設計中使用超文本連結或圖檔連結,那麼就不會讓他們隻能使用浏覽器上的前進或後退功能。即使你擁有最棒的産品,如果客戶不清楚網站在介紹什麼或不清楚如何受益,那麼他們就不會喜歡你的網站。

5.通路速度

網站要保證快速的通路速度,很多的浏覽者不會進入需要等待5分鐘才能進入的網站,在網際網路上等待60秒與我們平常等待10分鐘的感覺相同。是以,網站設計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圖檔及體積過大的圖檔。設計網站時通常要與客戶協調,将主要頁面的容量控制在50KB以内,平均30KB左右,以確定普通浏覽者等待頁面的時間不超過10秒。

6.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

網絡資源的優勢之一是多媒體功能。為了吸引浏覽者的注意力,頁面的内容可以用三維動畫、Flash等來表現。但要注意,由于網絡帶寬的限制,在使用多媒體形式來表現網頁内容時應考慮用戶端的傳輸速度。

7.網站資訊的及時更新

企業站點建立後,要不斷更新内容。站點資訊的不斷更新,會讓浏覽者了解企業的最新發展動态和網上服務等,同時也會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形象。

8.網站資訊的互動能力

在企業的站點上,要認真回複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并保證及時回複傳統聯系方式如信件、電話垂詢和傳真,做到有問必答。最好将使用者的用意進行分類,如售前一般了解、售後服務等,由相關部門處理,使網站通路者感受到企業的真實存在并由此産生信任感。

注意不要許諾實作不了的東西,在真正有能力處理回複之前,不要懇求使用者輸入資訊或羅列一大堆自己不能及時答複的電話号碼。如果要求通路者自願提供其個人資訊,應認真履行個人隐私保護承諾。

總之,網站建設看上去也許并不複雜,但要很好地完成并不簡單。至少需要有能力進行文字編輯,版式設計,圖檔處理等。如果想要互動式功能,還需要編寫背景程式。是以,制作一個專業型的網站,通常需要一個包含策劃人和市場營銷人員在内的制作群體的共同努力。

合理的網站架構結構、優化的網頁布局、友善的通路浏覽、精美的視覺效果、适宜的創意設計是網頁制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