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作者:鑒史驿站

資訊時代,網絡的興起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網友們也喜歡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微信、QQ等一系列聊天軟體充斥着我們的生活,很多人都喜歡發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生活。

但是要注意了,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有些内容發了卻很容易引起反感甚至是違法。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過分炫耀,過分虛榮

分享欲每個人都有,遇見好玩的、好吃的很多人都會發到朋友圈裡曬一曬。

但也不乏有些虛榮心強的人,喜歡曬自己的名牌包,名牌車。雖然這種行為并不違法,但是曬多了卻會讓人反感。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會将奢侈品的包裝袋當做自己炫耀的資本。

前段時間LV的帆布袋沖上熱搜,一個帆布袋的成本可能就幾塊錢,售價一般也就十元左右。然而LV的這款袋子卻賣到了580元一個,并且價格還在逐漸上漲。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據了解這款帆布袋是要買書才送,并且買一本還不行需要兩本,一本書是290塊一共就是580。

很多人買了之後就在朋友圈發“LV的新帆布袋很好看哦,才580塊”

這不就說明了人們的虛榮還有炫耀問題。

謠言傳播

“突發,某某校長和某某老師有着不正當關系”

“這兩種食物千萬不能放在一起吃”

“家裡出現這個的要小心了”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這種标題的視訊和文章大家應該都讀過,看上去很是吸引人,但裡面内容的真實性卻有待查證。

然而很多中老年朋友卻将其當做“聖經”一邊發朋友圈一邊轉發到各個家族群裡面。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些未經證明的消息一經流傳不僅會誤導他人還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對社會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比方說前段時間剛過去的聯考還有中考,就有網友在朋友圈釋出“考試洩題”等謠言,還有就是“xx考生準考證丢失,撥打xx電話認領”

雖然網友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看到此類消息的時候不要盲目傳播,更不要撥打上面的電話以免被詐騙。

負能量太多

“生活不易,天天歎氣”

“唉,工作項目又搞砸了”

“煩死了,天天說我”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這樣的朋友圈很常見,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會吐槽一下,但過度的悲觀反而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現代社會,網絡由于其虛拟性逐漸成為人們宣洩情緒的途徑,剛開始的時候朋友們還會在評論區安慰一下,但時間久了就會讓人生厭,不僅起不到減輕痛苦的作用,反而對自己形象還有所損害。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不适當的政治言論

大陸現在的發展水準是有目共睹的,并且随着社會發展各項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但是就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喜歡評頭論足。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他們不僅在口頭上大肆談論上司人以及政策,更會在網絡上釋出敏感内容。

吳某在某機關機關上班,是個黨員。這天在玩手機的時候看到了一篇關于社會政策的文章,看完之後吳某還轉發了,之後更是發表了很多言論大肆抨擊改政策。

由于工作性質特殊,吳某的“長篇大論”被很多人轉發,造成了不良影響,最後被紀委介入調查。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吳某作為黨上司幹部應該以身作則,不該妄議中央的方針政策,吳某不僅要這樣,身為普通群眾的我們也應該遵守。

政治是一個敏感話題,每個人的觀點不同,随意發表不适當的觀點很可能會被帶走“喝茶”

垃圾廣告推銷

微商想必每個人的微信裡面都有加的有,微商的本意是為寶媽提供一些經濟來源,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一商機選擇加入其中。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我們經常能看到“xx到貨了,99一套,手慢無”“xx明星代言,品質有保證....”

這些東西雖然看上去還行,但很多都是些三無産品,并且由于其特殊性消費者在購買到假冒商品時維權困難。

張女士的一個高中同學就是這樣,他們兩個上高中的時候玩的很好,但是畢業之後上的大學不一樣。

大三那年,張女士發現自己這個朋友開始在朋友圈“刷屏”朋友圈裡全是她發的化妝品廣告。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後來才得知她朋友為了賺點零花錢才幹這個的,張女士之後就抱着試一試的心态買了一套,可是用完之後臉上就開始發癢還長痘痘。

她去質問對方的時候,人家早已經跑路了,張女士隻好又到醫院皮膚科挂号。

之後張女士就把對方删除了,從此隻要看到朋友圈打廣告的張女士就會選擇删除或者屏蔽。

低級、暴力、恐怖内容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有些朋友喜歡看恐怖電影,恐怖小說。看完之後分享一下心得這倒沒什麼,但有的人就會添加很多張恐怖圖檔。

這邊正在劃手機看朋友圈,突然跳出來一個鬼臉那種心情可想而知。要是心髒有疾病的老年人突然看到這一幕說不定還會影響到健康。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還有就是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裡面罵人,2023年年初的時候,雞西市就發生了這樣一起事件。

洪家和彭家的小孩經常在一起玩,小孩子頑皮經常打架,家長都護短覺得是對方的責任,是以兩家的關系一直不是很好。

兩家的孩子在一所學校裡面上學,這天放學後兩家家長看到孩子哭哭啼啼的就詢問原因,彭家小孩說對方踢他,于是雙方家長就開始争吵。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彭家家長在吵架的時候還偷拍了一段視訊發到了朋友圈,并對其進行人身攻擊。

别的家長看到之後就給洪家說了,洪家家長就去了派出所報案,彭家雖然删除了視訊但是并未道歉,之後洪家就又給彭家告上了法院。

最後法院判決彭家在朋友圈公開道歉,此事才算完。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網絡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但在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彼此的戾氣,有句話叫“你順着網線來打我啊”

雖然人不能順着網線過去,但是法律會制裁每一個口無遮攔的人。

未經允許随意釋出他人作品

看到好的作品、圖畫等我們往往會分享或者轉發。但是在轉發的時候要看清原作者是否同意。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未經他人同意就轉發是有可能侵權的。不僅如此,在未告知原作者的情況下私自将他人的作品作為商用并謀取利益也是不合法的。

最容易侵權的還是攝影作品還有插畫作品了,看到好看的攝影作品、圖檔等随手儲存下來,之後當做是自己的作品釋出并牟利就會造成侵權。

愛嚼舌根,搬弄是非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處事态度還行為習慣,對于那些我們不了解的行為應當抱着“尊重,不打擾”心态去看待。

然而有些人非要對别人評頭論足,要麼說人家穿衣不得體,要麼說什麼長得不好看,再者就是喜歡嚼舌根,恨不得将人家批評個遍。

這八種内容别再發朋友圈了,讓人反感

殊不知這樣的人才是最讨人厭的,遇見事情之前多想想“管我什麼事”或者是“關你什麼事”

一個喜歡搬弄是非、愛管閑事的人一定是個生活不如意的人,生活安定、富足的人幸福感高,看世界都是美好的,但一個生活不如意的人往往會通過貶低他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