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作者:濰坊高新區釋出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藍色智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是高新區城市治理的目标,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使命。城市建設得好不好,人民可以“用腳投票”。2017年高新區人口約20萬,2022年增長到約40萬。在全國城市化程序放緩的背景下,五年實作人口翻倍增長。五年的時間,實作道路網絡四通八達,生态空間增綠透美,生活配套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活力迸發……高新區在建設人民城市過程中可謂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高新區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讓我們跟随高新區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的總設計師王明竹,一起“回頭看”,探尋規劃藍圖變成“實景畫”的通關密碼。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吾悅廣場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航空航天産業園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浞河櫻花大道

規劃設計如何定向?“高”字當頭,“精”字為先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渤海路與健康街

規劃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建設和發展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高新區面向全球,以競賽的形式,征集高新區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方案。經過激烈角逐,美國W&R國際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最終中标。王明竹正是本次規劃的總設計師。

在王明竹看來,規劃不是“紙上畫畫、牆上挂挂”,高新區深知建設好城市,需要在規劃引領的基礎上讓各部門了解規劃、讓企業認同規劃、讓市民讀懂規劃。為此,高新區組織了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方案宣講會,将規劃向全區公開介紹。2017年,高新區管委會審議通過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方案。五年來,高新區規劃部門凝心聚力、攻堅突破,将設計成果“一張藍圖”繪到底。

城市之美,源于規劃。實踐證明,高新區的城市建設正是得益于此。高新區按照二線城市标準,對标一線城市要求,以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為藍圖,以打造百年建築和新遺産建築為目标,由規劃部門結合市場需求和時代特色建立了一系列的規劃和建設标準,涵蓋了從規劃用地出讓到建築立面細節營造和景觀環境品質提升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一座魅力四射的新城區蓄勢崛起。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高新區秉持“緊湊形态、混合功能、活力空間”的規劃理念,高品質地落實了關于産業、交通、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政策;依據“一城三島”組團式發展路徑,打造具有活力的中心城和産城融合的示範區;通過打造基礎教育名片,建設動力産業基地,營造水綠相融環境,進一步提升區域綜合競争力;通過特色街區、口袋公園、活力街道等公共空間的營造,提升優化城市品質内涵。

理清家底,“精”字為先。規劃設計需要有經營城市的思想,高新區通過景觀環境的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提升土地價值,并最終通過全區整體空間品質的營造回饋城市,做到城市經營的良性循環。

出行居住如何兼顧?“通”字貫穿,服務便捷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濰坊學院橋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也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它串連着城市的發展脈絡,牽引着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回看五年前,高新區南與坊子區缺少連接配接,北與寒亭區交通不便,西與奎文區出行擁堵。北海路與濰安路相距五公裡範圍内僅有雙向四車道的濰縣中路(現渤海路)作為南北向主幹路。

城市要快捷,道路須先行。為了打造更加便捷的道路交通體系、友善市民出行,高新區逐漸打通了金馬路、志遠路、惠賢路三條主幹路,銀楓路等城市支路也成為跨青銀高速的重要通道。同時根據全市建設要求,高新區将渤海路拓寬并采用交通下穿的高标準設計。在跨膠濟鐵路與坊子區銜接方面,高新區除了拓寬渤海路外,還預留了志遠路、惠賢路兩條聯接通道,并為遠期“留白”膠濟鐵路城際站點。

在王明竹看來,青銀高速和健康東街将高新區交通流量最大的管委會周邊區域及濰柴片區切割為三角形,導緻所有交通壓力都彙聚到健康東街上。為了解決這一沖突,高新區首先啟動了沿青銀高速的玉清東街連接配接工程,打通高新區東西向連接配接的又一大動脈。同時,建設了桂園街、梅園街、彙豐街、行知巷等多條城市支路,打通了交通微循環。

夏日時節,漫步桐蔭街,白天有白天的景緻,夜晚有夜晚的色彩。“在桐蔭街特色化改造初期,大家也曾對有關設計存有異議,但五年後,随着城市的發展,我們聽到更多的是認可,是對人性化設計的了解。”王明竹告訴記者。

桐蔭街特色化改造是高新區重視城市支路交通微循環的一個縮影。五年來,除做好主幹路的對外交通銜接,高新區還緻力于打造精緻循環的内部街區,利用城市支路以“小而美”的原則将街道作為公共開放空間提升街區活力,引領建設片區由“城”向“市”轉變。

此外,按照“多而融”的原則,高新區合理規劃居民生活圈,不斷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提升居住品質。

五年時間裡,高新區緊抓教育民生,高品質建設了未來實驗學校、智谷學校、金櫻學校等10餘處中國小和婦幼保健院高新院區、中醫院東院區等3個醫院;新增藍谷、亞朵、全季等20多個酒店;吾悅廣場、春風裡、渤海灣總部基地、恒信時代廣場等10餘處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歌爾綠城桃園裡、高創桃李苑、浞河九号、高創公館等上百個高品質小區建成入住……如今的高新區服務便捷、宜居宜商、宜業宜遊,日益繁華,有人氣、有活力成為高新區的新标簽。

生态發展如何統籌?透美疏綠,産城融合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知微園

漫步在高新區渤海路周邊的口袋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橙紅色的步道、完備的健身設施、蒼翠的景觀綠化……近年來,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準建設、精細化管理,利用城市“邊角料”打造了124處口袋公園,布局各具人文特色的城市雕塑,主題鮮明、各具特色,豐富景觀環境的同時将高新區打造成為了“口袋公園博物館”“城市雕塑博物館”。“推窗見綠、出門入園、轉角遇見美”為高新市民的生活增添無限趣味和色彩。

城市要變美,生态須保護。除了遍地開花的“口袋公園”,高新區還對浞河、張面河等7條水系,長達15公裡的濱水綠帶逐漸進行提升,增設濱水休閑設施,讓濱水空間由過去區域“分割的邊界”變成了片區“活力的中心”。濱水生态廊道的建設為高新區搭建了水綠相融的大架構。

王明竹認為,五年來高新區實作了由“栽花種樹”向“公園城市”的思想轉變,不但完成了全區綠色基底的建設,還讓這些空間成為市民喜愛的高品質休閑活動場所。

在生态提升的同時,高新區堅持“融”字當道,以産城融合的布局方式,緊扣“生态、特色、創新、叢集”的産業發展思路,逐漸建構動力産業發展新高地。在重點發展動力裝備、新一代資訊技術、醫療健康和新材料的基礎上,培育了元宇宙、航空航天、氫能、磁技術、儲能等新興産業。同時,通過低效用地的新舊動能轉換以及中小企業進園區,高新區騰籠換鳥,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空間支撐。

此外,高新區還在推動城市更新過程中,堅持“活”字增色,通過新的空間設計和功能轉換,讓谷德茂、239街區、蓉花裡、星光裡等老舊項目煥發新生機,成為年輕時尚的聚集地;通過街道空間的重新布局提升,在福東巷、桐蔭街、蓉花路等地段,形成現代化、多元素、人性化特色街區,帶來了城市未來發展的新活力。

五年來,高新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通過道路提升、産城融合,公園城市、完善配套,實作了“築‘城’為人”“建‘市’為民”。“展望未來,高新區将繼續堅守人民立場、為民宗旨,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讓規劃寫在大地上,把規劃藍圖變為更加美麗的‘實景畫’。”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分局局長韓雷說。

如今的高新區高樓林立、欣欣向榮,高新人仍在孜孜不倦,堅定不移地抓落實、促發展、惠民生,推動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高新區的下一個五年,必将不負衆望!(本版圖檔由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分局提供)

“規劃圖”變成“實景畫”!看高新區規劃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

編輯:梁映

來源:濰坊日報

濰坊高新區釋出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