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聯網讓汽車更“聰明”

作者:光明網

車聯網讓汽車更“聰明”

如今,無鑰匙啟動、語音調節車内溫度、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已不再是中高端汽車專屬,車輛的智能化水準成了消費者選購時的重要參考因素。随着新一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車輛的智能化水準不斷提升,智能網聯汽車及車聯網産業迅速發展,城市交通管理水準進一步提高,居民出行體驗更加舒适便捷。

中國車聯網産業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産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截至目前,全國共有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那麼,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發展情況如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及車聯網産業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

多場景多功能,“聰明的車”應用廣

啥是車聯網?據了解,車聯網作為一項人車互聯功能,可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将車載裝置接入網絡,進而對網絡資訊平台所有車輛動态資訊進行有效利用,為車輛在運作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主要應用場景分為駕駛輔助、自動駕駛以及智能交通系統等。

駕駛輔助,改善使用者出行體驗。比亞迪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比亞迪的車聯網産品覆寫了車主上車前、用車時、離車後的全用車場景。上車前,車主可通過手機APP遠端控制車輛,包括遠端解鎖、開關空調、高溫消毒等,還可檢視車輛狀态。用車時,豐富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為車主提供在高速駕駛等多種用車場景下的輔助幫助,還可在停車等人時提供多種影音娛樂服務。離車後,車主可通過手機APP關注車輛動态、遠端鎖車。

自動駕駛,提升道路行駛效率。從無人快遞配送車、道路清潔機器人到自動駕駛觀光車,從公園的封閉道路到開放的城市街道,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不僅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提高了道路行駛效率。例如,無人巴士在行駛過程中能夠精準靈活地實作自動變道、自動轉向、自動識别紅綠燈,可以從容應對行人與車輛混雜的複雜路況。在江蘇太倉港四期碼頭,集裝箱由自動化岸橋抓起,再由無人集卡按照系統測算的行駛路線平穩前行,這是車聯網在港區集卡自動駕駛應用場景。港口是典型的“封閉場景+低速營運”,是自動駕駛率先商業化落地的重要場景。

智能交通系統,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江蘇無錫建立的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基于公安交管資料,實作了車輛違法處理、市政道路施工等資訊提醒,前方路口實時信号燈狀态、綠波通行等實時資訊告知,主動安全預警以及120急救車輛、公共汽車信号優先等。在江蘇蘇州高鐵新城,出了高鐵站就能無縫銜接搭乘無人駕駛巴士,還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式預約無人計程車。

車聯網産業的迅速發展,也展現在銷售資料中。工業和資訊化部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新能源汽車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搭載比例達48%。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釋出的《車聯網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将近萬億元。

“國家隊”帶頭,車聯網産業發展提速

今年4月,工信部支援湖北(襄陽)、浙江(德清)、廣西(柳州)建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加上此前的江蘇(無錫)、天津(西青)、湖南(長沙)、重慶(兩江新區),全國已有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從4年的探索來看,第一批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正在努力實作其功能定位。例如,今年2月,無錫正式頒布全國首部推動車聯網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無錫市車聯網發展促進條例》;在無錫車聯網先導區,車聯網系統可通過路側智能系統的态勢感覺技術,結合車輛搭載的傳感器,向車輛預警路面積水、結冰等特殊情況,提升整個交通系統的運作安全性。在無錫高新區綜合保稅區,2條自動駕駛物流線路已經實作重點企業周邊的自動駕駛物流運輸并與無人工廠全面打通。天津(西青)國家級先導區充分發揮天津市豐富的汽車上下遊産業鍊優勢,率先探索車聯網産業發展服務體系、車聯網商業應用模式,打造了集研發、測試、産業化于一體的國際一流智能網聯産業發展先行區。重慶推出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規模化、多場景示範應用。長沙正在建構國内首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範區。

湖北襄陽、浙江德清和廣西柳州三地的加入,背後是較好的車聯網産業發展基礎做支撐。近年來,三地為建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以重點區域車聯網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統能力提升、“地理資訊+車聯網”跨界融合發展、車聯網規模化深度應用等為目标,統籌推動車聯網産業創新發展,積極培育車聯網産業生态。

“車聯網先導區再擴容,釋放出大陸加速布局發展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信号。車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産業形态,已成為推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中汽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屹對記者表示。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目前全國已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裡程超1.5萬公裡,自動駕駛計程車、無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車、幹線物流以及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範應用有序開展。在網聯發展方面,全國17個測試示範區、16個“雙智”試點城市、7個國家車聯網示範區完成了7000多公裡道路智能化更新改造,裝配路側網聯裝置7000餘台套。

土壤肥沃,需強化頂層戰略謀劃

目前,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引領汽車變革新浪潮的主導力量。與歐洲、美國、日本等相比,中國車聯網産業起步較晚。但需求量巨大的汽車市場疊加一系列支援政策接連落地,為相關産業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6月21日舉行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明确将在今後一段時期釋出新版智能網聯汽車标準體系指南,推進功能安全、網絡安全、作業系統等标準的制修訂,并将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辛國斌介紹,除釋出新版智能網聯汽車标準體系指南外,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機關将重點開展支援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完善網聯基礎設施、深化測試示範應用等三方面工作,其中包括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協同創新、加快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示範應用等。

在政策支援下,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但目前相關産業發展仍面臨三大挑戰。

技術研發是增強車聯網産業創新能力的關鍵。馮屹建議,應統籌利用專項資金、國家重大專項計劃等,在車路協同核心傳感器、融合算法、多級計算等方面強化産學研用關聯,強化資料加密、安全身份認證、車載安全裝置等技術和産品的研發能力。同時應充分發揮車聯網先導區優勢,持續開展互聯互通、大規模安全驗證活動,促進産業鍊上下遊協同研發和産業化發展。

車聯網作為汽車、電子、資訊通信等深度融合的新興産業,标準體系建構尤為重要。馮屹表示,應充分利用第三方汽車行業服務機構,持續在法規、标準以及産品監管體系等方面做好支撐,搭建“國家—行業—團體—地方”不同類型标準之間協調溝通的橋梁。

安全是智能網聯時代的剛性需求。車聯網産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資料安全和網絡安全的雙重挑戰。馮屹分析,資料安全方面存在3個共性痛點問題,即車聯網環境下資料的多樣性帶來的合法合規難題,資料安全合規硬性要求與資料動态變化之間的挑戰,正常思路無法适用于車聯網新場景。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強化頂層戰略謀劃,堅持車路雲一體化發展路線,加強統籌協同,強化創新驅動,優化政策供給,合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

未來,更“聰明的車”将行駛在更“智慧的路”上,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體驗。(記者 徐佩玉)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