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年前,從中醫老前輩那偶然得到一張中風方子,至今我還在用!

作者:中醫屈冰主任

記得老中醫說:沒有傳承,中醫就不可能有以後,中醫就是垮掉的啊!

時間匆匆而過,我現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筆記裡的方子和醫案。

其中有一張治中風的方子,我到現在還記憶尤深! 當年老中醫分享給我方子的場景還曆曆在目,那是在鄉下義診的時候,聽說他們村裡有位老郎中,醫術卓絕,一張方子幾味藥就能治病。

30年前,從中醫老前輩那偶然得到一張中風方子,至今我還在用!

當時我一聽就來勁了,提了一袋東西過去,想讨個好方子,結果老師傅一聽我也是個中醫,很開心,但是沒有給我方子,隻是說讓我跟着看兩天。

這着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畢竟這聽起來不是很靠譜。

我就開始跟在他屁股後面,看他治病,誰知這老頭比我還犟,還是照常看自己的病,由着我看,但是不講。

轉變出現在治好一位中風患者後,中風在當時可算大病,不管症狀如何,一聽是中風,患者基本都陷入絕望了。

這位患者右側肢體不遂已經2個月了,于醫院進行顱腦CT等檢查提示無手術指征,予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口服,但是症狀無明顯變化。

刻診,主要症狀有:右側肢體麻木、無力,身困乏力,腰酸,胃脹。

又看他舌暗苔厚,脈沉弦。

辨證後給我他開了幾副藥,但沒想到的是,患者回報基本上效果不大。就在我為此抓耳撓腮的時候,老中醫說:你把帶來的東西拿走吧,我沒動!

我當時就惱了,說:我以為你隻是個老古闆,沒成想你還喜歡藏着掖着,都照你這麼做,中醫還怎麼傳承,還怎麼發揚光大?

他卻笑着說:讓你把東西拿走,又沒有說不教你,你以為我是因為那一袋東西,一點小恩小惠才同意你過來的?

聽完以後,我很赧然,終究是年輕氣盛,太過心急。老前輩笑了笑讓我過去,然後我看着他開方:黃芪、葛根、薏苡仁、牡蛎、雞血藤、杜仲、當歸、赤芍、川芎、紅花、桃仁、陳皮。

30年前,從中醫老前輩那偶然得到一張中風方子,至今我還在用!

服藥後,患者說右側肢體麻木無力比之前緩解,臨證加減繼續服藥一段時間後,患者病告痊愈。 這次我真是不佩服不行,再次請教過後,恍然大悟。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本案患者年過五旬,脾胃漸衰,脾氣不足為胃行水谷之氣,緻四肢肌肉無所禀受,風邪乃乘虛而入,直中經絡,加之氣虛無力帥血,血遲留滞經絡,合而發為半身不遂。 胃為水谷之海,受納谷食,脾胃既弱,中焦斡旋失常,氣血生化不足,周身失于滋養,故見身困乏力、胃脹。 脾腎先後天互相資生,後天之精匮乏,腎府失養,故見腰酸。

四診合參,辨為氣虛血瘀證;治以益氣扶正,活血化瘀。

再來看看方子用意: 方中重用黃芪,補益中焦及一身之氣,以促氣血生化;葛根升清舒筋,與黃芪同用,補氣通絡力強,使氣旺而血行。

薏苡仁健脾除痹,《本草經集注》謂其可“除筋骨邪氣不仁”;牡蛎軟堅散結,重鎮潛降,與諸升提之品合用,升降氣機。

本案氣虛為本,而血瘀為标,故以當歸補血活血,并輔以行氣活血之雞血藤、川芎。

涼血活血之赤芍,活血祛瘀之紅花、桃仁,諸血藥同用,可祛瘀生新,活血通絡而不傷血,使瘀去絡通,則肢體複用。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固腰府;陳皮健脾理氣,助脾胃運化。

全方補虛為主,攻邪為輔,藥性平和,以達全效。

二診時,患者肢體不遂改善,而見身困惡寒,故加炮附子溫經通絡;心包積液,此為水停上焦,故加葶苈子瀉肺逐水;症見口幹,此為熱邪傷津,故加闆藍根清熱解毒,以防諸藥傷津。

三診時症狀進一步改善,仍有胃脹,此脾胃運化不足,故加山楂消食和胃,并可活血散瘀。藥後證緩,守方續調3月餘,病告痊愈。

30年前,從中醫老前輩那偶然得到一張中風方子,至今我還在用!

現在很多人總說這些村裡的老郎中沒有什麼行醫資格證,其實臨床經驗才是一個醫生最寶貴的。 我這輩子研究這麼多年,我也怕啊,我怕要是好東西失傳了,這病還能治不治得好,遭罪的還不是患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