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作者:豹2收割機

前兩天,烏東前線出現了一輛奇怪的坦克,底盤是T-72,但炮塔此前從未見過,有人認為這是防無人機的最新套裝,也有人認為它是在“拟态”豹2A6坦克,以蒙蔽烏軍無人機飛手。當然,目前更多人傾向于認為它是在一輛T-72的基礎上,改裝了“纖夫”炮塔。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說到“纖夫”,很多玩坦克遊戲的朋友可能對它并不陌生。俄羅斯新一代主戰坦克T-14“阿瑪塔”,紙面性能雖然較高,但真實作戰能力未知,且始終無法大規模裝備。好在還有不少競争方案可以替代,比如烏拉爾下塔吉爾和鄂木斯克兩廠共同開發的“纖夫”通用炮塔,它結合了來自640工程和195工程的技術,可以安裝在T-72、T-80和T-80這些老坦克的底盤上,提升作戰性能。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相比俄羅斯以往的坦克,“纖夫”有個大得誇張的炮塔,幾乎覆寫了整個底盤,而它的炮塔主體依然是采用T-90A的六角型結構,但有一個巨大的尾艙,裡面除了像西方坦克一樣采用隔闆存儲彈藥之外,還有一台裝彈機。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與此同時,“纖夫”又保留了原有的轉盤式裝彈機,也就是說一個炮塔竟然有兩台自動裝彈機,這樣做的缺點就是炮塔體型太大,好處卻有很多,比如可以全車125毫米炮彈藥的自動化裝填,連待發彈打完後人力搬運的過程都省略了。其次,兩台裝彈機同時壞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坦克的可靠性,并且可以 縮短選彈時間,提高射速。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另外,“纖夫”炮塔還采用了傾斜倒置的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為了保護尾艙還增加了主動防禦系統。而炮塔正面則是肉眼可見的厚重裝甲,并帶有用于偏轉爆炸波的爆炸重定向闆,抗穿抗破名額都是相當的硬核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不過,仔細看最近出現在烏東的确的這輛T-72,它的炮塔和“纖夫”還是有較大差別的,首先,加裝了俄軍現在已經标配的防無人機頂棚。其次,不見爆炸重定向闆,而炮塔前面伸出去的長度比“纖夫”更為誇張,看起來像是紙糊的一樣,這也是此前很多人認為它隻是一種僞裝的重要原因。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外界猜測它還是“纖夫”,隻不過為适應戰場上新出現的無人機,進行了适應性的改裝,炮塔伸出的部分,剛好可以遮住車體前部的駕駛艙艙門,可謂是一舉多得。很多無人機就是通過打開的駕駛艙艙門,将炸彈扔進坦克裡的。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很多人一提到蘇系坦克,就想到小炮塔,甚至是圓炮塔,但實際上,俄羅斯很多新型坦克上,早就采用了接近西方的大炮塔設計,比如“黑鷹”、T-90M等。而經過近兩年的烏克蘭戰争實踐,已經證明了蘇聯和俄羅斯坦克發展的思路才是對的,無論多麼先進的坦克,都是消耗品,必須保持足夠的數量和規模,西方少而精的坦克發展方向是錯的。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

不過,蘇聯和俄羅斯的坦克發展思路雖然是對的,但對坦克品質也不能忽視,之前的T-72系列多雖多,但的确不堪一擊,如今将“纖夫”炮塔安裝在T-72底盤上,是俄羅斯最新的探索,也許隻有将品質和規模結合到一起,在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是未來坦克真正的出路。

T-72 換裝“纖夫”炮塔,曾是T-14的手下敗将,為何重制烏東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