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 ,P,B幀概念

I,P,B幀和PTS,DTS的關系

基本概念:

I frame :幀内編碼幀 又稱intra picture,I 幀通常是每個 GOP(MPEG 所使用的一種視訊壓縮技術)的第一個幀,經過适度地壓縮,做為随機通路的參考點,可以當成圖象。I幀可以看成是一個圖像經過壓縮後的産物。

P frame: 前向預測編碼幀 又稱predictive-frame,通過充分将低于圖像序列中前面已編碼幀的時間備援資訊來壓縮傳輸資料量的編碼圖像,也叫預測幀;

B frame: 雙向預測内插編碼幀 又稱bi-directional interpolated prediction frame,既考慮與源圖像序列前面已編碼幀,也顧及源圖像序列後面已編碼幀之間的時間備援資訊來壓縮傳輸資料量的編碼圖像,也叫雙向預測幀;

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PTS主要用于度量解碼後的視訊幀什麼時候被顯示出來

DTS:Decode Time Stamp。DTS主要是辨別讀入記憶體中的bit流在什麼時候開始送入解碼器中進行解碼。

在沒有B幀存在的情況下DTS的順序和PTS的順序應該是一樣的。

IPB幀的不同:

I frame:自身可以通過視訊解壓算法解壓成一張單獨的完整的圖檔。

P frame:需要參考其前面的一個I frame 或者B frame來生成一張完整的圖檔。

B frame:則要參考其前一個I或者P幀及其後面的一個P幀來生成一張完整的圖檔。

兩個I frame之間形成一個GOP,在x264中同時可以通過參數來設定bf的大小,即:I 和p或者兩個P之間B的數量。

通過上述基本可以說明如果有B frame 存在的情況下一個GOP的最後一個frame一定是P.

DTS和PTS的不同:

DTS主要用于視訊的解碼,在解碼階段使用.PTS主要用于視訊的同步和輸出.在display的時候使用.在沒有B frame的情況下.DTS和PTS的輸出順序是一樣的.

例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