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企業架構,看TOGAF為什麼越來越重要?

一、TOGAF簡介 

       1. 什麼是TOGAF?

       “有效的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對企業的生存和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企業通過IT獲得競争優勢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本文概述了企業架構及其基本概念(并非IT架構的另一個名稱),以及為何需要企業架構的原因,并且對建立企業架構的效益和采取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企業架構架構達到目标的途徑進行了簡要概括。 

        2.什麼是企業?

        TOGAF将“企業”定義為有着共同目标集合的組織的聚集。例如,企業可能是政府部門、一個完整的公司、公司部門、單個處/科室,或通過共同擁有權連接配接在一起的地理上

疏遠的組織鍊。 

       3.什麼是架構?

        架構是針對某種特定目标系統的具有體系性的、普遍性的問題而提供通用的解決方案,架構往往是對複雜形态的一種共性的體系抽象。

    業務架構體系是針對企事業資訊管理系統中具有體系的、普遍性的問題而提供的通用解決方案,更确切的說,是基于業務導向和驅動的架構來了解、分析、設計、建構、內建、擴充、運作和管理資訊系統,比如業務架構體系認為一個資訊系統必須由組織機構、業務流程、業務資訊、業務功能、和業務語義等層次構成。

 複雜系統內建的關鍵,是基于架構(或體系)的內建,而不是基于部件(或元件)的內建。

   備注:

       ①  一個架構是系統的基本結構,它由多個元件以及它們彼此間的關系而組成,并且在一定環境和原則下進行設計和演變

       4.什麼是企業架構? 

        在“企業架構”上下文中,“企業”這一術語不僅可用來表示整個企業(包含所有資訊和技術服務、流程和基礎設施),而且可以表示企業内的一個特定領域。在這兩個情形

中,架構可以跨越多個系統和企業内的多個職能群組。 “企業”術語本身的演化性經常導緻困惑。當今的擴充企業常常包含夥伴、供應商和客戶。如果目标是內建擴充型的企

業,那麼企業就該包含夥伴、供應商和客戶,以及内部的業務機關。 業務營運模型的概念對決定組織内企業架構的範圍和本質十分有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門可以由多個企

業組成,并且可以開發及維護一些獨立的企業架構來應對每一個企業的營運。但是,這些企業的資訊系統經常存在許多共同之處,是以,使用一個共同的架構架構通常會有大的

潛在收獲。例如,一個共同的架構能提供架構儲藏庫作為開發基礎,提供可重用模型、設計以及基線資料。

  企業架構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業務架構和IT架構,大部分企業架構方法都是從IT架構發展而來的。

① 業務架構:是把企業的業務戰略轉化為日常運作的管道,業務戰略決定業務架構,它包括業務的營運模式、流程體系、組織結構、地域分布等内容

② IT架構:指導IT投資和設計決策的IT架構,是建立企業資訊系統的綜合藍圖,包括資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三部分。

   對比 RUP 和其他主要關注于實作的規程,企業架構領域原則上的關注點是企業範圍内的業務需求的識别、規範,及優先級劃分,感覺它也是一個做企業資訊化規劃的方法。我認為,做工具型産品和企業級産品有個差别,那就是做企業級産品需要由工具型産品的産品型公司向咨詢類的服務型公司轉型。

     企業架構如同戰略規劃,可以輔助企業完成業務及IT戰略規劃。在業務戰略方面,可使用TOGAF及其架構開發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ADM)來定義企

業的願景/使命、目标/目的/驅動力、組織架構、職能和角色。在IT戰略方面,TOGAF及ADM較長的描述了如何定義業務架構、資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是IT戰略

規劃的最佳實踐的指引。企業架構是承接企業業務戰略與IT戰略之間的橋梁與标準接口,是企業資訊化規劃的核心。

       以下簡要的介紹一下,總體企業架構的理論架構圖:

  (a)

    備注:

          ① 業務流程的組織邏輯(包含所有資訊和技術服務,流程)和IT基礎設施,反映了該公司運作模式的整合和标準化的需求 

          ② 概念藍圖,定義了一個組織的結構和運作。企業架構的意圖是确定組織如何能夠最有效的實作其目前和未來的目的

         (b)

    備注:

          ① 業務線條是指集團公司的各個子公司或業務單元,即可以在子公司層面開展企業架構設計,也可以在集團層面設計企業架構

          ② 業務戰略不是企業架構的一部分,但是影響企業架構的重要因素,是企業架構設計(特别是業務架構)的輸入要素

                    ③  IT架構包括:應用架構,資料架構和技術基礎設施架構等

        (c)

    備注:

          ① 一層:根據企業戰略和業務模式,參考行業最佳實踐設計企業未來的業務架構

          ② 二層:考慮公司業務的需要,設計可以支援企業高效運作的資料平台和應用平台架構 

                    ③  三層:規劃設計一個支援企業IT營運的軟硬體環境,包括軟硬體平台、作業系統、中間件、網絡等

         企業架構如同戰略規劃,可以幫助企業執行業務戰略規劃及IT戰略規劃。在業務戰略方面,可使用TOGAF及其架構開發方法論(ArchitectureDevelopmentMethod/ADM)來定義企業願景/使命,目标/目的/驅動力,組織架構,職能及角色。在IT戰略方面,TOGAF及ADM較長的描述了如何定義業務架構,資料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是IT戰略規劃的最佳實踐指引。企業架構是承接企業業務戰略與IT戰略之間的橋梁與标準接口,是企業資訊化規劃的核心。

      源于90年代美國的企業架構架構,到目前已經衍生出多種企業架構架構,如DoDAF(美國國防部體系架構架構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等。

      (d)

    (e)

      企業架構架構源起于90年代的美國,到目前已經衍生出多種企業架構架構,根據The Open Group的2009年調研報告,各類企業架構架構的市場占用率如下圖所示:  

根據以上三個調研機構的報告,TOGAF的占有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 

二、為什麼我需要企業架構?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做要做架構,直接拿來需求就做不就行了嗎?”。搭個簡易狗窩不需要專門進行設計,但是建個大廈則必須經過設計階段一樣,我想對于不複雜的東西,你怎麼做我都覺得不會出什麼差錯,但是一旦業務複雜、規則麻煩、還涉及變革時,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架構才能保證做出來的東西是正确的。

  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在進行IT投資時都會跳過企業架構這個環節而直接進入了IT項目的建設,這樣就會導緻重複投資、資訊孤島等必然現象。缺少規劃就會發現很多開發的功能重複,也有的功能開發完成後被打入冷宮,這裡列一個簡單例子:如hr系統中的HR服務台的一個功能,我填寫了一個問題,但是沒有回複,估計這個功能就被打入冷宮了,這樣滿意度可想而知。    

   我覺得EA是一個業務和IT對齊的戰略執行工具,一種設計、管理、溝通的工具。通過企業架構,我們可以達到:

   ① 企業内不同的人要對企業現狀(as-is)和企業願景(to-be)有一個整體的的了解

   ② 業務、資訊、技術人員的共同願景,是了解、溝通的基礎

   ③ 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架構,就不能保證正确的決策和好的實作,EA是了解和實作企業IT建設的保障

       企業架構的目的是将跨企業的、常為零散的那些遺留流程(人工/自動)優化進一個內建的環境,它可以及時響應變更并有效的支援業務戰略的傳遞。 今天的首席

執行官知道通過IT對資訊進行有效的管理及利用是業務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擷取競争優勢不可缺少的手段。企業架構能夠處理該需要,為響應持續變更的業務環境所需的IT系

統的演進,提供戰略背景。 

      此外,好的系統架構使你能在IT效率和業務創新之間達成恰當的平衡。它允許單個的業務機關在追求競争優勢時安全地進行創新活動。同時,它確定了組織對內建的IT

戰略的需要能夠被滿足,并允許跨越整個擴充企業的最緊密的可能的合作協同。 

     來自于良好企業架構的優勢能夠帶來重要的商業效益,這在公司或組織的利潤或虧損中清晰可見: 

    1. 更高效率的IT運作 

        ①   降低的軟體開發、支援和維護的成本 ¾ 增強的應用可移植性 

        ②  提高的互操作性和更為簡單的系統和網絡管理 

        ③  提高的處理關鍵性的企業範圍的議題的能力,如安全 

        ④  更容易的更新和系統構件的替換 

     2. 現有投資的更好的收益,降低未來投資的風險 

        ①  降低的IT基礎設施的複雜度 

        ②  現有IT基礎設施投資的回報率的最大化       

        ③  開發、購買和外包IT解決方案的彈性 

        ④   新投資以及IT擁有成本的全面風險的降低 

    3. 更快、更簡單和更便宜的采購 

        ① 采購決策更簡單,因為在有條理的規劃中,管控采購的資訊

     是随時可用的 

        ②  采購流程更快 - 最大化采購速度和靈活性而無需犧牲架構的

             一緻性 

        ③  采購異構、多供應商的開放系統的能力 

三、什麼促使我發展企業架構?  

       典型地,發展企業架構的原因在于組織内的關鍵人員具有需要通過IT系統進行處理的關注。這些人員通常稱為系統中的“利益相關者”。架構師的角色是處理這些關注,通過

識别和提煉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開發顯示關注和需求将如何被處理的架構視圖,并顯示為調和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潛在沖突性的關注而将做出的權衡。 沒有企業架構,考慮和

滿足所有這些關注和需求,是極不可能的。. 

        架構架構是一個或一套基礎結構,用來開發大範圍的不同架構。它應該描述一個用建構塊的集合來設計企業目标狀态的方法,并顯示這些建構塊如何搭配在一起。它應該包

含一套工具并提供共同詞彙。它也應該包含所提議标準的清單以及符合标準的可以實作建構塊的産品。建構塊可以是架構元模型實體的目錄清單、矩陣及圖表、功能規格、應用

子產品、軟體/硬體産品及其組合。TOGAF的架構元模型,請參考下圖: 

四、為什麼我需要TOGAF作為企業架構架構? 

        TOGAF 是通過300多家開放群組架構論壇的會員協同努力發展的,會員包含全球領先的IT客戶及廠商,代表了架構發展的最佳實踐。使用TOGAF作為架構架構将允許架構

開發的一緻性,反映利益相關者的需要,采用最佳實踐,并為目前需求以及未來可能的業務需要提供應有的考慮。 

       架構設計是一個複雜的技術過程,而設計異構、多供應商的架構更是尤為複雜。在幫助對架構開發過程的“去神秘化”和“去風險化”方面,TOGAF扮演了重要的角色。TOGAF提供了增值平台,可以使能使用者建立真正基于開放系統的解決方案,以處理他們的業務議題和需要。 

        誰将從使用TOGAF中獲益?  

        任一承擔、或計劃承擔旨在支援關鍵任務業務應用的企業架構的設計和實施的組織都将從TOGAF的使用中獲益。 

尋求“無邊界資訊流”的組織,能使用TOGAF來定義和實作可使能對企業内或企業間內建資訊進行通路的結構和流程。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部落客「小黑師傅」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定,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sun305355024sun/article/details/409200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