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bS近期資訊 | 研究、政策、行業動态、案例等(第16期)

作者: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NbS近期資訊 | 研究、政策、行業動态、案例等(第16期)

© Manh Cuong Vu/TNC Photo Contest 2021

2023 年 Vol. 6 總第 16 期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訊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即保護、養護、恢複、可持續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經改變的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統的行動,有效和适應性地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同時提供人類福祉、生态系統服務、恢複力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與合作夥伴彙總近期國内外有關于NbS的最新動态,為關注NbS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資訊參考。

2023年起,我們将通訊内容整合為研究、政策與行業動态,新增實踐案例版塊,将簡訊釋出頻率保持為每月一期,希望在新的一年為讀者更為全面、及時地呈現NbS相關動态。

01 研 究

Investing in Nature-based Solutions

《投資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2023年6月8日

本報告通過确定基于自然的項目所面臨的營運和融資挑戰,評估了歐盟目前NbS的使用情況,并提出了一些潛在的解決方案。報告旨在分析歐洲公共和私人金融措施的現狀和前進方向,借鑒了歐洲投資銀行實施自然資本融資基金試點項目的經驗,并采訪了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報告着眼于六個生态系統和景觀中的NbS,就如何吸引急需的私營部門的投資提出了關鍵建議,包括建立一系列籌資和融資機制,以及促進公共實體之間合作和共同融資的立法解決方案等,進而支援在歐盟各國之間推廣NbS的應用。

相關連結:https://www.eib.org/en/publications/20230095-investing-in-nature-based-solutions

European Roadmap to 2030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n Nature-based Solutions

《歐洲2030年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研究和創新路線圖》

El Harrak M, Lemaitre F, 2023年6月7日

這份2030年路線圖由NetworkNature釋出,确定了歐洲NbS研究和創新的核心行動領域,幫助實作歐盟在NbS發展和應用方面的目标。路線圖概述了迄今為止實施NbS的行動,确定了關鍵的知識差距,并促進了歐洲NbS研究和創新活動的合作和協調。這份路線圖的總體願景是,在強有力的實證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歐盟的研究和創新能夠利用政策、實踐、企業和公民調動NbS的全部潛力,實作社會的可持續和公正轉型。為此,路線圖确定了四個戰略行動領域:1)推廣NbS知識和資料;2)縮小NbS研究與實施的差距;3)将NbS納入政策主流;4)建立NbS意識、能力和對話。

相關連結:https://networknature.eu/product/29557

《紅樹林恢複碳彙計量與監測方法》

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3年6月5日

為有效發揮紅樹林的固碳作用,6月5日,由TNC領銜開發的《紅樹林恢複碳彙計量與監測方法》于廣州市生态産品價值實作平台正式釋出,探索市場化機制推動海洋生态産品價值實作,助力全國紅樹林生态系統保護與修複工作的開展。該方法适用範圍廣泛、計量方法嚴謹、監測程式科學,TNC希望通過該方法的釋出補齊生态産品價值實作機制實踐的薄弱環節,推動符合大陸國情的紅樹林生态系統碳彙項目開發和落地。

相關連結::https://tnc.org.cn/content/details27_1452.html

Integrating Gender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Nature-based Solutions: Guidance Note

《将性别和社會包容納入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指導說明》

The World Bank, 2023年6月1日

該指導說明提出了将性别和社會包容問題納入NbS考量的重要性,以指導社會發展領域的一線實踐者、政府決策者和專家共同設計與實施具有包容性的NbS。報告指出NbS除了提供直接的氣候和環境效益外,還可以在應對社會正義挑戰方面發揮變革性作用,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 NbS背景下的性别和社會包容性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産生有效和持久的影響。該報告詳細介紹了從項目構思的早期階段到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需要在NbS項目中考慮的因素,并指出了以下要點為 NbS的性别和社會包容問題提供指導:1)NbS中對性别和社會包容性的考慮應當因地制宜;2)應提高NbS中不同方法擷取的有關性别和群體的資料分類品質;3)與各利益相關者的充分咨詢是項目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連結: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099060123165042304/p1765160ae46bb0aa0aefa0235601f9d0c6

The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全球保護地對于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性》

Duncanson, L., Liang, M., Leitold, V.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年6月1日

森林在穩定地球氣候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保護地(PA)是森林保護的一種方法,但保護地卻很少是為了減緩氣候變化而建立的。然而保護地對碳循環的全球影響也尚未量化,該研究使用 NASA 全球生态系統動力學調查 (GEDI) 的資料來估計保護地的地上總碳 (AGC) 儲量,結果為614.3(+/- 3.1)億噸,占所有繪制的陸地木本的 26%。其中,96.5 (+ /− 8.8)億噸的額外碳儲量取決于保護地的保護狀态。該研究強調了保護高生物量森林對于避免碳排放和保護未來碳庫的重要性。

相關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8073-9

Article 6 Explainer: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the COP27 Decisions on Carbon Markets and What They Mean for NDCs, Nature, and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第六條的解釋: 有關COP27上碳市場決議及其對國家自主貢獻、自然和自願碳市場的意義的問題和解答》

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23年6月

《巴黎協定》第6條的确立開創了碳交易的新時代,使各國能夠通過交易合作實作各自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和氣候減緩目标,但這隻有在明确且透明地核算交易内容以及各國履行其NDC的情況下才能實作。各國于2021年底通過第6條首次建立了國際碳交易架構,随後在COP27上,進一步明确了有關報告規則、注冊登記、治理機構等的具體細節。然而,圍繞第6條的具體操作和國内實施的不确定性使得各國迄今尚未進行任何交易。 為什麼各國尚未在第6條下開始交易?第6條是否包含自然保護?是否包含REDD+項目?第6條對自願碳市場有何影響?關于碳交易還有哪些決策尚待做出?本文針對上述問題作出了解答,并深入探讨了第6條對NDC、自然保護和自願碳市場的綜合影響。

相關連結:https://www.nature.org/content/dam/tnc/nature/en/documents/TNC_Article_6_Explainer_260523.pdf

《綠色金融支援林業碳彙機制和模式創新研究報告》

NRDC, 興業碳金融研究院, 2023年6月

森林碳彙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為助力綠色金融機制和模式的創新,拓展資金來源,提升資金利用效率,推動林業碳彙高品質發展,NRDC與興業碳金融研究院開展合作研究項目“綠色金融支援林業碳彙機制和模式創新”,研究梳理了綠色金融支援林業碳彙的政策和标準,總結分析了包括基金、債券、保險、股票等多種形式的金融支援林業碳彙發展的創新機制與實踐案例。研究還識别并分析了目前綠色金融支援林業碳彙面臨的障礙,并為林草、環境、金融等部門提出了相關建議。

相關連結:

http://www.nrdc.cn/information/informationinfo?id=324&cook=2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投入與資金機制初探》報告執行摘要

保爾森基金會, 生态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 2023年5月22日

該報告首次系統梳理分析了2011-2020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投入的現狀,估算了2021-2030年不同場景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需求和缺口。資料顯示,2011至2020年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資金投入總計約2.16萬億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約為0.24~0.29%,與加拿大、法國、西班牙與英國在2008-2017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投入占其GDP的比例(0.30%)相近。報告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主要來自政府财政支出,民間資金和國際資金占比較低,生态系統保護和生态系統修複是其主要支出方向。該報告還從擴大資金增量、優化現有資金投向、降低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角度,提出了七條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和高效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機制的具體政策和行動建議,為推動“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目标的落實、制定生物多樣性融資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相關連結:https://paulsoninstitute.org.cn/conservation/conservation-blog/an-exploratory-study-on-chinas-biodiversity-spending-and-biodiversity-financing-mechanisms/

Scaling up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England’s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rogramme

《通過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加強英格蘭的适應計劃以增強氣候變化的抵禦能力》

Alison Smith, Nathalie Seddon, 2023年5月

2023年5月,牛津大學“靈活倡議”(Agile Initiative)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倡議(NbSI)發表了一份政策簡報,強調了在英國國家氣候變化适應計劃中擴大NbS的必要性。該簡報指出,NbS可以為英國第三次氣候變化風險評估 (CCRA3)中所有八個最高優先級的氣候風險做出貢獻。同時也提出,NbS 在之前的适應計劃中代表性不足,應最大限度地提高 NbS 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和社會的效益,確定其在各個部門的有效整合和主流化。為此,簡報提出了三點建議:1)整合更廣泛範圍的 NbS項目和措施,包括可持續排水、農林業、海洋保護等;2)認識到NbS 是重要的氣候适應措施并制定相關政策,支援跨部門合作;3)為适應氣候變化的高品質NbS提供資金,監測和鼓勵采用 NbS 方案并相應地調整資金。

相關連結:https://www.agile-initiative.ox.ac.uk/wp-content/uploads/2023/05/Agile-Initiative_PolicyBrief_NbS_100523_FINAL.pdf

A Sphere Unpacked Guide: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Resilience in Humanitarian Action

《環球指南:人道主義背景下基于自然的氣候韌性解決方案》

IUCN, Friends of EbA(FEB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IFRC), Sphere, 2023年5月

全球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日益嚴重和頻繁,加劇了潛在風險與社會沖突,破壞發展成果,NbS則提供了一種應對架構,為人類福祉和環境保護提供了保障。将NbS架構融入人道主義行動中,可為受危機影響的人們建立恢複力,同時保障他們的生存生計,保護當地的生态系統。本指南強調了NbS對于在人道主義背景下建立恢複力的價值和共同利益,并提供了實用指導建議,探讨了NbS與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食品安全和營養、住房和定居以及健康之間的聯系,還強調了NbS的跨領域性質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資源以及案例研究。此外,指南還強調了包括紅樹林在内的沿海生态系統如何在人道主義行動中發揮作用。本指南旨在為不同背景的人道主義從業者提供幫助,也可為政府部門、企業高層和人道主義領域之外的環境保護從業者提供實用理論知識與決策工具指導。

相關連結:https://friendsofeba.files.wordpress.com/2023/05/sphere-nbs-23-04-2023-english.pdf

《德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行動計劃概述和啟示》

孫雨芹, 羅明, 曾楠, 張琰, 中國土地, 2023年5月10日

目前國際社會正在積極推進NbS主流化程序來應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支援可持續發展,作為歐盟生态環境政策的引領者,德國于2022年3月釋出了NbS國家行動計劃試行版,旨在為大幅改善生态系統總體狀況及減緩氣候變化奠定基礎。該計劃的主要内容可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基于生态系統的保護、恢複和可持續管理;二是資料收集、監測、模拟和評估;三是加強科學研究和能力建設;四是開展國際合作。文章最後提出幾點建議:1)加強NbS協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理和潛力研究;2)建構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協同的中國戰略;3)将NbS納入大陸在氣候和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合作體系;4)注重社群和社會公衆的廣泛參與。

相關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OMUZD0kQh03xs66cDZC5PQ

02 政 策

國 際

歐盟委員會就《自然恢複法》達成一緻

2023年6月20日

歐盟委員會近日就去年提出的《自然恢複法》提案達成了協定。該提案是歐盟曆史上首個明确針對自然恢複的立法,提出了到2030年恢複歐盟至少20%的陸地和20%的海域,并在2050年恢複所有需要恢複的生态系統的總體目标。歐盟委員會同意成員國到2030年恢複處于不良狀态的栖息地總面積的30%,包括森林、農業、海洋、淡水和城市生态系統等,而不是最初提出的恢複各類不同栖息地的30%面積。同時,各成員國需制定到2040年恢複各類不同栖息地中至少60%面積以及到2050年恢複90%面積的措施。

相關連結: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3/06/20/council-reaches-agreement-on-the-nature-restoration-law/#:~:text=Today%20the%20Council%20reached%20an,need%20of%20restoration%20by%202050

美國宣布通過一項資金架構保護沿海社群和恢複海洋資源

2023年6月6日

近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項 26 億美元的資金架構,利用拜登總統的《通脹削減法案》投資于沿海地區的氣候适應能力。這26 億美元投資用于氣候韌性和沿海社群,将有助于確定社群,尤其是部落和弱勢群體,獲得準備和适應天氣和氣候事件以及建立氣候韌性所需的資源和支援,并加強勞動力發展、海洋資源、NbS、保護、區域夥伴關系和沿海部落漁業發展等優先事項。這些氣候投資将為能力建設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開展轉型項目幫助社群免受風暴和洪水侵襲,創造與氣候相關的優質工作機會,以及改善氣候為社群和企業提供的服務功能,進而支援沿海社群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相關連結:

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23/06/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announces-26-billion-framework-through

英國釋出《綠色金融戰略(2023)》

2023年3月30日

該戰略是英國2019年綠色金融戰略的更新,旨在鼓勵對自然的投資,助力英國實作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标。該戰略提出了英國政府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鼓勵為植樹造林、泥炭地恢複等NbS提供綠色資金,支援農民有效利用民間資金開展自然保護。英國政府為支援自然保護行動,設定了到2027年每年吸引5億英鎊以上民間資金和到2030年每年吸引10億英鎊以上民間資金的融資目标。英國環境署正在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支援私營部門對氣候适應和自然保護領域的投資,諸如基于自然的防洪計劃等融資工作将幫助英國在未來幾十年降低為氣候影響付出的經濟代價。

相關連結: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149690/mobilising-green-investment-2023-green-finance-strategy.pdf

歐盟委員會釋出新指南以支援植樹造林和原始森林保護

2023年3月20日

歐盟委員會釋出了《生物多樣性友好型造林、再造林和植樹指南》和《界定、測繪、監測和嚴格保護歐盟原始森林和老齡林指南》,這兩份指南将有助于實作歐盟森林保護與恢複以及增強森林韌性的目标,旨在幫助原始森林和老齡林适應不斷變化的氣候,增加歐盟森林面積,提升森林品質。指南将支援在《歐盟2030生物多樣性戰略》這一宏觀架構内實施《歐盟新森林戰略2030》,推進歐盟生物多樣性總體議程,為歐盟實作在《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下的承諾作出貢獻。

相關連結:

https://environment.ec.europa.eu/publications/guidelines-biodiversity-friendly-afforestation-reforestation-and-tree-planting_en

國 内

8月15日正式成為全國生态日

2023年6月28日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将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态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态文明宣傳教育活動。設立全國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會生态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态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生态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相關連結:http://www.xinhuanet.com/2023-06/28/c_1129721341.htm

中德兩國政府簽署《關于環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及《關于建立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

2023年6月19-20日

當地時間6月19日,生态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柏林與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和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萊姆克進行雙邊會談。會談期間,黃潤秋與萊姆克簽署了兩國部門間的聯合意向聲明,重申全面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标承諾,表示将共同推進落實“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和應對海洋垃圾污染。雙方還一緻同意在環境保護、綠色金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态修複、塑膠污染治理、化學品及固體廢物管理等領域加強合作。聲明中還提到,雙方認識到NbS可以促進氣候行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推廣NbS的實施利用自然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危機,并繼續有關NbS的交流合作、共享經驗。6月20日,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論壇期間,中德兩國政府簽署《關于建立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将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開展對話、加強合作以取得務實成果。

相關連結: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7922.htm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6/t20230621_1034384.shtml

https://www.bmuv.de/fileadmin/Daten_BMU/Download_PDF/Europa___International/declaration_intent_germany_china_bf.pdf

《中國陸域生态基礎分區 (試行)》

2023年5月16日

為認真履行國土空間生态保護修複職責,夯實技術工作基礎,自然資源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開展了中國陸域生态基礎分區工作。分區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借鑒了國内外生态區劃成果和方法,将全國陸域(不含港澳台地區)生态系統在不同區域尺度上分為一級生态區6個、二級生态區47個、三級生态區233個。其中,一級生态區分為東北生态區、黃河重點生态區、長江及川滇重點生态區、東南生态區、青藏高原生态區、西北生态區。

相關連結:https://m.mnr.gov.cn/gk/tzgg/202306/t20230614_2791436.html

03 行 業 動 态

NbS亞洲中心成立

2023 年 5 月 29 日,中國自然資源部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簽署協定,共同建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該中心旨在通過NbS的研究、實踐和國際合作,追求中國政府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該中心将重點關注以下四方面内容:1)NbS應用:承擔研究、實踐和示範項目,提供評估、咨詢及支援,并為 NbS 全球标準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2)NbS知識:制定和推廣技術标準、指南、案例研究、論文和報告。3)NbS能力:組織教育訓練和研讨會,支援NbS應用,促進知識傳播和推廣。4)NbS合作:與其他國際NbS機制和機構合作,開展人員、區域和國際交流。

相關連結:

https://www.iucn.org/news/202306/china-and-iucn-collaborate-launch-landmark-nature-based-solutions-asian-hub

最高人民法院釋出濕地生态保護典型案例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釋出十二件濕地生态保護典型案例,展示了人民法院濕地生态保護成效。本次釋出的十二件濕地生态保護專題典型案例包括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等不同訴訟類型;涉及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大江大河和重點湖河濕地灘塗保護等多方面内容;保護範圍涉及黑龍江興凱湖濕地、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安徽三汊河濕地、湖南東江湖濕地等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濕地保護區。

相關連結: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01872.html

阿聯酋将主辦2025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大會

6月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第八屆IUCN世界自然保護大會(WCC)将于2025年10月9日至15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紮比舉行。第八屆WCC大會将讨論如何實作去年12月通過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包括擴大生态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保護規模的目标。

相關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0dvq8npcEQUbAF19m2_O7Q

全球首張地球潮汐沼澤綜合地圖

6月7日,大自然保護協會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釋出了第一張全球一緻的地球潮汐沼澤地圖,是生态系統繪圖領域的一項突破。沿海生态系統是提高人類福祉、應對氣候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關鍵貢獻者,其作用卻往往被低估,正不斷面臨着退化或枯竭的風險。此前的一些小比例尺地圖描繪了局部範圍内的潮汐沼澤,這份全球範圍的地圖也展示了一些經常被忽視的地方——包括中東,北非和南美。它将使各國能夠更好地了解沿其海岸的潮汐沼澤栖息地的範圍,并确定保護和恢複的機會。該地圖為10米分辨率,可在谷歌地球上公開使用。

相關連結:

https://www.nature.org/en-us/newsroom/tidal-marshes-on-the-map/

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将于2025年在杭州舉辦

6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在巴黎舉行的會議上審議決定,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7日在中國杭州舉辦。這将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也是該大會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辦。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是人與生物圈計劃體系内規模最大、覆寫面最廣的國際會議,大約每十年召開一次,旨在總結人與生物圈計劃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上一階段的發展情況,并結合氣候變化等影響全球發展的重大問題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和釋出以舉辦地命名的全球行動計劃。

相關連結: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6087.htm

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召開,共商綠色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于2023年6月27日在天津召開。會上,世界經濟論壇熱帶森林聯盟成立了中國綠色價值鍊工作組,鼓勵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供應鍊商減少因大豆、棕榈油、牛肉、紙漿和紙張及其他商品造成的森林砍伐,推動中國軟商品供應鍊的可持續轉型。在中國營運的五大領軍企業,包括邦吉、嘉吉、中國蒙牛乳業等已簽約加入該工作組。此外,此次論壇還披露了首批加入“全球植萬億棵樹領軍者倡議-中國行動”的企業名單,包括大自然家居(中國)有限公司、伊利集團、螞蟻集團等十餘家企業,承諾到2030年助力中國實作在2030年前種植、保護和恢複700億棵樹的目标。

相關連結:

http://www.forestry.gov.cn/c/lhjj/tpxw/508861.jhtml

https://www.weforum.org/press/2023/06/businesses-to-drive-green-transition-of-china-s-beef-paper-palm-oil-and-soy-supply-chains

城市治理圖集釋出

佐治亞大學聯合超過48個機構,推出了首個城市治理地圖集(Urban Governance Altas, UGA),涵蓋了來自41個國家的250多個政策工具。該地圖集作為一個互動式線上資料庫,旨在支援NbS和生态系統恢複,允許使用者探索世界各地正在應用的各種不同的政策工具類型。這些政策工具包含:立法、監管和戰略工具;經濟和财政工具;基于協定或合作的工具;以及知識、溝通和創新工具。

相關連結:

https://www.naturebasedsolutionsinitiative.org/news/urban-governance-atlas/

04 實 踐 案 例

NbS近期資訊 | 研究、政策、行業動态、案例等(第16期)

© Marjo Aho

Reef Enhancement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o Enhance Coastal Resilience in Grenville Bay in Grenada

格瑞那達格倫維爾灣珊瑚礁修複和植被恢複增強海岸韌性項目

位于格瑞那達的格倫維爾灣一直受到海岸侵蝕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當地的重要港口也不斷面臨着被沉積物堵塞的風險,對當地社群造成了生态和經濟的雙重威脅。研究顯示,當地珊瑚礁退化可能是造成海岸侵蝕的最大因素,是以恢複珊瑚礁既能解決目前的侵蝕問題,又能增強對未來氣候影響的适應能力。

格倫維爾灣社群通過采用本地材料(包括水泥、鋼材、煤渣磚和附近采石場的石頭)建構人工珊瑚礁結構來加強珊瑚礁,并恢複紅樹林植被,旨在破壞波浪能、減少海岸侵蝕,同時為魚類、珊瑚和其他物種創造栖息地。監測結果表明,在修複措施安裝後的12個月内,在人工礁石的不同部分觀察到了大量珊瑚,已有各種魚類、章魚和龍蝦進入,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都有所增加。修複後的珊瑚礁有助于減少港口内主要航道的淤積,增加的章魚和龍蝦增加了當地漁民的收入,珊瑚礁的建設和随後的進一步投資也為當地社群提供更多種的收入來源。此外,社群成員還通過種植和護理紅樹林幼苗來改善海岸線,恢複因海岸侵蝕而喪失的栖息地。該項目是格瑞那達政府與當地社群的合作項目,社群正在努力建立水質監測和海灘剖析計劃,TNC也緻力于進一步教育訓練當地社群領袖,并制定與維護沿海生态系統健康相關的社群行動計劃。

相關連結:

https://casestudies.naturebasedsolutionsinitiative.org/casestudy/reef-enhancement-and-vegetation-restoration-to-enhance-coastal-resilience/

7月重要日期概覽

  • 7月12日 全國低碳日
  • 7月14日 世界黑猩猩日
  • 7月14日 鲨魚保護宣傳日
  • 7月15日 金絲猴日
  • 7月16日 世界蛇日
  • 7月26日 國際紅樹林生态系統日
  • 7月29日 全球老虎日
本期編輯:靳彤、彭昀月、姜尚易/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徐嘉憶、姜雪原/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自然保護項目;楊方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