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上線感悟

                       [size=18][b]系統上線感悟[/b][/size]

                 曆時8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新的系統終于上線了。

                我先介紹這個系統主要功能: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的産品移交到廠控(所有的貨品都要經它來排程),廠控就要對移交過來的成品,進行核算,核對相關的資料,列印相關的标簽資訊,對成品按一定的規則進行包裝,稱包裝的重量,生成相關的報表,最終按照某中規則生成報關單,對應到海關去報關,把相關的資料發送到香港。

              現 場考察,現場開發非常的重要.使用者需求這一塊我們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因為我們就是為公司開發系統,是以對業務流程比較熟悉,也會有最終使用者參與讨論。經過初步的需求調研,我們給出了最初的方案,和使用者經過幾個回合的讨論,确立了最終的方案。在上線之前,給使用者了3次使用者驗收測試。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修改了一些小的BUG,使用者沒有提出系統與他們實際工作中不友善,不符合要求,或者還要增加一些新的功能。當系統一上線,使用者的問題就不斷的冒出來,這個功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還不于手工來操作;我們要增加一些編輯的功能;增加查詢的功能等等。使用者的抱怨不斷的提出來了。我和另一個測試的同僚負責指導使用者操作,解決使用者的問題。是以,使用者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使用者隻要到實際運作才會想到他們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看到使用者現在還在用手工記錄一些資料,而當我們問他你現在還在用本子記錄什麼資料?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其實,那些資料我們的系統中,已經存在了,也是永久性的,也是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系統就是取代使用者的手工勞動,規範公司的業務流程,優化公司的業務流程,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并且把資料的正确性提高。是以,我們提出了更好的方案給他們。他們也樂意的接受了。

              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的把使用者的需求勾出來。使用者一般都喜歡我們問,他們來回答,他們很少會很仔細的描叙他們的需求。我們采用模拟使用者實際操作的流程來解說,然後把從中把相關的問題引導出來。針對這樣的系統還是有可操作性,畢竟業務 流程不是很複雜,這樣大家都可以明白整個流程是怎樣運作的。我們把使用者當作業務分析師,請他們在白闆上用一些草圖來描叙整個的框圖,并做相關解釋,我們仔細的聽,并且提出相關的問題,這樣調動使用者的積極性。

             及時的溝通回報,提高溝通的效果。系統測試員(使用者)測試出什麼問題,及時的向開發人員提出來,保留現場,這樣友善開發人員查找問題。我們要保持一些概念的一緻性,羅列出一個統一的詞彙表,這樣友善溝通,大家說出的都能明白。

             測試試先行。這可是現在公認的。我們也能體會到,一個可測試的系統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友善,節約大量調試的時間和查找問題的時間;也能讓我們開發出高内聚低耦合、易維護的系統。

            雖然使用者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但是我們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把系統設計的更好,可擴充,可維護,性能好。使用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提出更具體,更符合他們工作需要的功能,慢慢的符合他們要求,使他們滿意。希望我們的系統能夠友善使用者,提供他們的工作效率,給他們帶來快樂;這樣也就展現出我們的價值了,我們也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