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語言的發展

**計算機語言的發展**
           

計算機誕生初期,人們使用計算機必須用機器語言或彙編語言。隻有極少的計算機專家才能熟練的使用。

世界第一種計算機進階語言誕生于1954年,他是用于科學計算的FORTRAN語言。進階語言的出現為廣大計算機應用者提供了很大的友善。随着計算機的推廣與應用,先後出現了多種計算機進階語言,如BASIC,ALGOL,Pascal,COBOL,ADA和C等。其中使用最廣泛,影響最大的是BASIC語言和C語言。

BASIC語言是1964在FORTRAN語言的基礎上簡化而成的,它是為初學者設計的小型進階語言。他的文法相對簡單,采取了互動方式,功能比較豐富,容易學習和掌握,是以受到廣大初學者的歡迎。

在20世紀70年代微型計算機出現後,BASIC語言成為與微型計算機天然比對的計算機語言,為計算機在大範圍推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BASIC語言被稱為“大衆語言”。

1972年C語言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的D.M.Ritchie研制成功的。最初他是作為UNIX作業系統的一種工具,在貝爾實驗室内部使用。C語言後來不斷改進,人們發現他的功能豐富,表達能力強,使用靈活友善,應用面廣,目标程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進階語言的優點,又具有低級語言的許多特點,特别适合于寫系統軟體。短短的十幾年中,C語言從實驗室走向社會。

20世紀80年代,C語言已風靡全世界,被安裝在幾乎所有的巨型機,大型機,中小型機以及微型機上。大多數系統軟體和許多應用軟體都是用C語言編寫的。

20世紀80年代,随着軟體規模變大,急需解決軟體危機問題,是以提出了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的思想。AT&T 貝爾實驗室的Bjarne Stroustrup博士及其同僚開發C++。C++是由C發展而來,與C相容,并且對C語言的功能做了許多的擴充。

1988年第一個真正的C++編譯系統誕生。1989年,C++ 2.0版本(加入類的繼承)。1991年C++ 3.0版本(增加了子產品)。1997年ANSI C++标準正式通過并釋出。

##文章來自 C++程式設計 譚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