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技術的走向

人工智能技術的走向

—— 對“新觀察論壇”讨論人工智能回帖的評述

文章作者: 魯汶 發表日期: 2/21/03 文章編号: 20030025

(一)引  言

    下一次生産力飛躍的突破口在哪裡?從新華社記者楊駿2月26日發了一篇有

關“人工智能技術日益興起”的報道中可知,目前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把希望寄托于

人工智能。他們認為人工智能将帶來一次史無前例的技術革命。

    這種預言主要來自以下兩個人工智能的嘗試結果:

    第一個嘗試是1997年,世界頭号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與超級計算機“

深藍”較量後不得不俯首稱臣,讓人腦第一次嘗到了在電腦面前失敗的滋味。

    第二個嘗試是美國倫塞勒工學院研究人員已經研制出了能夠寫作一篇簡單小說

的計算機軟體系統。研究人員說,教會計算機寫小說,比教會計算機下國際象棋等

更有益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他們指出,計算機下棋隻涉及到對簡單符号的控制,而

計算機寫小說所需要的“叙述”和“組織故事”的能力則與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更

接近。随著技術的發展,或許有一天會誕生出一個比莎士比亞更具才華的智能機器

作家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羅德尼·布魯克斯甚至打算在4年内

,使他的機器人Cog至少具備一個小孩的各方面的智慧和能力。

    由于這些進展似乎使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美好前景。為了實作人工

智能,人們把注意力多半集中在利用現有的計算機技術模拟人工智能和利用全新的

技術實作人工智能。

  據楊駿介紹用現有的計算機技術模拟人工智能已取得較大成績。比如用計算機

進行的輔助設計、翻譯、檢索、繪圖、寫作、下棋、智能識别、機械作業等方面的

發展,已經向智能化邁進了一步。

  為了使計算機功能更加接近人類大腦,而注意開展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這樣

似乎人類向計算機的智能化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有人想人工神經網絡是未來電子

技術應用的新領域,未來智能計算機的構成,可能就是作為主機的馮.諾依曼型機

(儲存式計算機)與作為智能外圍的人工神經網絡的結合。

  再者就是人們寄希望于全新的計算機技術能夠帶動人工智能的發展。據說目前

至少有三種技術有可能引發全新的革命,它們是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和量子計

算機。

  光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據推測可能比現行的超級計算機快1000到1萬倍。

而一台具有5000個左右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在大約30秒内解決傳統超級

計算機需要100億年才能解決的素數問題。相對而言,生物計算機研究更加現實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已研制出一台可進行較複雜運算的DNA計算機。據

悉,一克DNA所能存儲的資訊量可與1萬億張CDCD光牒相當。在這些推測中人們

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實施當然是樂觀的。

    筆者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實施是比較關注的,通過閱讀楊駿的報道想起“新觀

察論壇”前一時期由網友“愚人”引起的一場人工智能争論,很有意義,可以說網

友們受益非淺。現做一些整理和評注,以供網友們進一步讨論。

(二) 圖靈機與現在計算機的本質差異

    網友“愚人”于1 月29日在“新觀察論壇”貼出“漫談圖靈機與機器思維”(

2000/01/29/21407.html)一文,回應網友“小糊塗小姐”。從“愚人”的回帖可知

“小糊塗小姐”曾向“愚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有個以色列科學家認為生命形式是一種“圖靈”計算機。據說圖靈機

    比現在的計算機更“UNIVERSAL”,理論上可以計算任何可計算問題。

“小糊塗小姐”進而問道:

        ①“圖靈機”與現在計算機的本質差異;

        ②是否“可計算”是怎樣确定的。

    可能因“愚人”與“小糊塗小姐”是《新觀察論壇》的棋逢對手,小糊塗小姐

思想敏銳活躍,考慮的問題很多,“愚人”經勉為其難回答了她提的問題,卻又鬧

了不少笑話(參見敬亭:“關于遺傳密碼結構的數學模型回愚人兄”,《新觀察論

壇》,2000/01/28)。現在面對“小糊塗小姐”提出的一些問題,“愚人”精神似

乎有些緊張,說話特别謹慎,邏輯特别考究,思路由淺入深。“愚人”說道:

        為了回答什麼是“圖靈機”,先要弄清楚“有限狀态計算機”的概念。

    定義一:有現狀态計算機 —— 一個有限狀态計算機被稱為“有限”是指

    在兩種方式下有限:

        一、它隻有有限數目的狀态;

        二、它的時間過程是“離散”的。雖然人們可以争辯時間是連續流動

    的,但計算機在運作時是離散的,因為控制計算機的鐘是數字的。

        狀态 —— 計算機的基本資料特征。

    系:所有目前的人類數字計算機都是有限狀态計算機。

    證:證明自明。

    定理:一個無限運作的有限狀态計算機如果沒有外部刺激終将進入循環狀

    态。

    證:證明略。

“愚人”的叙述的确邏輯性很強,通過這些“定義”、“系”、“證”和“定理”

是人們對“有限狀态計算機”的概念是一清二楚了。現在“愚人”開始了第二個定

義和推理。

    定義二:圖靈機 —— 圖靈機是英國數學家阿蘭·圖林(Alan  Turing)于

    1936年提出的理論模型,它被視為無限狀态計算機的原型。

        圖靈機被假定連接配接到一條無限長的紙帶上,此處,“無限長”被認為

    “無限制的長”,或潛在的無限長,而不一定意味着真實的無限長。

        圖靈機的紙帶被等量劃分為“方格”的基本單元。圖靈機能夠在每一

    機關時間裡掃描紙帶一次,這個操作做且僅做下面五件事之一:

        ①寫入一個符号到一方格;

        ②讀出一個它寫上紙帶的方格上的符号;

        ③它能記憶它所讀出的紙帶上的符号;

        ④它能擦去它所寫在紙帶上的符号;

        ⑤它能向前和向後移動紙帶一個方格的長度。

        (注:上面⑤個操作之一被考慮在一個離散時間機關裡完成的)

        因為紙帶被假定有無限長,故圖靈機的能力大于任何一個有限計算機

    。圖靈機能做的事之一就是模拟任何一個有限狀态計算機。這是因為,任

    意一個有限狀态計算機的程式都能夠被編成有限數量的代碼,這些代碼可

    被寫在紙帶上,圖靈機使用它們進行計算,就如它所模拟的有限狀态計算

    機那樣執行此程式以響應外界環境對它的刺激。于是,這個“計算機”就

    以一串“數字”的形式存在于圖靈機裡,因而被稱為“虛拟計算機”。這

    個虛拟計算機是實世界計算機的最完全的模拟。此種完全的模拟稱為“仿

    效”emulation。除了模拟簡單計算機以外,大部分實際計算機模拟其它

    計算機都不是仿效,這是由于受到容量與速度的限制。可是,所有的實際

    計算機都能被圖靈機仿效。

        圖靈機能被别的圖靈機所仿效。事實上,可以證明:存在至少一個圖

    靈機能仿效所有的計算機。

在“愚人”的引導下,網友們對“圖靈機”的曆史沿革,特别是對“圖靈機”的性

能有所了解了,圖靈機簡單的被視為一個無限狀态計算機(因為紙帶被假定有無限

長),可以模拟任何一個有限狀态計算機。再看“愚人”的第三個定義和推理。

    定義三:“萬能”(universal)圖靈機 —— 一個圖林機, 它能仿效所有

    圖靈機包括它自己。

    定理:存在無限多個計算機,它們能完全等價于一個萬能圖靈機,是以能

    仿效任何計算機。

“愚人”用了三個“定義”回答了“小糊塗小姐”所提出的“‘圖靈機’與現在計

算機的本質差異”。回答是很清晰的,但“愚人”卻膽卻地說“可能不如小糊塗小

姐的意”,可能是懼怕了敬亭“關于遺傳密碼結構的數學模型回愚人兄”的回帖。

(三)“可計算”是怎樣确定的

    關于“小糊塗小姐”的第二個問題“是否‘可計算’是怎樣确定的”,“愚人

”同樣做了認真的解答:

        至于“可計算”問題,我想就是指“可解”(solvable)問題。在人工

    智能的研究領域裡,它是這樣定義的:一個問題稱為可解的,如果存在一

    個算法能解決它。

        一般并不能明确地給出一個問題是否可解的判斷法則。舉個例子,當

    一個程式的指令高達數百萬行或更多時,你如何判斷它有沒有bugs?你可

    以對它使用有限個測試,但這些測試的範圍遠不能涵蓋程式的各條條件路

    徑,是以,判斷一個大程式有無bugs的問題基本上是不可解的。

        再一個例子,就是所謂中止問題(Halting Problem),這個問題是“

    沒法”判斷可解的,因為它涉及了“自我參考”,就如集合論裡的“康托

    悖論”一樣。限于篇幅,叙述從略。

        美國數學家貝克舉出了幾十個抽象計算機的例子,它們都等價于萬能

    圖靈機(參見:Becker, Gary S. 198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Press),這些例子中有兩個著名的(抽象)

    機器,一個叫“撞球計算機”(Billiard Ball Computer),一個叫“生命

    遊戲計算機”(Game of Life Computer),生命遊戲計算機是英國數學家

    約翰. 康維(John Conway)提出來的,它的遊戲規則使我們容易用來思考

    對圖靈機的仿效。

        自從圖靈提出他的理想機器幾十年來,人們一直試圖尋找一個(理論)

    機器,它能做萬能圖靈機所不能做的事,但都失敗了,因而就有一個猜想

    提出來:不存在這樣的機器。

        這一猜想的本質就是所謂“強人工智能猜想”(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stulate),即人類最終能制造出“智慧機器”。

對思維能否“可計算”,這個問題是使人工智能的研究陷入停滞的關鍵原因。問題

的焦點主要表現在思維是否可以還原為不同的程式(algorithms),而最終歸結為電

腦程式的運作呢?

(四)圖靈判斷與中國屋試驗

    人工智能的研究停滞,使人們不得不對過去圖靈提出的一些判斷原則開始重新

審視。“愚人”在回帖中叙述了圖靈判斷與中國屋試驗。他說:   

        然則何為智慧機器?怎麼判斷一個機器是有“智慧”的?圖靈提出了

    一個著名的判斷原則,此原則說:如果一個人使用任意一串問題去詢問兩

    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一個是機器,如果經過若幹詢

    問以後他不能得出實質的差別,則他就可以認為該機器業已且備了人的“

    智慧”。

        顯然,這一判斷(Turing Test)是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學家所隻能做的

    對“思維”的客觀判斷标準,換句話說,因為沒辦法準确定義思維,或者

    “意識”的客體表現,才退而求其次地來個這種粗淺的判斷。這裡,我們

    需要作一點解釋:

        我們很清楚自己的思維,雖然不是絕大多數人能夠準确定義得出來,

    也很清楚自己那個“我”的意思,而且也能夠從與别人的言談和其著述文

    字中得出他人也有思維,也有“我”的自我意識,這裡,其實大家已經隐

    含地,不加思索地約定了一條“公理”:即與我同類者有與我同樣的思維

    能力。這條“經驗”雖可應用到人類,卻明顯地排斥掉了與人異類的動物

    與機器上。

        然而,人類偏偏想要造出“思維機器”來,于是麻煩就出來了,你如

    何可以知道你所造出來的機器有思維,有自我意識呢?上面圖靈提出的命

    題(試驗)就是對準這個來的。

        可是,仍有人(包括我,參見拙作《我思故我在》,天問序列之一)對

    圖靈的判斷不滿意,認為這樣并不能真正判斷出異類有否思維。其中,美

    國哲學家約翰. 塞爾(John Searle)為此提出了有名的“中國屋試驗”(

    Chinese Room Experiment)。

        “中國屋試驗”說,讓我們想象,一個人,比如“我”,即塞爾自己

    ,被關在一間充滿書的屋子裡,這些書可以被想象成某計算機的編碼,該

    機被認為已認證有關中文的圖靈試驗。

        我們知道,執行對任意一個程式的運算,相當于翻開一本書,讀它的

    内容,抄下它的内容在筆記本(可視為一本新印出的書)上,在筆記本上抹

    去從書中抄下的一些字或句子,記住它的某些内容,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

    書。

        好!現在假定門外某人在門縫裡塞進一張寫了中文的紙條,我,一個

    不懂中文的人,拿到紙條後馬上查書,因為書足夠(萬能圖靈機),是以我

    能得到答案,并且用中文寫下來(也是查書,應該說這叫住畫出我不懂的

    中文符号),然後從門縫間遞出去給那人,于是來回反複這一過程,我這

    個一點中文也不懂的人,顯然也不知道所傳遞紙條的意義,卻讓門外的中

    國人誤認為我也是一個懂中文的人。

        按照圖靈命題,“我”将被門外中國佬判斷成“能了解中文”的人,

    假如我是機器,則我就被他了解成有了解中文能力的智慧機器,然而我一

    點也不懂!

        從這個假想試驗,我們看到,“了解”并不是計算機能模拟的性質,

    用圖靈命題來判斷機器是否有思維顯然遠遠不夠,思維的本質被人類揭示

    出來的實在是太少太少。(參見:1. Colin McGinn, 1991,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Blackwell,Oxford,Cambridge; 2.Howard Gardner,

    1985, "The Mind's New Science", Basic Books, New York)

在“愚人”回帖的最後,談了“小糊塗小姐”所說的“有個以色列科學家認為生命

形式是一種‘圖靈’計算機”的感想。他說:

        如果把生物的遺傳密碼系統看成是DNA的分子團鍊所代表的抽象邏輯

    碼構成的程式設計“計算機”,則很顯然,無論它有多複雜,它還是有限狀态

    的機器。那麼,為什麼那位以色列生物學家會認為它可能是圖靈機呢?我

    猜想:可能是因為DNA密碼系統(如果了解成圖靈意義下的“紙帶”)能夠

    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徑不斷組成新的,可再解釋的碼(即紙帶上的

    符号),這樣,“紙帶”的長度就可視為無限長,于是這個機器不就變成

    “圖靈機”了嗎?(見前面圖靈機的定義)

        我大膽地猜想:如果用這個思路去了解“思維”,思維可能是含有不

    可數“勢”數目的碼的紙帶的圖靈機!前面圖靈機的定義實際上隐含了圖

    靈機紙帶上碼可能達無窮可數,而不是無窮不可數。

        假如這個猜想能得到證明或部分證明,則圖靈命題一定要修改。

“愚人”的回帖可以說非常認真地的回答了“小糊塗小姐”提出的人工智能技術的

一些問題。網友“糊塗機”認為“愚人兄的大作,讓我們也受益匪淺。”,“愚人

兄對這麼多重要的領域,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真讓人佩服。”

(五)還有一些什麼其它無窮

    網友“糊塗機”在“愚人兄的大作讓我們也受益匪淺”(2000/01/29/21427ht

ml)回帖中對“愚人”的“漫談圖靈機與機器思維”一帖除了一些贊美以外還就生

物的遺傳密碼系統看成是DNA的分子團鍊所代表的抽象邏輯碼構成的程式設計“計算機

”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說:

        我想有人認為生物體是圖靈機是因為雖然DNA是有限的,但真正承擔生

    命功能的分子卻主要是蛋白質。絕大多數蛋白質之是以有功能,是因為它有

    UNIQUE的三維結構。蛋白質要執行生命活動,主要是通過蛋白質——蛋白質

    ,蛋白質——其它生物大分子互相作用來實作。現在發現,這種互相作用異

    常複雜。似乎這些互相作用是連續,而不是離散的。而且這種連續可能是不

    可數的,是以比圖靈機還複雜。

進而“糊塗機”提出以下幾問:

        愚人兄關于生命的奧秘可能存在于不可數無窮中,在下認為非常深刻。

    如果是這樣,生命的秘密(特别是思維)就同悖論,歌德爾定理等相關,甚

    至同時間的結構有關。我覺得,時間會不會有結構?

        我想請教愚人兄的問題是:無窮除了可數無窮,于實數等價的不可數

    無窮外,還有一些什麼其它無窮,有沒有特殊的結構?我知道的一種有結

    構的無窮是在一段線上重複不斷挖去其中的三分之一片斷,最後形成了一

    個“勢”于實數等價,“測度”卻為零的集合。在這個集上定義的“機率

    ”分布有什麼特有,可于現實世界相關的特性?

        我的無知了解是:拓撲的目的是要找到條件,把這些無窮的結構簡化

    成可數無窮。如果不能簡化,人類有什麼辦法掌握這些無窮的特性?因為

    如果思維,生命的秘密在老兄說的不可數無窮中,這是什麼樣的無窮?

對于“糊塗機”所提出的“無窮除了可數無窮,于實數等價的不可數無窮外,還有

一些什麼其它無窮,有沒有特殊的結構?”網友“偶一為之”先替“愚人”在“回

答兩個有關實變函數的小問題”(2000/01/29/21470.html)做了解答:

        “與實數等價的不可數無窮”也稱為具有連續統的勢的無窮。比連續

    統的勢更大的勢也有。比如說,[0、1]閉區間上的所有實函數構成的集合

    的勢就比連續統的勢要大。一般來說,如果一個集合的勢為N, 則由此集

    合的所有子集構成的新集合的勢比N大。這是一個定理。

關于“測度”卻為零的集合,“偶一為之”答道:

        這是著名的“康脫(Cantor)集”,一般定義在[0,1]閉區間上(當然可

    以推廣)。這個集合有很多奇妙的性質,比如說,它是一個疏朗集(即集合

    中每個點的任何一個鄰域内都包含一個不含該集合中任何一點的開區間),

    又是一個完備集(即集合中的每個點都是聚點)。用康脫集的構造方法,可

    以作出具有上述性質(完備、疏朗),具有連續統的勢且測度大于零的集合

    。利用康脫集還可以構造一些奇怪的反例。

    最後,“偶一為之”建議“糊塗機”如果有興趣的話可去找本實變函數的教材

看看。糊塗機接受這種建議,因為以前學“實函”時,雖然也知道有很多集合的勢

大于“連續統”的勢,可對于這些集合與現實世界的對應關系不太懂。“糊塗機”

記得選過“數學基礎”課,開始就是連續統假設等等,後來是羅素,歌德爾等。可

這些都還給書本了。

    “糊塗機”在“謝謝偶一為先生的解答” (2000/01/30/21607.html)回帖中答

謝了“偶一為之”同時又提出:

        正好,您提到著名的CANTOR集,在它上面可以定義第三種機率分布(

    除連續,離散分布外)。不知這種分布有什麼可能的應用(換句話,什麼現

    象滿足這種分布)?

    “偶一為之”在“關于奇異分布”(2000/01/30/21698.html)的回帖回答了“

糊塗機”的在此提問:

          所謂“第三種機率分布(除連續,離散分布外)”乃是奇異分布。奇

      異分布的分布函數是連續函數,但不能用不定積分來表示,是以沒有密

      度函數。國内南京大學數學系鄭維行、王聲望編寫的教材第一冊的第四

      章舉出一個利用Cantor集特性構造的較簡單的奇異分布函數執行個體。

          奇異分布函數的理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至于有沒有某種具體的現

      象符合奇異分布,在下就不知道了。

    “愚人”在“糊塗機君過獎了”(2000/01/30/21584.html)贊賞“偶一為之”

的回答,認為對“糊塗機”提問的第一段所提出的問題,已經答複得很好了,他

就不羅嗦了。他隻補充一點,就是“連續統假設”問題。

        連續統假設----

        不存在一個數的集合,其勢miu滿足:

        a 嚴格小于 miu 嚴格小于 c

        a:可數勢,

        c:連續勢,

        miu:猜測的集合的勢。

        我們知道,所有的能排成序列的數(也包括有窮個數)都可統稱為“可

    數勢”a;凡能與[0,1]之間的所有實數對應起來的數的集合都被稱為“

    連續勢”c,連續勢c之上的比其大的勢是存在的,例如所有定義在[0,1]

    上的實函數的集合的個數就是一個比連續勢大的勢(偶一為之君已說得很清

    楚了)。

        現在的問題是:是否存在一個數集合的勢miu,滿足:

        a康托猜測,這個集合不存在,這就是所謂“連續統假設”。

        連續統假設已在前幾年被數理邏輯學家所證明。

對于“糊塗機”提問的第二段所提出的問題,“愚人”不能回答,但覺得那個問題

十分有啟發意義。生命的意義、尤其是思維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課題,目前人類還

掌握得很少,還需要科學家,哲學家對它們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能逐漸揭示出它

們的實質。

(六)、可計算性應當是一個哲學定義

    網友“一旁觀者”雖然對生物學是一竅不通的,不過對圖靈機,可計算性等倒

略知一二,對“愚人”的“漫談圖靈機與機器思維”文中的一些觀點以“也談談圖

靈機”(2000/01/29/21453.html)做了提示:

        先談談什麼是可計算性。所謂可計算性其實應當算是一個哲學定義。

    通俗的說如果存在一個機械的過程,如果我們給一個輸入,這個過程(或

    機器)就能在有限步内給出答案,那麼這個問題就稱作是可計算的。顯然

    這個定義極不嚴格,是以從本世紀(應當說是上世紀)初就有人試圖給出嚴

    格的定義。人們最早考慮的一個類是“遞歸函數”,現在稱為“原始遞歸

    函數”,雖然其定義很簡單,但當時人們所能想象得到的可計算函數都是

    原始遞歸函數。(如果在現有的程式設計語言(比如說C)中去掉goto,while

    ,for,repeat語句,那麼我們可能寫出的函數就是原始遞歸函數)是以一度

    人們猜測原始遞歸函數就是可計算函數。可是不久就發現了一個用多重遞

    歸定義的函數但不是原始遞歸函數。于是數學家們又在原始遞歸函數的定

    義中加了一個“極小”算子,由此得到了廣義遞歸函數。而與此同時,其

    他人也在做着類似的工作。丘奇定義了一種叫lambda-演算的系統(lisp和

    scheme語言就是從lambda-演算來的),圖靈定義了他的圖靈機。

        所有這些系統都是從很簡單的定義得到了很廣泛的函數類。丘奇證明

    了所有這些表面上完全不同的系統其實定義了完全相同的函數類,這就說

    明這些定義背後有某種内在的東西。丘奇據此提出了著名的丘奇論題:直

    覺可計算的函數類恰好就是廣義遞歸函數類或者說是圖靈可計算函數類。

        要說明的一點是,丘奇論題不是公理,也不是猜想,是以也無法證明

    或否證,你要麼相信,要麼不信。因為直覺可計算的函數類不是一個嚴格

    的數學定義。不過因為後來人們給出的各種計算模型實際上都得到的是圖

    靈可計算函數類,是以現在已沒有什麼人懷疑丘奇論題了。

        從丘奇論題來看,我們是不可能造出能計算圖靈機不可計算函數的機

    器的。

        另外大膽說一句:不可數無窮紙帶的圖靈機不可能比可數紙帶的圖靈

    機更強大,原因很簡單:圖靈機要求在有窮時間内停止,而所有可計算問

    題都是對自然數而言的,是以即使是不可數無窮的圖靈機,我們在計算中

    最多也就用到了可數無窮的紙帶。

        最後再談一下中止問題(Halting Problem)。我想翻譯成停機問題更

    合适一點。這個問題是:是否存在這樣一個算法,如果我們輸入一個程式

    的編碼(比如C程式)作為輸入,這個算法可以給出輸出0或1。如果那個C程

    序能夠在有限步内結束,那麼輸出是1,否則輸出是0。這個問題可以證明

    不是圖靈可計算的。

    “愚人”對“一旁觀者”的這個回帖,特别是“遞歸函數”的介紹,認為是很

有意義的補充。

(七)、對人工智能的誤解

    網友“luankan”對“愚人”和“糊塗機”關于人工智能的争論,有一些感想

,他認為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在“澄清幾個關于人工智能的誤解”(2000/01/30

/21527.html)回帖中說道:

        中國屋這一理想實驗,在學術界已不成其為對圖靈關于智能的定義的

    反駁。實驗設計者實際上作了兩個假設:

    一,一組無智能的部件組合起來也無智能。實驗中,字典,文法書,查書

    的人(或機器)被認為是無智能的,于是設計者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它們組

    合起來也無智能。但人的大腦是由神經元組成的,單個神經元有智能嗎?

    但神經元組合起來卻是絕對有智能的。現在人工智能界認為無智能的部件

    組合起來可以産生智能。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生存的基礎。當然神學家或

    玄學家可能否認這一點。不過他們關于人工智能所作的悲觀的預言卻在不

    斷的被打破。

    二,機械地查書和字典能否作出可以亂真的翻譯?關于自然語言的研究早

    以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是以這個實驗本身就不成立。

        圖靈機和大腦誰的功能強?計算機技術仍在高速發展,目前還未找到

    明确的證據在某一方面計算機無法超越大腦。不過在某些方面如數字計算

    ,計算機已遠遠超越了大腦。目前關于大腦的研究認為它在神經元這一層

    次上并無特異之處。愚人通過自己的某個靈感就把大腦想象成可同時工作

    在不可數無窮的記憶體上的機器。這種想象作為個人的信念也就罷了,但

    若堂而皇之地提出來而又不能給出任何實際的依據,嚴肅的研究人員是不

    會對它感興趣的。

        圖靈機當然不是萬能的,目前關于可計算性的研究将計算問題更據它

    們的複雜度分為以下幾類:

         Unsolvable:不可解,這類問題對圖靈機不可解。

         Undecidable:不可決定,可解,但給不出任何計算步數的下限。

         NP-complete:解的時間超過任何多相式時間。

         P:可在多相式時間内解。

        實際應用上,前三類問題被認為是不可解的。即使是P問題,如果隻

    有高階多相式時間的解,那麼它所需要的計算資源也可能不是幾十幾百年

    計算機硬體技術的發展所能提供的。

        生活中具有NP或以上的複雜度的問題很多,如下棋時下一步的最佳走

    法。但是智能并不是要求永遠給出最佳解。如果能在複雜形勢下找到較好

    的走法,或在簡單局勢下找到最佳解,這同樣是智能。這樣的智能就足以

    隻用有限的計算資源對絕大多數可能碰到的問題給出有效的甚至是最佳的

    解。這樣的智能需要什麼?它需要對某一特定問題在更高層次上的了解和

    權衡,如下棋中對目前形勢的判斷以及所應采取的政策,和對簡單但重複

    出現的模式的識别,如下象棋中将死的常形和必勝必和的殘局。是以智能

    實際上是從對特定問題在多個層次的了解和認實中,找到對該問題有效的

    解。

“愚人”對此貼出“也澄清關于反對“強人工智能假設”觀點的誤解”(2000/

01/30/21555.html),認為在luankan的回帖中存在着一些問題,對于luankan回帖

的“實驗設計者實際上作了兩個假設”的第一個問題指出:

        你的這段話可能欠考慮。你說“實驗設計者實際上作了兩個假設

    ”,特别是,你說的“一組無智能的部件組合起來也無智能”這句話

    很顯然是堅持“強人工智能假設”的人強加給對圖靈測試提出非議的

    人的話。實際上,“中國屋試驗”隻是對圖靈命題的判斷提出的數學

    上叫住“反例”的責難,它本身并不導出“一組無智能的部件組合起

    來也無智能”的結論,這個命題是一些宗教界或哲學界的人另外提出

    的。

        很顯然,提出中國屋試驗的人并未使用你上面的推理去導出結論

    ,反而在你的叙述裡強加這條假設給别人。

對于luankan提到“但人的大腦是由神經元組成的,單個神經元有智能嗎?但神經

元組合起來卻是絕對有智能的。”回答:

        至于大腦是不是僅僅由神經元集合的構造就能産生思維這個問題,已

    經不是搞人工智能的人能回答的問題了,準确地說是他們的信仰問題。他

    們信仰是可以的,可不要因為自己的信仰,就把對圖靈測試責難的人說成

    是與自己的信仰相反的,相信其反命題的人,這是一個邏輯錯誤。

“愚人”認為luankan的回帖顯然還不明白這場争論的要害之處。

        要害在,能不能造出有思維,或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來?而不是你所理

    解的一般意義下的“智能”。

        計算機當然在高速發展羅,計算機能做許多人腦不能做的事誰不知道

    ?但這與我要說的問題無關,問題集中在一個尖銳的點上:計算機發展下

    去,是創造出一個集普天之下智慧腦袋之大成的高速度、高容量的“計算

    ”機呢,還是能成為一個有獨立的思維,有“我”感覺的靈物呢?

        目前拿給人工智能匠人們這樣研究下去我是懷疑能做出真實意義的機

    器人。坦白地說,本人最近幾年一直在從事人工智能的研究,本人之懷疑

    造出真實機器人并不建築在你所說的前面的有先驗色彩,有信仰色彩的那

    段話上,而在:“我”複制的二律背反的邏輯沖突上。(參見拙作《我思

    故我在》)。

“愚人”對“實驗設計者實際上作了兩個假設”的第二個問題所談到的“愚人通過

自己的某個靈感就把大腦想象成可同時工作在不可數無窮的記憶體上的機器。這種

想象作為個人的信念也就罷了,但若堂而皇之地提出來而又不能給出任何實際的依

據,嚴肅的研究人員是不會對它感興趣的。”回答道:

        看來你還沒有仔細看我的文字,我不是說隻是當成“茶餘飯後”作談

    資已經滿足了。信念更談不上,當然不會有嚴肅的研究人員對它感興趣,

    我自己都不會拿它當課題。

(八)、擴大化了“中國屋實驗”的含義

    網友“GTI”對luankan的回帖似呼有一些特别地反應,他回了“LU兄顯然擴大

化了‘中國屋實驗’的含義”(2000/01/30/21558.html)一個帖。可惜漏存,特别

是《新觀察論壇》(臨時版)的消失,而無法在此叙述。現在隻有看“luankan”的

“簡答”(2000/01/30/21592.html)對“GTI”的回帖反應:

    一,人工智能并不是研究如何造出和人腦機制完全相同的機器,而是研究

    如何使機器解決人腦所能解決的甚至是人腦不能解決的問題。

    二,請勿亂用無明确定義的概念,如“思維”“靈性”。這裡讨論的是有

    沒有智能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思維的問題。中國屋中查書的人和計算機

    一樣,所做的都是計算。若要讨論計算是不是思維,請你先給出你對思維

    的明确定義。

    三,中國屋問題試圖在不給智能作出明确定義的情況下,用邏輯證明中國

    屋無智能(不懂中文)。這顯然依賴于對各元件無智能的假設,和無智能

    的元件結合起來也無智能的假設。認為字典,文法書,查書的人單獨的看

    都無智能(不懂中文)是可以接受的。但後一假設(無智能的元件結合起

    來也無智能)是無依據的。是以中國屋問題的結論邏輯上不成立。

        我寫的對中國屋問題的兩個反駁(從邏輯上和從實作上)都是人工智

    能入門課必學的常識。本人隻是有幸受過這些基礎訓練而已,如愚人所說

    ,隻是個入了門的匠人而已。還不敢以“思想家”的身分對這一問題寫出

    更深刻的個人認識。

        至于愚人對“靈性”“靈物”的著迷,搞人工智能的人同樣為此著迷

    。對于到底“靈”在哪這一複雜問題,人工智能目前選擇的是從研究更簡

    單更具體的問題入手。當然用嚴密的邏輯給人工智能作高層次的研究方向

    的指導也是歡迎的。但如果有人試圖給智能引入超自然的神秘的因素,抱

    一種“靈就是靈,算不出來”的态度,那也隻好個自好自為之了。

對于“luankan”的叙述“愚人”在“我原帖的中心意思”(2000/01/30/21601.

html)做出的反應是:

        我的原帖談到的“強人工智能猜想”,即造出與人類同樣的“智慧”

    機器,這裡,“智慧”這個詞在猜想提出者來說并未明确定義,然而猜想

    提出者說這個機器有和人類一樣的“智能”,這就隐含了也應具有人類一

    樣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個哲學上至今争論不休的概念,不過每一個人都能

    親切地體會到它的意義,我的文章談的是:能不能造出有自我意義的計算

    機來的問題,而不是談泛稱的“人工智能”問題。

        “中國屋試驗”也不是談泛稱的“智能”問題,而是要駁斥把圖靈測

    試了解成具有人類思想的機器的檢驗之不足。如果把它了解成對泛稱的智

    能的不可實作,則顯然沒有了解到這個(理論)試驗的實質,因為誰都知道

    :計算機能夠做人腦的一些工作或甚至人腦不能做的工作。是以假如你用

    這段帖來回答我的原帖,我不會這樣反駁你。

“愚人”想,“luankan”并未真正了解到“愚人”原帖的意思。如果“luankan”

老提什麼“人工智能入門課必學的常識”來吓唬人,那“愚人”就要懷疑“luan

kan”是否真正了解到人工智能入門課必學的常識了。

(九)、計算機無有思維的關鍵

    在這場人工智能争論就要結束時筆者以“li”網名帖出了“狐狸對計算機人工

智能的認識”(2000/01/30/21611.html)一帖,認為:

        日本曾于八十年代宣布進行“第五代”電腦計劃至今,但真正的智能

    型電腦的來臨似乎仍未有期,而機械人則仍隻是工廠中高度專業化的機器

    ,所謂機械傭人或機械保姆仍隻存于科幻電影之中。

        為什麼具有思維的人工智能機至今沒能造出?(注:這裡指的是一部

    在認知和思維能力方面皆與人完全無異的機器,而不是指今天最先進的

    工業機械人或“專家系統”) 這是否是人類在空想?面對這些問題使人

    們對機械是否可以思維産生懷疑。其實有關機械是否具有思維從電腦誕生

    以來(1946年)就開始争論,1950年英國數學家圖林(A.M.Turing)發表了一

    篇《計算機械與智能》文章,提出了一個“圖林試驗”(Turing test),

    作為判定機器是否擁有思維能力的标準。試驗假設房間有一個人和一台電

    腦,房外的人可以通過打字機或熒幕顯示分别與房中兩者交談。圖林的論

    點是,如果我們無論透過如何刁攢的問題也無法識别房中何者是人何者是

    電腦,那麼便不得不承認,房中的電腦具有與人一樣的思維能力。也就是

    說,它“懂”得思維。

        八十年代,柏克萊大學的哲學家西爾(J.R.Searle)發表了一篇《心靈

    、大腦與程式》的文章,針對“圖林試驗”提出了“中文字房實驗”(

    Chinese Room Experiment),簡單地說這個實驗是一個不懂中文的“老外

    ”在一間裝滿了中文字卡的房間,老外通過英文手冊就可以工作。通過這

    個實驗西爾的結論是電腦永遠隻會有文法(Syntax)而沒有語義(Semantics

    ),無論電腦程式寫得如何複雜,也無法出現人腦(即真正的心靈)所擁有

    的一項特質:意向性(intentionality)。最後他說“無論大腦如何産生意

    向性,這種過程必不等同于一項電腦程式。因為單靠電腦程式本身,絕不

    足以産生意向性”。

        1989年, 牛津大學彭羅斯(R.Penrose)發表了《皇帝的新心靈》一書

    ,重點探讨人的思維是否可以還原為不同的程式(algorithms),而最終歸

    結為電腦程式的運作呢?他以現有的數學體系給予否定。而思維和意識則

    無法還原為程式的運作,那是否表示它們超乎了科學研究的範疇呢?對這

    個問題彭氏認為整個現代科學架構中欠缺了極關鍵的一環,以至我們無法

    了解自我意識的本質。同時他也認為這一“缺環”并非甚麼神秘不可知的

    事物,而最終可以被科學探究。

        計算機的運作和人腦的運動為什麼會有極大的差異呢?有人認為人腦

    比計算機更“複雜”,目前,一部先進計算機的主體記憶容量大約有10的

    8次方位元組,這比人腦神經細胞的數目10的11次方差了大約兩、三個數量

    級。是以提出“并行電腦革命”。

        狐狸認為,解決計算機思維的問題,以增加計算機主體記憶容量的方

    式是無效的,計算機無有思維的關鍵是人類還沒有完全了解自然界。具體

    地說,現行的計算機所使用的萊布尼茨二進制,是計算機不能思維的根源

    ,因為萊氏的二進制與自然不符。

“狐狸”的回帖使“愚人”興奮,回帖喊到“狐狸君所見甚合吾意”(2000/01/30/

21615.html)。“狐狸”為此回“謝謝愚人希望多多交流”(2000/01/30/21628html

)一帖緻謝,并進一步談了看法:

        鄙人對人工智能的思考比較晚,1996年與他人做過砌磋并寫出“

    萊布尼茨二進制附會于太極八卦太極二進制為思維電腦提供可能”一文。

    為了進一步思考人工智能,鄙人開始對萊布尼茨二進制進行了系例考證。

    在考證中得到許多啟示,進而又對萊布尼茨和基歇爾(A.Kircher,1602-

    1680)等“組合論”(DE ARTE COMBINATORIA)了解。

        在萊布尼茨那個年代西方哲學大師就想建構一中“宇宙語言”也可稱

    為“人類思想的字母表”,而萊布尼茨把這種語言最後寄托在伏羲八卦上

    ,但他用0和1了解和編号組合存在不足。

        “萊布尼茨二進制附會于太極八卦太極二進制為思維電腦提供可能”

    一文中所提楊雄三值,在“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後(1703)荷蘭阿姆斯特丹

    的CESAR CAZE于1704年通信談論三值,而萊布尼茨不願接受,這可能是萊

    布尼茨因CAZE過于指責萊布尼茨二進制源于來華傳教士衛匡國的原故。如

    果萊布尼茨接受CAZE的勸說,這世界發展就有所不同。

        計算機能否思維關鍵在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現在如果人們對

    自然都不能精确地描述,也就談不上什麼制造。是以鄙人一直在思考對自

    然地描述。

        當今的人工智能已不在是電腦專家獨自思考的問題了,而是全社會參

    與的問題。

(十)、二進制與自然不符

    由于“狐狸”把計算機無有思維的關鍵不僅歸結于人類沒有完全了解自然界還

責怪起了現行的計算機所使用的萊布尼茨二進制,是計算機不能思維的根源,因為

萊氏的二進制與自然不符。網友“tt”在“嘿嘿所有的思維現在都已經可以實作了

不存在任何技術困難”(2000/01/30/21693.html)一帖中反駁道:

        如果用廣義的思維概念,那麼任何東西都在思維;如果用狹義的思維

    概念,那麼專家系統都在思維,任何人的思維都可以作成專家系統。是以

    ,實作任何思維都不存在技術困難。

        什麼是廣義思維?某個系統對環境作出的反應而已。

“一旁觀者”也對“狐狸”的看法不服氣,他在“恕我直言”(2000/01/30/21670.

html)一帖中說道:

        計算機的智能問題和幾進制無關。從邏輯上說,二進制和八進制是等

    價的。從計算機技術上說,現在完全可以用軟體模拟任意進制。

        現在更本質的問題恐怕是還沒有搞清楚什麼是智能。十幾年前人工智

    能熱了一陣,現在好象已經是無疾而終了。當存儲量和速度以18個月翻一

    番的速度增加時,大型資料庫完全可以實作人們以前認為要用智能才能解

    決的問題。

“tt”十分高興了,在回帖中喊到:“旁觀者君的說法可以做我樓上貼的佐證”(

2000/01/31/21686.html)。

(十一)、以‘動态結構’展現智能

     網友“無畏者言”認為使用二進制不是電腦和人腦的根本差異。實事上,大

多數神經元細胞隻有二值狀态(excited or resting state),贊同“并行電腦革

命”,他在“有一點我不同意”(2000/01/30/21682.html)回帖中說道:

        這個觀點我有點贊同。單個神經元當然沒什麼智能,可是大量的單元

    之間複雜的,動态的連接配接實作了智能。

同時“無畏者言”認為:

        目前機器智能和人腦智能的根本差别,我認為在于,後者以‘動态結

    構’展現智能。從結構的複雜度來看,計算機是不好和大腦比的。’動态

    ‘的結構自組(自我學習)更是電腦所不能。

        “Turing test”所“證明”的思維,我不敢苟同。

“狐狸”針對“無畏者言”回了“有兩點向無畏兄請教”(2000/01/31/21765.html

)一帖,先是對“無畏者言”所說的“大多數神經元細胞隻有二值狀态”回問:

        我們現在所知的神經元細胞真的是二值狀态?還是我們把它了解成二

    值狀态?

接着“狐狸”對“以‘動态結構’展現智能”做了回問:

        這裡說的“動态結構”與狐狸的“萊布尼茨二進制附會于太極八卦太

    極二進制為思維電腦提供可能”一文中所述“現在我們開始讨論萊氏的二

    進制中的0=1與太極二進制的0=(+1)+(-1)數字轉化關系的不同。0≠1而是

    0=(+1)+(-1),0和1是兩個互不能轉換,而0與(+1)和(-1)可以轉換,進而

    展現出0=(+1)+(-1)具有自然界物質的活體循環性,而0=1不具有活性,更

    不符合數學邏輯。是以說萊氏二進制是一個不具有活性的體系,其根源是

    沒有負數或第三者參與二進制。由此可見,一個不具有活性的二進制體系

    是描述不出自然界物質運動演化規律的,它又怎能創造出與人類大腦思維

    相同的電腦呢?”有何種本質差別?

“狐狸”在“談一點”(2000/01/31/21768.html)一帖中回答了“一旁觀者”的“

恕我直言”回帖,他說:

        狐狸認為計算機無有思維的關鍵是人類還沒有完全了解自然界。現行

    的計算機所使用的萊布尼茨二進制,是計算機不能思維的根源,因為萊氏

    的二進制與自然界不符。而非旁觀兄所了解的“二進制和八進制是等價的

    ”。在狐狸的“萊布尼茨二進制附會于太極八卦太極二進制為思維電腦提

    供可能”一文中關鍵闡述的是如何描述一個活化的物質。樓上無畏兄在“

    有一點我不同意”中所說的就是這個問題。“目前機器智能和人腦智能的

    根本差别,我認為在于,後者以‘動态結構’展現智能。從結構的複雜度

    來看,計算機是不好和大腦比的。’動态‘的結構自組(自我學習)更是電

    腦所不能。”

        無畏兄所說的人體“動态結構”和“動态”的結構自組(自我學習)我

    們是否真正地了解?

(十二)、二值與三值狀态

    “無畏者言”針對“狐狸”的回問在“狐狸君請進”(2000/01/31/21895.html

)一帖中試答了“狐狸”所問的“我們現在所知的神經元細胞真的是二值狀态?還

是我們把它了解成二值狀态?”:

        多數神經元細胞的确隻有二值狀态。這個狀态通常由膜電壓定義的。

    當細胞膜上有足夠多的離子通道被信号激活(一般有一個特定的門檻值),胞

    體則由RESTING狀态(0)(e.g.V=-70mV)轉為激活态(1)(e.g. V=30mV)。這

    一過程稱為DEPOLARIZATION。是一個典型的NONE-OR-ALL的機制。Mother

    Nature顯然意識到數字傳輸比模拟傳輸來得可靠。數字系統比模拟系統更

    ROBUST。是以單個神經元細胞隻能實作極其簡單的邏輯功能(相當于一個

    門檻值函數)并且沒有任何存儲資訊的功能。

        那人腦是如何實作智能的呢?目前的科學還隻能給出不全面的猜測。

    我的了解是,記憶和推理是靠這些大量的簡單邏輯單元之間的複雜聯結實

    現的(我所謂的結構),而這一結構是動态的,進而有了自學習,自我完善

    的可能。

        人工神經網絡理論借鑒了這一思想。資訊或知識反映于神經元之間的

    連接配接權值,推理或計算(或這一網絡所對應的函數)則由神經元的層次關系

    定義。(i.e.這是幾層的網絡,層與層之間的關系,同層元之間的關系等

    等)。然而,人工神經網的不足是,自學習功能不足(大多隻能修正權值),

    這是因為沒有動态的結構自組功能。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電腦。電腦是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分離。邏輯單元

    數目極少(例如單個CPU)。存儲以非結構的字元形式。

        而人,例如,當我們想到‘花’,決不僅僅是這個字元。有關花的形

    象,氣味,……以及給人帶來的愉悅感都會以神經元GROUPS的某種特定方

    式被激活的形式聯想起來。而這些相關單元和被激活時特有的PATTERN就

    是我們腦中關于‘花’的含義。存于腦中的資訊不是孤立的。

在回帖的最後,“無畏者言”強調他還是不認為‘二進制’是電腦不可能有智慧的

最根本原因。 “狐狸”在“與無畏兄談人工智能”(2000/02/03/22444.html)一帖

中首先認為在人工智能問題上兩人有一定的相同觀念。 “狐狸”贊同“無畏者言”

所提到記憶和推理是靠這些大量的簡單邏輯單元之間的複雜聯結實作的 (我所謂的

結構),而這一結構是動态的,進而有了自學習,自我完善的可能。 同時“狐狸”

認為:

        對人腦如何實作智能确實人們的猜測還不全面。近幾年我和我的同僚

    做了一點思考,我們傾向“目前的科學還隻能給出不全面的猜測”這個觀

    點,并對自然界的描述和表達做了系列的思考,二值描述和三值描述,兩

    者誰能正确表達自然界,即“動态”。

        許多人對我們的思考并不完全了解,總認為二進制與三進制沒有什麼

    差別,無論二進制還是三進制他們都可以互換。如網友旁觀在“恕我直言

    ”一貼中所說的:計算機的智能問題和幾進制無關。從邏輯上說,二進制

    和八進制是等價的。從計算機技術上說,現在完全可以用軟體模拟任意進

    制。

        這種了解,我們認為網友旁觀過于依賴“軟體模拟”,而忽略最基本

    的一個自然界規律,即機體與功能的關系。機體與功能的關系在解剖學與

    生理學表現非常明顯,一般的規律是有什麼機體就會有什麼功能,有什麼

    功能就應該具備什麼機體。

        現行計算機中的二極管是一個二值機體,它接受二的旨意,排斥三的

    旨意。自然界或者說思維過程如果不是二值,而是三值的話,就會使現行

    計算機的機體明顯與自然界或者說思維過程存在差距,盡管網友旁觀如何

    “用軟體模拟任意進制”也改變不了計算機二值機體,消除不了計算機的

    機體與自然界或者說思維過程存在的隔閡。基于這一點我們在“萊布尼茨

    二進制附會于太極八卦太極二進制為思維電腦提供可能”一文中強調:“

    解決計算機思維的問題,以增加計算機主體記憶容量的方式是無效的。”

關于“無畏者言”所回答的“我們現在所知的神經元細胞真的是二值狀态?還是我

們把它了解成二值狀态?”問題,“狐狸”認為:

        已清楚可見多數神經元細胞隻有二值狀态是人們的現行了解,這種理

    解可能随着實驗儀器的改變而改變。正象當初人們對原子的了解一樣,認

    為原子隻是由電子和質子構成,随着實驗儀器的更新和實驗水準的提高發

    現中子,使原子結構由二值變成三值。

(十三)、小  結

    從上述網友們對人工智能的争論,首先可知目前人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有所不

同,有人把人工智能了解成一些計算機的輔助設計和專家系統,這是誤解。  新華

社記者楊駿所報道用現有的計算機技術模拟人工智能已取得較大成績,而這些成就

卻是一些計算機進行的輔助設計、翻譯、檢索、繪圖、寫作、下棋……等方面的發

展。網友“tt”認為“如果用廣義的思維概念,那麼任何東西都在思維;如果用狹

義的思維概念,那麼專家系統都在思維,任何人的思維都可以作成專家系統。是以

,實作任何思維都不存在技術困難。“一旁觀者”認為現在更本質的問題恐怕是還

沒有搞清楚什麼是智能。十幾年前人工智能熱了一陣,現在好象已經是無疾而終了

。當存儲量和速度以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時,大型資料庫完全可以實作人們以

前認為要用智能才能解決的問題。

    “愚人”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解釋是正确的,關鍵問題是能不能造出有思維,

或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來?計算機當然在高速發展羅,計算機能做許多人腦不能做的

事誰不知道?但這與我們要說的問題無關,問題集中在一個尖銳的點上:計算機發

展下去,是創造出一個集普天之下智慧腦袋之大成的高速度、高容量的“計算”機

呢,還是能成為一個有獨立的思維,有“我”感覺的靈物呢?

    可計算性問題是本次網友們争論的重點。“一旁觀者”在“也談談圖靈機”一

帖中做了“所謂可計算性其實應當算是一個哲學定義”的提示,這是研究人工智能

能否成功的一個入口。既然是一個哲學的定義,人們必然要回歸到“可知論”和“

不可知論”争論。

    從回帖中網友們有一種傾向,就是人類對大自然的規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無畏者言”比較了人腦是如何實作智能的,認為目前的科學還隻能給出不全面的猜

測。 記憶和推理是靠這些大量的簡單邏輯單元之間的複雜聯結實作的(我所謂的結

構),而這一結構是動态的,進而有了自學習,自我完善的可能。 這種觀念一般是

受牛津大學彭羅斯的《皇帝的新心靈》一書影響,人的思維是否可以還原為不同的

程式(algorithms),而最終歸結為電腦程式的運作呢?以現有的數學體系是否定的

。而思維和意識則無法還原為程式的運作,那是否表示它們超乎了科學研究的範疇

呢?對這個問題彭氏認為整個現代科學架構中欠缺了極關鍵的一環,以至我們無法

了解自我意識的本質。同時他也認為這一“缺環”并非甚麼神秘不可知的事物,而

最終可以被科學探究。

    “狐狸”明顯受到彭羅斯的熏陶,認為現代科學架構中欠缺了極關鍵的一環可

以被探究。為此責怪萊布尼茨二進制造成了電腦無法思維根源。“狐狸”支援人工

智能研究者對人體神經網絡的研究,同時認為在研究神經網絡的重點不是人腦有多

少根神經線路,而是揭開神經傳遞的機制,神經元細胞是二值狀态,還是三值狀态

或者二三複合狀态。

    對于思維的可計算性問題研究,萊布尼茨做過探索,發展了思維是一種計算的

思想。他曾幻想建立一種“萬能數學”,它應當研究“在想象範圍内能進行精确規

定的一切東西”。數學的主要部分是“組合論”,即操作公式的科學。他說:“在

哲學中我找到了一種方法,達到了笛卡爾和其他人借助代數和分析在算術和幾何方

面所達到的目的,但是對所有科學而言,盧利和基爾早就用組合論的方法制定了這

種哲學,隻是我們未能深入到它的本質中去,可是他們指出了一條道路。據此,世

界上所有現存的組合概念都能夠分解成數目有限的簡單概念,它們好比是上述組合

概念的字母表,用組合該字母表的字母的正确方法能夠重新獲得所有東西及其理論

依據。這個發現,如果上帝能讓我完成的話,将是我所有發現的根基,它本身将是

非常重要的。”

    萊布尼茨所說“在哲學中我找到了一種方法”是什麼?是中國八卦圖!在萊布

尼茨的《組合論》(1666)中清楚可見萊布尼茨已被傳教士徹底漢化,他已把古希臘

的“四原素”(火、氣、水、土)演變成八元素(火、熱、氣、濕、水、冷、土、幹)

。萊布尼茨在《關于二進制算術的闡釋——二進制使用簡單的符号0和1,其用途,

及其賦予中國古代伏羲八卦的意義》(1703)文中說到中國人也認為伏羲創造了漢字

,盡管經過漫長的時間,變化很大,他在算術方面的實驗不禁讓人聯想到漢字裡可

能存在與數字和思想有關的重要的東西,如果我們比中國人更能挖掘漢字的本源,

就可能知道他在造字時考慮到了數字。白晉神甫很傾向于沿這條路深入地研究下去

,并很有可能在許多方面獲得成功。但我不知道漢字裡有否接近于我設想的“萬能

數學”中某種必要的特點,即所有來自概念的推理,通過某種計算方法,也可來自

字元,這将是有助于了解人類思想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現實告訴人們萊布尼茨未能找到“人類思想的字母表”,但他的思想激發了許

多科學家的智慧。“狐狸”所提揚雄三值狀态似乎在想步萊布尼茨的後塵尋找“人

類思想的字母表”。其實荷蘭阿姆斯特丹的CESAR CAZE于1704年與萊布尼茨通信談

論過三值,而萊布尼茨卻無動于衷。

    “狐狸”的觀念認為世界是可計算性的,但這個可計算性必須建立在對自然界

的基礎組合深化了解,既二值與三值的表述,怎樣能夠精确描述自然的問題。這是

人工智能能否實作的基礎。

    本文是一篇社會綜合性的彙集,它反映出人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認識。當今

人工智能的研究已成為全社會的參與,基于這一點文中一定有些奇談怪論,希望大

家批駁,同時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愚人”所說的我們的争論隻是當成“茶餘飯後”

作談資已經滿足了,信念更談不上,當然不會有嚴肅的研究人員對它感興趣,我們

自己都不會拿它當課題。以免讓中國大陸的科學家扣上“僞科學”的帽子,可知“

僞科學”當今就是過去的“曆史反革命”和“現行反革命”。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在整理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和錯誤,希望網友們及時批

評指正。(原文發表于2000年2月10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