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持續內建(CI)簡單介紹

Continuous integration,簡稱CI

​ 是一種軟體開發實踐,即團隊開發成員經常內建他們的工作,通常每個成員每天至少內建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會發生多次內建。每次內建都通過自動化的建構(包括編譯,釋出,自動化測試)來驗證,進而盡快地發現內建錯誤。

(簡單了解為你們公司每天都收集一次你們公司開發部門全部成員的代碼,然後放到CI Server上自動化給你們跑一遍,如果代碼有問題就會原路打回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盡早發現錯誤,進而能即時在最短的時間内定位你的錯誤并且改正,這樣的過程我們就叫持續內建CI)

持續內建(CI)簡單介紹

目的

​ 持續內建的目的不是減少build失敗的次數,而是盡早發現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内解決問題,減少風險和浪費。進而讓産品開發流程更加靈活,縮短産品開發周期,在産品上線後,讓使用者用得更加順暢。

​ 在沒有應用持續內建之前,傳統的開發模式是項目一開始就劃分子產品,每個開發人員分别負責一個子產品,等所有的代碼都開發完成之後再內建到一起送出給測試人員,随着軟體技術團隊的發展,軟體已經不能簡單地通過劃分子產品的方式來開發,需要項目内部互相協作,劃分子產品這種傳統的模式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由于很多bug在項目早期的設計、編碼階段就引入,到最後內建測試時才發現問題,開發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定位bug,加上軟體的複雜性,bug的定位就更難了,甚至出現不得不調整底層架構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僅僅對測試進度造成影響,而且會拖長整個項目周期。

​ 而持續內建可以有效解決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在內建測試階段之前就幫助開發人員發現問題,進而可以有效的確定軟體品質,減小項目的風險,使軟體開發團隊從容的面對各種變化。持續內建報告中可以展現目前項目進度,哪部分需要已經實作,哪些代碼已經通過自動化測試,代碼品質如何,讓開發團隊和項目組了解項目的真實狀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