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作者:百姓關注

據法新社6月30日報道,在“警察射殺少年”事件引發法國多地暴力抗議的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前離開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傳回法國。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警員開槍,17歲少年身亡

據法國24新聞台此前報道,法國警察6月27日開槍射殺一位名為内爾的17歲北非裔少年,警方稱内爾拒絕停車且威脅沖撞,但是現場視訊顯示的内容與警方說法有出入,涉事警察開槍動機遭到質疑。此事再度引發該國針對警方執法政策的争論。

6月28日晚,法國多個城市發生針對市政廳、警察局和學校的暴力襲擊和縱火事件。6月29日,警方射殺少年的事發地楠泰爾市舉行了遊行示威,警方統計至少有6000人參加。

同日晚間,法國多地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騷亂。第二大城市馬賽的情況最為嚴重,發生多起示威者與警察的暴力沖突及搶劫商店事件,在馬賽老港還發生了不明原因的爆炸。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巴黎警察局30日晚頒布法令,當晚7時至次日淩晨5時,禁止在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國民議會等地周圍組織未經準許的集會。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警方已逮捕341人

法國内政部長達爾馬甯7月1日淩晨宣布,盡管前一晚在全國部署了4.5萬名警察和憲兵維持治安,但法國多個城市晚間仍爆發嚴重騷亂。截至1日淩晨,警方已在全國逮捕341人,并對騷亂最嚴重的東南部城市馬賽進行增援。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除了調動警力以應對騷亂,法國政府也對這一事件作出表态。6月2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内政部緊急會議上稱,警察射殺少年事件“不可原諒”,而針對公共機構的襲擊也“毫無道理”,群眾應保持冷靜。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同一天,法國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内表示,政府正在考慮“一切選項”制止暴力。博爾内表示,制造騷亂“不可容忍、沒有借口”,眼下當務之急是恢複秩序和確定國家團結。

目前,涉事警察因涉嫌故意殺人被拘留和起訴,檢方已開始對這起事件展開調查。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法國騷亂已影響其他國家

瑞士日内瓦公共交通部門30日宣布,由于法國境内騷亂,法國方面決定從30日晚7時30分起中斷法瑞之間的跨境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運作。

報道稱,日内瓦三面與法國接壤。成千上萬居住在法國、在日内瓦工作的跨境通勤者需要乘坐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

比利時《晚報》當地時間6月30日報道稱,比利時警方當天在布魯塞爾已逮捕超過100名參與騷亂的年輕人,其中多人“持有武器”。

據比利時媒體報道,已有布魯塞爾、列日等多地的年輕人進行聚集,甚至“混戰”。報道稱,比利時警方6月30日晚在布魯塞爾增加部署了大量警力,以防止騷亂更新。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警察射殺17歲少年”事件何以引爆法國社會?

憤怒從何而來?

事實上,這并非法國近年來唯一一次警察開槍緻死事件。

據警方統計,2022年,有13名法國人因在交通堵塞的情況下不遵守規則而被警察開槍打死。今年,包括内爾在内已有三人是以死去。

此類事件再三發生,為何一名17歲少年之死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騷亂?

北非移民、生活在貧困區、未成年……從這名少年身上的關鍵詞中,人們或許能夠找到些許答案。

有分析認為,這是一起針對貧困區移民的警察暴力事件,這一事件引發的騷亂也多發生在少數族裔居多的貧困社群。

而這名少年死亡的背後,是法國警察與貧困區年輕人之間長期存在的緊張關系,其中摻雜着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社會忽視、失業等多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5年,法國就已經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兩名法國少年在巴黎郊區克利希蘇布瓦的一個變電站因躲避警察追捕而觸電身亡。這件事引發了法國各地長達三周的騷亂。

美聯社指出,盡管過去近20年,那些法國社會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頑疾仍然存在,隻不過2005年還不流行短視訊,而今天的社交媒體無疑讓此類事件的傳播變得更為便捷和廣泛。

這些年,為緩解法國貧困區的種種問題,馬克龍政府也在積極引導在這些區域增加就業和投資。但随着這起“警察射殺少年”事件的發生,一些人開始擔心,這些努力有可能會付之東流。

“當看着頭戴面具的年輕人高喊着那些似曾相識的口号,我想起了2005年發生的那一幕。”一名楠泰爾市居民坦言,他并不想看到過去重演。

來源:央視網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網、澎湃新聞、新民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