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作者:呼倫貝爾釋出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建黨節

1921—2023

中國共産黨成立102周年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三代人的理想傳遞

張理坤

我們家四世同堂,祖父是第一代黨員,父親是第二代黨員,我和弟弟是第三代黨員,孩子們清一色的紅領巾,在紅色道路上奮起直追。

祖父出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親曆了舊社會的黑暗,遭受了饑荒,曾經千裡迢迢從河南老家逃荒至山西臨汾。為了生計,在外漂泊二十年,終于舉家回遷,他也由青壯年進入中年。十多畝地,起早貪黑,養家糊口,不辭辛勞。他是全村數一數二的“一把木鍁”,農活技術頂呱呱,村裡生産隊需要領頭人,大家一緻推選祖父擔任隊長。他不負衆望,帶領全村老少春耕秋收,小麥、玉米、大豆連年豐收,打場曬糧、顆粒歸倉;為了增産增收,他又和鄉親們疏浚了荷塘,養魚種藕,五畜興旺,周圍寨牆栽滿了桃樹、杏樹、梨樹、蘋果樹,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在村支書的極力推薦下,道地農民的祖父成為了光榮的共産黨員,幹勁十足率領大夥兒發家緻富奔小康。如今他年近九旬,精神矍铄,不習慣城裡生活,總想着回老家、跟祖祖輩輩耕耘的黃土地厮守着。他始終沒有忘記共産黨員的身份,腳踏實地、以身作則,把紅色信念原原本本傳承給後代子孫。

父親在山西從國小到中學一直成績優異,還連跳三級,頗受老師賞識,雖然因為幾毛錢學費幾度辍學,但在恩師幫助下順利返校。他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重點高中,後來被山西師專錄取,成為村裡第一位大學生。頭頂着無數光環,他輾轉于學校、區委宣傳部、文化館,在不同的崗位上創造着非凡的人生價值。父親在大同挖金灣煤礦中學表現優秀,擢升為教務科長;在政府部門裡是響當當一支筆,才華出衆,為地方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在鄉鎮建起文化站,村村興辦文化廣場圖書室······他走遍了全區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落,文化下鄉、知識下鄉,脫貧攻堅勝利的旗幟上凝聚着他和同僚們數十年如一日奮鬥的血汗。他是人民公仆,更是當之無愧的共産黨員。而今他退休賦閑,卻不肯停下前進的腳步,主動請纓參與到市裡、區裡的各種文化活動,一如既往奔波忙碌。古稀之年,他雄心勃勃,要編寫一部古代經典散文合集,專門寫給青年一代。他操勞大半生積攢了數以千計的圖書,堆滿了書架、書桌、房間的角角落落,他身體力行成為兒孫學習的榜樣。

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和弟弟先後入黨,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一個紮根教育戰線,17年兢兢業業,帶出一屆屆優秀班級,80後、90後、00後的得意門生們早已羽翼豐滿,在各行各業成長為國之棟梁;一個立足工作崗位,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執勤一線沖鋒在前,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冒着嚴寒酷暑穿行在偏遠的黃河灘區,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無畏無懼的身影,哪裡有召喚哪裡就有響亮的回聲。我們兄弟兩個一同獲得“優秀共産黨員”的光榮稱号,鮮豔的黨徽、閃亮的獎狀映照着三代人的赤膽忠心、時代擔當。

逢年過節合家團圓之時,祖父總會打開話匣子回憶起饑馑的往事,父親也時常講起求學的艱辛,大人孩子們都靜靜地傾聽,一段段曆史仿佛紀實電影曆曆在目,時刻提醒着我們銘記肺腑、永不止步。憶苦思甜,幾代人的幸福夢想如今成為現實,而熾熱的紅色血脈在每個人心中汩汩流淌,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全力以赴報效家國。

那 束 光

袁仁成

那年七月,有一束光在上海那座低矮的石庫門孕育在嘉興南湖的那艘紅畫坊閃亮。

它是那麼微弱,像風雨中點亮的一根蠟燭随時可能被惡風毒雨吞沒。

它像寒夜裡的一堆篝火,給寒涼中掙紮的人以溫暖;它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航标,給夜航的人指明方向;但它更像是一柄利劍,能刺破蒼穹的黑暗;它是地平線上的一絲曙光,引領的是照亮世界的一輪太陽。

這束光,裂變的力量讓高山低頭,沼澤避讓裂變的蘑菇雲裡讓世界看見了黃皮膚的模樣。

這束光,有超強的電場和磁場,能凝聚着所有華夏兒女的力量太空漫步,深海潛遊早已不再是夢想。這束光,能蕩滌污濁,讓乾坤朗朗;

這束光,讓萬物充滿生機,讓生活斑斓壯闊;這束光,穿越曆史的長廊,讓我們看見未來的模樣。

如今那低矮的石庫門是如此高大,高大得讓全世界景仰。那紅畫坊已成艨艟巨艦江河湖海劈波斬浪,勢不可擋。

如今,這束光已彪炳千秋,浩浩的曆史長河中正譜寫一曲千古絕唱。

南湖紅船(外一首)

盧兆盛

一個不大的湖

一艘很小的船

看似不怎麼起眼

卻成就了一個開天辟地的壯舉

創造了一個比神話更神的傳奇

紅船原本不紅

其實就是江南水鄉一艘尋常的畫舫

與衆多遊船一樣

遊弋或停泊于煙波浩渺的南湖

102年前,船艙裡點燃的那一粒火種

迅猛燎原,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撕開了籠罩中華大地漫長黑夜的帷帳

照亮了一個苦難民族新生的前程

從此,那些握鐮刀揮鐵錘的勞苦大衆

有了可以終身依靠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出路與歸宿

從此,中國革命這艘巨輪

沿着南湖紅船開辟的航道

一路劈波斬浪,高歌猛進

哦,南湖紅船

英雄的母親船

你是一盞明燈,永不熄滅

你是一座航标,永不倒下

你是一尊豐碑,永不褪色

指引着一代代共産黨人

為實作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前進,前進,向前進

牢記誓言

面對鮮紅的黨旗

我們,舉起右手

重溫入黨誓詞

12句話

句句铿锵

堅如磐石

充滿了莊嚴

80個字

字字抑揚

重若千鈞

彰顯着神聖

既是承諾

更是責任

我們誦讀

豪情滿懷

我們踐行

擲地有聲

為了同一個理想

我們時刻牢記誓言

為了同一個夢

我們始終不忘初心

随時準備着

奉獻,犧牲

從1921到2023

孫召鋒

一粒種子在1921年的土壤裡生根

當時的中國,列強如虎,暗夜茫茫,江山褴褛

無數眼光都渴望着

無數幹裂的咽喉欲發出巨響

那一粒種子開始萌芽

那些綠色成了熱切的希望

上海的幾間房屋,沒有多繁華高大

但端莊、鄭重,遠比那些雕欄玉砌的宮殿讓人振奮

嘉興南湖上那艘船,蕩起水的綠波

從此的中國,揚起遠航的風帆

那粒種子茁壯地開始成長

勞工運動如火如荼,在亂潮中獨領風騷

土地革命戰争波瀾壯闊

當外敵來臨,軍民共攜,不畏暴強,萬衆一心

在大地上唱起一曲悲壯英勇無畏的戰歌

軍歌嘹亮,宜将剩勇,驅逐腐朽

當紅旗在全國飄揚

當硝煙散盡,當夜空布滿星辰月亮

皓天白日,神州歌舞清平

望眼神州,森林芳甸,碧波高原

高樓林立,高鐵飛馳,飛船探月,其樂融融

千年不遇的盛景,描繪着十億人的幸福宏圖!

走過險灘、跨過高山、走過硝煙彈雨和無數艱難!

百年的曆程,艱辛又豪壯

不畏艱難險阻,奮勇前行!

黨旗上的鐮刀和錘頭閃爍着力量和堅定!

在歲月的風中飄揚

2023年的今天

那一粒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

那艘小船成了幸福的巨輪

祝福繁榮富強的祖國!

祝賀這個偉大的節日!

七月頌歌(組詩)

陳赫

黨旗飄揚

朝霞從東方絢爛升起

那鮮紅的顔色,仿佛印證着

百年征途的榮光

在七月,所有的清風

都帶着火熱的步伐

并且吹往,同一個方向

那是一面黨旗,在迎風招展

那是一個國家

在開啟全新的篇章

跟着清風吹過的百年

我看到了

一代代共産黨人的奮鬥

他們把丹心,放進黨魂裡鑄造

讓熱血在不屈的脊梁中

升騰出信仰

——終于

鐮刀與錘頭開始奏出和鳴

一朵盛開的玫瑰

在華夏兒女的頭頂

萦繞出芬芳

今天,我們依舊在一面黨旗下

沐浴着清風

看這百年後的祖國

已經處處璀璨

看這百年後的江山

已經分外妖娆

我們都知道,生命的顔色

本就是黨旗紅

隻有在她迎風飄揚時

我們方能展翅,飛翔

黨徽閃亮

繁星劃過夜空,那一縷光束

足夠點燃沉寂的夢想

就像一枚黨徽

莊嚴地佩戴在胸前

如紅日般熠熠生輝

即使前方,依舊有着挑戰

有光在,就有破曉的希望

戴起黨徽,就是一個标志

從懵懂的少年

到扛起鐵肩的黨員

那是一支紅燭,正在綻放榮光

戴起黨徽,就是一種身份

無論何時,隻要人民需要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我

那是一番赤誠,正在跳出胸腔

戴起黨徽,就是一份承諾

民族複興的中國夢

今日由我們延續,先輩可以放心

那是一團火焰,正在彙聚成

——永恒的光芒

黨徽閃亮,這最美的象征

釋放着铿锵的交響

仔細聽,那聲音中有四個音節最為悅耳

分别是走向中華民族的

偉大、富強、燦爛、輝煌

黨歌嘹亮

我們用激情唱起來

在這一節中

城市高歌,鄉村酬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曲調

傳遍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用感恩唱起來

在這一節中

河流開腔,大山回應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宣告

響徹了,祖國的每一寸山河

我們用笑聲唱起來

在這一節中

先輩起音,後人接續

以百年征程,建設出的震撼

點燃了,寰宇的每一處燈火

我們還要用

所有的嘹亮唱起來

一首首黨歌,如潮水般奔湧

而一個個民族複興的夢

早已,波瀾壯闊

在七月,我們應該用

太陽的火焰

高山的偉岸,大海的遼闊唱起來

——每一首,獻給黨的歌

主編:陳靜文 潘美琪 美編:潘美琪監審:侯躍峰監制:付惺

總監制:蘇德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呼倫貝爾日報》官方微信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點分享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
黨旗飄揚 我心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