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谷歌出手!NFC将迎來重磅更新:支援無線充電和手機收款

NFC早已是手機上的常見功能之一,日常做公交地鐵時,掏出手機輕輕一碰就能完成的刷卡動作,背後就是基于NFC實作的虛拟公交卡。同樣的,手機上的NFC晶片還可以模拟出銀行卡、門禁卡、工牌等,讓使用者省去攜帶多張實體卡的麻煩。

不過,這麼多年以來,NFC常見的應用場景一直局限在模拟實體卡上,這項技術本身似乎也進步緩慢。日前,NFC背後的行業組織NFC論壇釋出消息稱,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聯合制定的NFC新技術路線圖正式公布。通過它,我們得以了解NFC未來的進化路徑和它将帶來的新的可能性。

NFC,優缺點明顯的連接配接技術

NFC的英文全稱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翻譯過來就是近距離無線通信,經常會簡稱為近場通信。大概20年前,索尼和飛利浦聯合推出了這項使用者移動裝置之間連接配接、傳輸的技術。NFC的技術特點可以總結為近距離、高頻、點對點。

近距離很好了解,NFC使用時通常需要兩台裝置靠得特别近,比如公交、銀行卡刷卡時,需要貼近刷卡裝置。高頻和點對點特性則讓NFC連接配接變得非常迅速和高效,隻要兩台裝置距離達到了NFC信号發射範圍,便能立刻連接配接和傳輸資料,過程中不需要繁瑣的認證、配對機制,這點比藍牙、WiFi都友善太多。

蘋果、谷歌出手!NFC将迎來重磅更新:支援無線充電和手機收款

(圖源蘋果官方)

通過NFC技術,手機等裝置可以快速讀取預先設定好的資訊,比如文字、連結、位置等。像一個商店的商品上貼一張NFC标簽,顧客用帶NFC的手機輕輕一碰,就能讀取到預置的連結,然後跳轉到商品的詳情介紹頁面上。這個流程就比使用者自己輸入包裝袋上的網址或者掃碼查詢更快捷。

當然,NFC的技術劣勢也很明顯。首先傳輸效率相對較低,過去二十來年,NFC的傳輸速率沒有太大變化,最高也隻有800Kbps左右,這個速率通常隻能傳輸簡單的純文字資訊,傳張圖檔都夠嗆;作為對比,藍牙标準在不斷進化,藍牙5.0的傳輸速率已經能達到24Mbps,而無線網絡技術WiFi則更誇張了,能輕易突破1000Mbps。

其次,NFC傳輸距離很短,裝置離得稍遠一些,就不能正常連接配接了。雖然NFC是非接觸通信技術,但實際使用時貼近使用仍是最常見的場景,這方面靈活性必然要比藍牙、WiFi更差。

不過,好消息是,NFC論壇帶來的最新技術路線圖顯示,未來NFC技術将會在多個方面有所更新:

1.無線充電功率将從1W增加到3W。

NFC充電本質也是無線充電技術,隻是NFC體積更小,能充電的功率也更小,目前技術下上限基本就是1W。這樣的功率,自然不能指望NFC無線充能用于手機、平闆這樣的大件,畢竟5W無線充的龜速就足夠讓手機使用者抓狂了。

但NFC充電适用于很多微電産品,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這類産品還是有的。比如溫度、濕度傳感器,電子标簽紙,LED燈手機殼等。如果充電功率能增加到3W,那麼NFC充電能應用的場景就更多了,像TWS耳機、智能手環等。而且,NFC充電裝置比Qi無線充體積更小、成本更低。

蘋果、谷歌出手!NFC将迎來重磅更新:支援無線充電和手機收款

(圖源恩智浦官方)

2.工作範圍擴大四到六倍。

目前NFC的短距離短到隻有5mm,未來會擴大至2-3cm。這意味着NFC未來的可用性會大大提升,比如手機刷公交卡時不會因為手機殼的阻隔而導緻接觸距離不夠。目前,接觸距離擴大,也會增加誤觸錯刷的可能性,支付場景下需要有相應的手段來降低風險。

3.支援手機收款。

NFC論壇稱,未來配備NFC的手機将支援SoftPOS收款功能。這意味着,手機上的NFC晶片将不僅能用于支付,同時能用來收款。小雷認為,這項改進,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降低配置NFC付款裝置的成本。現實中,二維碼掃碼支付的普及程度遠超NFC,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後者需要商家配備專門的POS機,而二維碼的成本則要低得多。

智能家居,NFC發展的下一站?

就實用場景來說,NFC的應用主要還是在手機端,包括我們開頭提到的虛拟公交卡、銀行卡。其實,NFC能夠應用的場景,要寬廣很多。最近幾年,很多廠商開始嘗試在智能家居、硬體生态等領域引入NFC技術。

例如,華為推出的“一碰傳”功能,就利用了NFC技術。具體來說,用華為手機的NFC區域輕觸華為PC上的NFC感應區或設定好的NFC标簽,即可快速傳輸圖檔、視訊等檔案。

蘋果、谷歌出手!NFC将迎來重磅更新:支援無線充電和手機收款

(圖源華為官方)

當然,NFC在這裡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用于傳輸,NFC的速率滿足不了大型檔案的傳輸需求,而是快速讓手機與PC握手連接配接,傳輸還是通過WiFi。蘋果的AirDrop則是WiFi傳輸、藍牙定位,藍牙的定位效率還是比NFC要低。這方面來說,華為的一碰傳能帶來更好的體驗。華為産品中類似于一碰傳的功能還有很多,比如手機輕觸路由器,可以自動驗證連網,不用輸入WiFi密碼。

美的旗下的華淩空調,則給使用者提供了多種空調模式的NFC标簽,使用者用手機輕觸就能一鍵開啟相應的空調模式。這種效果,其實非常類似于iOS上的捷徑,将複雜的鍊路提前設定好,使用者隻需要一個簡單的操作就能激活。NFC短距離接觸式的連接配接方式,能夠給使用者打造“實體版”的捷徑,能進一步降低學習和操作成本。

蘋果、谷歌出手!NFC将迎來重磅更新:支援無線充電和手機收款

(圖源華淩官方)

當然,考慮到技術特性,NFC肯定不會成為智能家居産品連接配接的唯一方式,更大的可能性是NFC、藍牙、WiFi等多種連接配接通信技術協同配合,發揮各自的長處,以提升海量智能裝置之間的連接配接效率和使用者體驗。NFC的作用主要是快速配對和定位,WiFi的優勢是大吞吐量和連接配接外網,藍牙則是在功耗、速率各方面取得平衡,提供遙控器、音頻傳輸等功能。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未來智能裝置數量的增加,IoT智能家居系統必然對連接配接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同連接配接技術的優勢和适用場景不同,采用多種連接配接方式是最穩妥的方案。随着未來NFC技術迎來更新,它也将在智能家居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NFC仍然不夠普及

對于普通使用者來說,NFC稱不上是陌生的技術或功能。隻是,NFC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仍然不夠普及。比如在手機上NFC功能經常能看到,但遠沒有WiFi和藍牙這麼普及,畢竟它們稱得上是真正的基礎連接配接功能。智能手機需要通過WiFi上網,通過藍牙完成和其他智能裝置或配件的連接配接。

至于NFC,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旗艦手機的專屬功能。現在,NFC已經逐漸下放到更多價位的機型上,但和低端入門以及部分中端産品基本還是無緣。小雷發現,頭部品牌的很多千元機都不支援NFC。

其實,NFC晶片的成本在今天來看并不高,應用方案也非常成熟。部分廠商不願意給中低端産品配備NFC晶片,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和更高階的産品區隔開,鼓勵使用者購買高價産品;另一方面,可能廠商認為NFC在入門群體中的使用率不高。而在智能家居等領域,NFC的普及率更低,畢竟它的使用場景比手機還要更窄一些。

不過,NFC将進行技術更新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當NFC具備更強的底層技術能力,就有希望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催生出更豐富的場景。當NFC帶來的功能和使用者的生活息息相關時,它就會變得更加重要。當NFC哪天和WiFi、藍牙一樣成為智能裝置的标配功能時,它就成為一項真正普及的技術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