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作者:關東轶事

文/張鳳明

二百多年前,一戶範姓人家來到關外塞北的七星福地柳條邊内,在一處郁郁蔥蔥的靈山秀水間,開荒占草,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勤耕苦讀,經商善學,逐漸地積累了很多的财富,按照先占為主或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習俗,這裡被稱為範家溝。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伊通景台:範家大院

相傳,到了清嘉慶年間,範家已經家業興旺,富甲一方,柳條邊内範家溝方圓百裡的土地和山頭都是範家的。範家的子嗣範坦也考中了秀才,在他的主持下建起了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建築群(據悉:當時共建有四個大院),現在僅存有一處四合院,即伊通滿族自治縣景台鎮範家村(範家溝屯)的範家大院。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五間

據說:新中國成立前,範家人就都搬走了,有的說去了海外,也有說去台灣的,30年前有一位範家後人曾回來祭祖,之後再也沒見範家後人回來過。由于現代資訊發達,得知範家後人現居北京、湖南長沙、嶽陽等地。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東廂房

新中國成立後,範家大院歸當地政府所有,因為院落寬敞,曾被做過村委會、村國小、敬老院、農業中學、油坊等,多次易主,直到1992年被村民劉國忠花了5.8萬元錢買下了範家大院。當時,可把劉國忠激動壞了,因為劉國忠的一家三代都和範家大院有着不解之緣,他的祖父、父親都曾經給範家扛過活當長工,在劉國忠的印象中,範家大院即神秘又高不可攀。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西廂房

現年63歲的劉國忠說:範家祖上是滿族正黃旗人,範家後人範仁德和範樹仁是讀書人,其他都是經商的。範家大院之前的大門和門臉房(倒座房)沒被拆除時,門前是外八字形青磚影壁牆,浮雕着“福祿壽禧”等花紋字樣圖案,院子的四角築有護院炮台,十分氣派壯觀,但是後來都被拆除了。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五間從東向西看到西側圓拱小門

今天,我們推開範家大院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青磚灰瓦的滿族風格的三合院民居,走進大院仿佛讓人穿越回清朝,感受到高牆深院的古樸莊嚴,青灰色調驚豔了時光,仿佛訴說着曾經的昔日繁華。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拍攝于伊通滿族博物館)

範家大院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發現的一處儲存較為完好的清代滿族三合院式民居,原本是清代滿族東北四合院式建築群,由于門臉房(倒座房)已拆除,現在隻存有三合院(正房、東廂房、西廂房)。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西側圓拱小門

範家大院正房五間,坐北朝南,左右對稱,正房兩側的煙囪為典型的滿族外建落地式煙囪,又稱狗尾式煙囪(其中西側的煙囪是經過重新修繕由現代紅磚壘成的與原型相同)。東、西廂房同樣也是五間,但是比正房要略小一些,西廂房南側也有外建落地式煙囪。東、西廂房與正房之間由圓拱小門相連接配接,圓拱小門是木制的,門栓是一塊短橫木,整體看起來已經非常有年代感,由小門通往側院與後院。門楣與屋脊建築中的磚雕、石雕、木雕,今仍清晰可見。其規模與形式,均為吉林省現存為數不多的清代滿族四合院。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室内房梁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東房山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房脊上落了三隻鴿子

範家大院經曆二百多年風雨滄桑,能夠儲存至今,真是曆久彌珍。雖然沒有現代農村紅磚琉璃瓦房那麼新穎時尚,但是在清代時期的東北村落,絕對是一處奢華豪宅,能看出範家大院是兒孫滿堂、長工仆人衆多的大戶人家。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東側外建落地式煙囪

“都說範家大院是風水寶地!”劉國忠說,自從搬來後事事順意。劉國忠是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年少時,他做夢也想不到将來能住進範家大院并成為大院的主人。說來也怪,自從他搬到這個院子後,劉家的日子過得真不錯,養雞掙錢、養羊也掙錢,日子越來越好,兒子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并參加了工作。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西側一角

傳說範家大院地下埋着金銀珠寶:據現在範家大院的主人劉國忠說:傳說建國前範家人離開時,将一些金銀珠寶埋在院裡,但是具體位置不清楚。當年範家有兩個媳婦,大媳婦和當家的一起走了,小媳婦沒走,後來改嫁了還回來挖過,但是沒有挖到。對于這些傳說,劉國忠說,他也隻是聽人說的,自己也從來沒挖過!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範家大院正房東房山與東廂房北房山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2009年),當地政府得知範家大院的存在,伊通滿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學忠,還有吉林省政協常委、文史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民俗學家施立學教授聽聞後,都趕來探查,見到這座建于二百年前的大院,非常震驚。據測量,範家大院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米,正房五間長20米、寬7米,地面至屋檐高度約為2.62米、地面至屋脊約為5.26米;東、西廂房長各18.3米、寬各7米,地面至屋檐高度約為2.6米、至屋脊約為5.15米。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儒林郎王綍亭墓碑

距範家大院不遠處的南山,另有一座清代儒林郎王綍亭墓碑屹立于此。範家大院北距清柳條邊遺址約為1400米,西北距景台鎮柳條邊台遺址約1900米。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左起:公主嶺市音協副主席汪湖、範家村書記範桂珍、劉國忠老伴、于鳳至故居館長于至輝、本文作者張鳳明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右起:範家村書記範桂珍、範家大院主人劉國忠、本文作者張鳳明

伊通: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地主老宅-範家大院

本文作者和範家村書記範桂珍

政協吉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時,省民俗學家施立學教授提案了《關于保護與搶救範家大院的建議》。範家大院之是以有保護價值,它是東北三省乃至全國遺留下來的占地面積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滿族民居三合院建築。同時,範家大院和儒林官員墓碑作為清代文化的遺産,更有待廣大文史專家學者前來研究考察;範家大院與柳條邊台遺址景台鎮相鄰,柳條邊是清代康熙年間在東北修建的綠色長城,對于研究清代柳條邊與清朝封禁政策以及清代政治經濟、農耕文化、曆史文化、民風民俗和滿族東北民居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注: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作者/攝影:張鳳明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 會員

中國公益線上文史頻道 主編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