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風開始“盯上”越來越多年輕人

作者:光明網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腦卒中逞逐年年輕化趨勢,中年患者所占比例也越來越高,規範化預防和治療特别重要。日前,《壹問醫答》特别邀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兼腦血管病病區主任王翠蘭教授,帶來腦卒中的專業解答。

腦卒中呈年輕化趨勢

男性更多見

腦卒中就是大家常說的“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嚴重者可發生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是造成人類死亡和殘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緻死原因。

王翠蘭介紹,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卒中”,也稱“腦梗死”;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卒中”,也稱“腦溢血”。

其中,腦梗死(缺血性卒中)發生更多,約占3/4,腦出血約占1/4。不論是“腦梗死”還是“腦溢血”,都是發病急、後果嚴重,如果搶救不及時,大部分病人會留下輕重不同的後遺症,比如行動困難、感覺障礙、語言障礙、視覺障礙或聽力障礙等。

“大陸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為200萬人-250萬人,近些年發病呈年輕化趨勢。”王翠蘭說,多數研究将18-45歲成人發生的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等,稱之為青年卒中,男性多見,缺血性卒中更常見且呈上升趨勢。

據統計,青年腦卒中約占全部腦卒中的15%~18%。超過50%的青年卒中患者,存在腦血管疾病的傳統危險因素,如高血壓(最常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而且對這些危險因素缺乏規範化治療;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占青年腦梗死病因的20-30%,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上。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等),在發病中扮演着關鍵角色;有早發的心腦血管病的家族史,其他病因如動脈夾層、煙霧病、卵圓孔未閉等。偏頭痛、吸煙及口服避孕藥,是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最主要的三大危險因素。

據介紹,頸部動脈夾層,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大約20%的青年卒中是由動脈夾層導緻的,頸部按摩、外傷、從事某項體育活動,如遊泳、舉重、羽毛球、高爾夫球、網球及瑜伽等,都可能導緻本病的發生。

“夾層形成後,可導緻患者局部抽痛或刺痛樣疼痛,可為單側、雙側,繼發腦血管病可導緻嚴重神經功能缺損,具體表現與病變血管部位有關,治療不及時會導緻嚴重後果。”王翠蘭說,夾層本身會導緻動脈閉塞,進而出現大面積腦梗死;一旦夾層内血栓脫落,會導緻腦栓塞;如果夾層破裂,可能導緻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建議在出現相關症狀時,需及時就醫診治,減少缺血事件的發生與複發!

警惕卒中早期信号

早發現早治療

“突發腦卒中,它的信号還是比較好識别的。像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語言不流利、失語、喝水有點嗆、走路向一側歪等,這也是最常見的。”王翠蘭提醒,還有一些大家不太關注的症狀,像失明,也就是突然一過性的單眼失明,還有一些大家認為是頭疼頭暈的一些症狀,尤其是眩暈的時候,也要高度重視,這也是早發的信号。

大家要警惕卒中的早期症狀,可以根據BEFAST原則識别卒中:

“B”即難平衡。中風患者走路會搖晃不穩。

“E”即看不清。檢視是否有視物模糊、視物不清。

“F“即臉不正。檢視是否有口角歪斜、流涎的情況。

“A”即手不平。檢視兩隻胳膊是否有單側無力、不能擡舉的情況。

“S”即語不靈。聆聽患者是否語言清晰。

“T”即時間緊迫。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需要盡快打120,到能進行卒中診治的醫院急診。

根據疾病類型,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

“不管是缺血性卒中還是出血性卒中,我們強調的都是‘時間是大腦,時間是愈後’。發生卒中後,務必立即就醫,千萬不能等症狀自行緩解或消失。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早康複!”王翠蘭表示,對一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來說,6小時以内是關鍵的治療階段,大部分的有效治療措施都是在24小時以内,尤其是4.5小時内到院的,可以進行溶栓,有1/3的患者會獲得良好愈後,最終結局是能生活自理。

超過4.5小時、在6小時以内的,現在的三甲醫院都可以做取栓治療,相對花費高一點。

超過6小時以後,或者是不能溶栓的,則會給予抗血小闆藥物、他汀類藥物,還有一些綜合藥物治療,也就是“雞尾酒療法”。病情穩定以後,關鍵的治療是康複和針灸,然後加一個藥物治療。

預防腦卒中

生活要學會“做減法”

對腦卒中病人進行早期康複治療,有利于防止或減輕功能障礙,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縮短住院時間。

“腦卒中經過正規系統的康複治療,60%患者日常生活能夠自理。”王翠蘭說,其中下肢恢複速度比上肢快一些,比較精細的運動恢複時間需要長一些。如果語言能力發生障礙,有可能在半年左右才會了解簡單的句子,表達能力則需要更久的訓練才可以恢複。

急性腦卒中患者,隻要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後即可進行康複訓練,康複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康複治療宜早期開始,以腦卒中後3個月為康複治療黃金期。

腦卒中關鍵是在預防。王翠蘭提醒,40歲以上人群,要每年進行健康查體,不光要關注血糖、血脂和血壓,還要去做頸動脈篩查,發現有沒有早期斑塊。

同時,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煙、限酒,加強體力活動,就是要适量運動。一般建議大家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分鐘到40分鐘的有氧運動。

所謂的有氧運動,就是要做到運動時微喘、微出汗,這樣才是有氧,就是心率要快一點,要達到你的170-年齡,上下浮動10%。對一個50歲的人來講,心率要在100到120次,這才是真正做到有氧運動。

另外,心态非常重要,要控制情緒,不要暴怒。還有就是不能熬夜,規律作息、早睡早起,可減輕交感神經興奮或者血管收縮引起的血壓心率異常波動。中青年女性盡量不服用避孕藥,到了絕經期,不要去做雌激素的替代。

王翠蘭特别提到,還要學會“做減法”。要把體重減下來,保持比較均衡的體重,要把血壓血糖調控到正常,如果你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服藥。

血脂高還沒得卒中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4.9的,一定要吃他汀類藥物;一旦得了卒中,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以下,這是主要的一個藥物治療。如果有家族史,又是45歲以上的,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可能還需要吃阿司匹林來做預防治療。

出血性 腦卒中

又稱“腦出血”“腦溢血”,約占20%

缺血性 腦卒中

又稱“腦梗死”“腦血栓”,是最常見的發病類型,約占80%

(記者 王小蒙)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