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五軍曾一戰成名,赢得鐵馬雄師之稱,為何該軍最後晚節不保

作者:清諾

國民革命第五軍改編自新的國民革命軍第11軍。當軍隊使用新的第11軍時,指揮官是徐廷軒。後來被俞姬改編成五軍長的時候,可是這個黃埔一年級學生沒能勝多久,就交給了杜玉明手。當時,第五軍也是國民軍中唯一的機械化部隊,蔣介石視之為寶物,從來都不容易在戰場上投入使用。此外,第五軍團還有一批優秀的将領,如師長、參謀長等職務。如鄭東國、戴安蘭、邱慶泉、廖耀祥等悍馬都将在第五軍下服役,可以看出,軍隊的戰鬥力并不一般。

第5集團軍裝備精良,也是國民軍中唯一的機械部隊,主要裝備了80多輛蘇聯T-26坦克,德國"豪華"裝甲車100輛,美産福特卡車400多輛,機車40多輛。該軍重炮團擁有24門150毫米榴彈炮,每個師裝備大量火炮、火炮。這樣的裝置,當時屬于國内第一。大家都知道,第五軍裝備精良,但還沒有取得任何輝煌的成就,也沒有為另一支軍打響名聲。

第五軍曾一戰成名,赢得鐵馬雄師之稱,為何該軍最後晚節不保

坦克部隊

1939年11月,日軍第5師團進攻廣西,前線急速,于是蔣介石動用第五軍,指令司令杜玉明率領第5軍南下增援。裝備有機械化裝備的第五軍行動迅速,很快到達了昆侖關前線。盡快進入戰鬥,與被稱為第5師的鋼鐵軍,一場血戰。雖然戰鬥殘酷,但第五軍團在戰鬥中擊敗了日軍,殺死了日軍第5師團第21旅長中村正彥,并取得了昆侖關大街。第五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名,成為國家軍民稱為英雄的抗日戰争部隊,又稱鐵馬雄師,也被列入國民革命軍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主力部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名的第五軍,成為一支著名的英雄軍隊,其在國民軍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之後,他加入了中國遠征軍,在國外,第五軍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參加了與古代防禦的戰争、賓文納戰争和仁安營救、曼德勒戰争和緬甸北部的撤退等大規模戰鬥,後來又因為聯軍戰鬥的劣勢,自願放棄了陣地撤退, 導緻第五軍背敵,在蔣介石的建議下,第五軍從野山撤退。這次野人山之行,讓第五軍損失慘重,但第五軍補充後抵達昆明。并由邱清泉擔任陸軍總司令,随後劉家樹、彭碧生、于宇、梁偉等人先後在軍隊服役,擔任陸軍總司令、副司令員。此後,他參加了山西的反攻戰役,為緬緬公路的開通和抵抗運動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五軍曾一戰成名,赢得鐵馬雄師之稱,為何該軍最後晚節不保

邱慶泉

然而,在解放戰争時期,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名的第五軍,為什麼在晚上結束呢?解放戰争開始時,第五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随着華東野戰軍進行了無數次激烈的戰鬥,也是解放戰争時期較為困難的一支部隊。但是,第五軍卻無法保持長期頑強的戰鬥力。要知道,花一百天紅了,更不用說一股力量了。到熊曉三接任第五任軍長時,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大大低于以前。

第五軍曾一戰成名,赢得鐵馬雄師之稱,為何該軍最後晚節不保

第5軍

特别是在淮海戰役中,第五軍在抗日戰争時期積攢的名聲,都讓熊笑三滅。可能了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淮海戰役中,蔣介石投入了80萬軍隊,結果一團糟,就連陳成的第18軍在這場戰役中也被殲滅了。自然第五軍團也難以逃脫。與他的老上司杜玉明一起從徐州撤退。結果 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第五軍紀律分散,士兵争分奪民,場面一團糟,過去的軍紀良好,以及杜玉明提出的"五個例外"(除了驕傲、懶惰、虛假、欲望、邪惡)、"三個習慣"(十、誠懇、勤奮)的生命力,完全不複存在,這個場景,就像一群一般的土匪。更重要的是,這些士兵沒有做任何壞事,到處搶劫,殺戮和強奸。與孟良軒的第74軍相比,第18軍在雙堆,這是一個天壤之别。同時,這對為民族自由和獨立而犧牲的五位軍人祖先來說,也是一種恥辱。這種行為,也成為了第5軍不會抹去的光輝曆史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