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作者:尤娜Yuna

現狀若難改變,就以喜歡的方式過好每一天吧~~

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硬體數位愛好者一隻。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款迷你便攜主機——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的評測。

其實之前尤娜在各種交流問答中就時常推薦迷你主機,老家給父母配電視用的也是DIY迷你主機。但許多同學可能還有疑惑——這種機器的使用體驗究竟怎樣,相比筆記本各自有何優劣,如何選取?今天尤娜就帶大家解開相關謎底。

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目前有2個配置可選,處理器可選i7-12650H和銳龍7 7735HS(注意兩個版本的外觀稍有不同),尤娜手上這台是i7-12650H的版本。存儲配置則均為32GB+1TB。

開箱外觀

機械革命無界S mini采用小巧的“智慧魔方”包裝,配色十分貼近酷睿處理器的主題色。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開箱全家福,機器自帶一個紫源的120W DC圓口電源,這種與筆記本電腦類似的電源外置方案能非常有效的縮小機身體積。機器額外還附送一根HDMI線和VESA挂架,有需要的同學可把它安裝在支援VESA的顯示器/電視後面,使之成為一體機使用。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機器重量僅0.57kg,甚至不到主流輕薄本的一半。長/寬/高分别為127/127/51.3mm,用iPhone手機對比一下大小,确實是十分小巧。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迷你主機雖然“迷你”,定位仍是桌面電腦主機,接口拓展要遠比筆記本豐富。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的電源鍵位于正面,開機後會亮起藍光;從左至右分别安排了DMIC、USB-C(所有USB傳輸協定均為3.2)、USB-A*2、3.5mm耳機耳麥二合一,電源鍵右邊還有一個複位孔。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後側則安排了USB-A、USB-C、HDMI、RJ45 2.5G網口各*2,外加DC電源和防盜鎖。

左側C口僅支援視訊輸出,右側則為全功能。通過雙HDMI和雙C,機械革命無界S mini可支援最多4個螢幕同時輸出顯示,用于程式員多屏辦公或者是給老人家炒股都非常友善。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機器做了相當獨特的便拆卸設計,雙手按下頂蓋兩個下角即可使之彈起,完後便可進行存儲配置的更換,而不用擔心會動到下面的散熱模組。機器支援2條筆記本DDR4記憶體,最多可擴充至64GB(32GB*2);支援同時安裝PCIe 4.0固态硬碟和2.5英寸SATA 3.0固态/機械硬碟,下圖可見它還給固态硬碟做了主動散熱措施。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配置介紹

機械革命無界S mini非準系統,出廠就已經預裝好了32GB記憶體+1TB硬碟+正版Windows 11(包含Office 2021),到手即可開機使用。系統非常幹淨,沒有任何預裝的自啟動軟體,不過尤娜覺得似乎還是把機械革命的筆記本控制中心挪上來更好……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吐槽一下,機械革命的筆記本總喜歡把C槽隻分100GB,現在這個迷你主機也不例外……尤娜個人是喜歡到手就把C/D盤整合成一個盤,其它同學則可以通過Windows自帶的磁盤管理功能,或借助Disk Genius等第三方軟體自由分區,1TB硬碟尤娜建議至少留200GB給C槽。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下面是配置部分,熟悉硬體的同學可以快進咯。CPU是英特爾第12代酷睿i7-12650H,Intel 7工藝,擁有6個帶超線程的P核(性能核)+4個不帶超線程的E核(能效核),總共10核心16線程的設計,24MB高速緩存,加速頻率可達4.7GHz。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GPU是i7-12650H內建的Intel UHD核芯顯示卡,實際上它的架構與筆記本常用的滿血Iris(銳炬)Xe完全一樣。其擁有64個執行單元(EU),使用系統記憶體作為顯存,加速頻率1400MHz。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記憶體是兩根來自鎂光的16GB DDR4 3200MHz(實際運作在2667MHz,可通過BIOS或XTU超頻上去),組成了32GB的4BG雙通道。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硬碟則是長江存儲的PC300 1TB,傳輸速率達到PCIe 4.0*4級别的SSD固态硬碟。32GB+1TB是目前裝機最具成本效益(或者應該叫容價比?)的配置了,希望能早日在筆記本電腦上普及。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性能體驗

跑分

考驗CPU性能的Cinebench R23,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搭載的i7-12650H成績為單核1777,多核12104。和“滿血版”的12700H相比,單核性能依舊在,這正是大多數日常應用/桌面辦公所依賴的。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考驗GPU性能的3DMark Time Spy,i7-12650H核顯成績為1276,略好于多年前筆記本流行的入門獨顯MX 250。有些同學可能會質疑為什麼不用DDR5,真相就是對64EU(英特爾甚至不想叫它Xe……)的核顯而言,DDR4的帶寬其實已經足夠了。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由于記憶體是俗稱“雙面顆粒”的4BG設計,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的讀寫帶寬要明顯高于正常的同頻機型一些,更接近3200MHz單面顆粒的筆記本,延遲同樣有效控制在了80ns以内。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長江P300的連續讀寫性能一般,僅略高于PCIe 3.0*4盤;随機讀寫尤其最影響日常使用的單線程讀取一項表現則非常不錯,不輸PM9A1等著名的PCIe 4.0盤,國産存儲确實是越來越讓人放心了。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綜合性質的CrossMark跑分成績非常不錯,創造性1844、反應能力1823,竟然都達到今天頻率更高核顯也更牛的i9-13900H筆記本水準!究其原因是迷你主機無須考慮省電,CPU和核顯都可以一直運作在最大加速頻率上,省去了睿頻響應這個過程,是以日常使用和CPU/GPU協同辦公的流暢程度都明顯更高。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辦公

Office 2021三件套+Edge浏覽器的總分13375,總分與子項得分同樣達到i9-13900H筆記本水準,證明了前面的結論不是空穴來風。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PCMark 10現代辦公,應用程式啟動分數達到13000+,文檔編寫也達到8000+,同樣是比同配置筆記本(普遍12000/7000上下)更高出一截的水準。其它項目表現也可圈可點,隻有電子表格和照片編輯因為核顯/媒體引擎的原因偏弱。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PhotoShop 2022的成績接近1000,32GB大記憶體做這種工作如魚得水。實際上PS、程式設計、轉碼、多開等吃CPU的工作,與此同時往往都更吃顯示卡,32GB記憶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Premiere Pro 2022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隻有310分。基本上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用作簡單的剪切拼接、淡入淡出、字幕配音尚可,更專業一些的視訊剪輯需求還是建議遊戲本。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娛樂

視訊解碼屬于英特爾核顯傳統強項了,Potplayer開啟硬體解碼以後,4K 120FPS和8K 60FPS的高碼率視訊,機械革命無界S mini都能以接近滿幀流暢播放。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遊戲則不是它所長,一來核顯性能本就偏弱,二來還缺少RSR/NIS這樣的低分銳化補償技術。低畫質的CSGO/原神基本就是i7-12650H能帶動的遊戲上限,如果有更高遊戲要求,建議大家購買銳龍7 7735HS的版本。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散熱測試

室溫27℃下單烤AIDA64 FPU,i7-12650H可以在前1分鐘維持在64W的功耗,此時P核頻率在3.6~3.8GHz之間,E核則是3.0GHz,而此時最高溫度甚至隻有84℃。1分鐘後下降至45W并一直維持,P核/E核分别運作在3.0/2.5GHz,溫度74℃,機械革命的這個散熱政策其實是相當保守了。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雙烤時候CPU+GPU的功耗牆變化仍舊與單烤相似,前1分鐘64W,之後穩定在45W。核顯會比滿血低100MHz,大約占去15W左右的功耗,CPU最後可以穩定在P核2.2~2.3GHz,E核2.0GHz。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盡管迷你主機體積小巧,但内部垂直空間遠大于講究便攜的筆記本(即便厚重遊戲本高度也很少來到30mm),加上散熱設計也非“放開跑”類型,機械革命無界S mini的噪音是很低的。日常使用完全可以用“鴉雀無聲”來形容,雙烤時人位噪音也不到35dB,僅僅相當于我正在打字這台遊戲本靜音模式下的數值。

結語點評

現在文首“迷你主機和筆記本有何不同”的提問,聰明的同學是不是都能解答了?

  1. 迷你主機由于無須擔心省電,CPU/GPU可以一直運作在高頻,是以日常使用體驗尤其是輕應用響應速度,往往都要優于同配置筆記本。
  2. 迷你主機的拓展性往往都比筆記本更豐富,像機械革命無界S mini可加裝SATA硬碟的設計,今天的筆記本上面屬于非常難覓了。
  3. 迷你主機畢竟沒有螢幕,是以它更适合上班族尤其程式員一類職業——公司和家裡都有固定擺放的顯示器或電視時,上班背過來插上就用,回家同理,如果使用無線的滑鼠/鍵盤就更友善。而筆記本更适合學生黨,以及差旅比較頻繁的人士。

其中差别最大最本質的可能還是第3點!眼下顯示器或電視雖不算十分昂貴,但占地和搬運都是比較麻煩的問題(租房的小夥伴若是買了這倆,切記不要扔掉原包裝箱,尤娜北漂多年的慘痛教訓之一),如果沒有條件安排下它們你隻能選擇筆記本了;但如果可以安排下它們,像機械革命無界S mini這樣的迷你主機,确實能讓你的視覺體驗更上一層樓——畢竟它們24英寸起的大螢幕所帶來的沉浸體驗,是普遍隻有14~16英寸的筆記本螢幕無可比拟的,與之配合能幹的事情也可以更多。

譬如與Kodi一類應用搭檔,可以更好的管理本地影音視訊資源,收看網絡電視直播等——不少同學可能聽說過HTPC(客廳主機),其實迷你主機就是客廳主機很好一個選擇,外形與機頂盒相近的它,安置在電視周邊絲毫不顯突兀。

(右下角亮着小藍燈的就是它啦)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再如FC、MD、PS2等經典懷舊主機,這些機器由于成像原理的緣故,連接配接今天通行的液晶顯示器畫質是很抱歉的,許多同學往往都會改用模拟器代替。而當你給迷你主機裝上模拟器,勾上後者專屬的畫質增強設定後,再配合無線搖桿,便能躺在沙發上遊玩那些20+年前的經典大作了。

【評測】不一樣的便攜體驗——機械革命無界S mini測評

最後,迷你主機與筆記本屬于2種不同的便攜體驗。單機筆記本其實還要更重(畢竟還有一塊螢幕在),算上擴充卡也是迷你主機更輕便;但迷你主機普遍50mm以上的高度對包包還是一個考驗,筆記本尤其輕薄本則相對更寬容一些。

二者孰優孰劣,尤娜自認在此已經列得比較全啦,接下來就由同學們自主選擇了。如果仍然有困惑不解之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咨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