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作者:江蘇新聞

2023

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在2023屆夏季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 段鵬

視訊加載中...

視訊加載中...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梧桐道綠蔭如蓋,萬國旗迎風飄揚。今天我們在此相聚,共賀2023屆畢業生的榮耀典禮。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過去幾年的大學時光,你們在見證!你們見證了新中國建立70周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期,小康社會全面建成、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新征程在新的起點上全面開啟。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過去幾年的大學時光,你們在親曆!你們親曆了建校60周年慶典,親曆了期待已久的世界文化節,親曆了冬奧會志願服務與寰球對話,更親曆了很多國際國内重大事件和曆史性瞬間,北語人參與、見證、記錄曆史。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過去幾年的大學時光,你們更與學校共同成長!我們看到學校高峰學科建設取得重大曆史性突破:全國語言類高校中唯一獲批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榮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科技部“111”引智基地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成果離不開全校師生的同心奮鬥,離不開衆多關心北語發展的上司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援。

在此,我代表學校向2171位2023屆畢業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各位老師緻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援學校事業發展的上司和各界朋友緻以衷心的感謝!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今天,我更高興的是能夠以“新北語人”的身份參加同學們的畢業典禮。

緣分真是妙不可言,也許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我與“小聯合國”北語會有美好的相遇。北語一直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服務國家“大外交”事業努力耕耘,從這個意義上講,北語也是我的家。我第一次聽說“北語”,是七歲那年,父親因外出将我獨自留在家中,并告訴我他要去“北語”辦事——彼時年少的我常常在想:北語是怎樣的?

年歲漸長,今天在我心中,隐約已有答案。

北語有家國擔當,有紅色基因。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這是北語寶貴的精神财富和北語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一代代北語人肩負光榮使命,拼搏奮鬥,薪火相傳,充分發揮語言特色和文化優勢,建構國際中文教育學科體系,引領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為服務“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個“共同體”建設作出了獨特的曆史性貢獻。

北語有名師大家風采,有學子堅毅進取。“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在北語,大樓和大師,我們都有。北語的教學和生活設施,遊泳館、圖書館,讓人羨慕不已;北語更有衆多名師大家,教化育人,引領學問。剛剛韓經太先生對你們充滿期待、語重心長的叮囑,恰恰說明,在北語,我們聚天下英才而育之,這是大學最美好的事情。同樣感慨的是,我們的同學入學成績起點高、綜合素質強,無數的競賽獲獎、科研創新、高水準成果,畢業之後又以高起點奔赴四海,堅毅進取、卓爾不群,作為師長見證你們再次起航,我由衷自豪!

北語更有自由的氣息,有獨立的氣質。雅思貝爾斯說,大學的三大職能:職業訓練、人的教化、科學研究;蔡元培說,大學的三件事: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無論以哪個标準,“人的全面發展”都是大學的根本之道。我以為,寬厚和包容是北語的風骨;獨立和自由是人全面發展的前提。北語人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們有青燈黃卷甘于寂寞的研究;有青春逸動的才藝;有各類競賽中的北語力量;有大小舞台上靈動的身姿。理性之光、藝術之美,都在北語的校園次第綻放。我們當中有300多人到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早稻田大學、哥本哈根大學等國外高水準大學交流;從北語走出大量各行業翹楚領軍人物;我們還有無數獨立自由可愛的靈魂。北語人本身的自由、多元與包容,活成了讓人羨慕的樣子,這既是新時代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縮影,更是大時代世界相處美好願望的最佳展現。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臨别贈言,實為期待未來的再次相聚。在此,我想以一個十八年前畢業的過來人的身份,更是以“新北語人”、新家人的身份,最後再叮囑幾句:

立德修身,知行合一,如大丈夫般成長

“德”字的本意是“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七曜的自然運作軌迹。後來“德”引申意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德就是人的所行之路,是人的本心本性。有德之人,方能行穩緻遠。

孟子以“性善論”為出發點,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為中國人的道德修養樹立了标杆。“大丈夫”在“氣”不在“形”,要養成浩然正氣,就要通過人的自我修養進行涵育和蓄積,并且“配義與道”,成大丈夫。我真誠地希望你們不斷曆練,能夠擁有大丈夫的浩然正氣,做到唯德唯義。

“人無德不立”。同學們,目前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時代新人,要立大志、擔大任、成大器,始終将國家大業,民生大計放在心上,作為自己成長的原動力,不斷激勵自己奮勇向前。北語的多元包容成就了北語人的多樣人生。你們要像孟子的“大丈夫”一樣,淡定、從容、為國擔當!

我們校訓中的“德行言語”,就是強調通過語言實作德與行的統一。北語有一間會議室名為“清常廳”,以此命名是為紀念大陸著名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張清常先生。清常先生在北語任教17年,秉持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潛心鑽研對外漢語教學,積極推動對外漢語學科建設。先生在來校任教之初,說對外漢語教學“這項工作不簡單,必須苦盡才有甜來”。先生在長達60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終以問學不倦、甘當人梯的奉獻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在他刻苦鑽研、謙虛待人的精神感染下,他的學生們很多都走上國際中文教育的道路,成為服務國家語言文化走出去戰略的中堅力量。他的高風亮節和治學精神鼓舞着無數北語人,希望同學們未來走上工作道路也能不忘學校期望,傳承北語精神,成長為國之大才。

“雖千萬人,吾往矣”。未來你們會遍布社會的各行各業,走上不同的崗位。你們中有人積極參軍入伍,保家衛國;也有人積極投身教育貧困地區支教事業,給偏遠地區孩子們帶去知識的光亮;還有人緻力于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志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同學們,你們要以他們為榜樣,積極貢獻社會。同時,你們也不可輕視小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多一分謙讓,少一分争執;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怨恨,以德養性,回歸初心。

磨練心智,兼濟天下,堅韌不拔地成長

從五千年文明古國走來,邁向新時代的民族偉大複興,今天的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目前和未來的世界充滿不确定性,我們正面臨着機遇與挑戰并存、合作與沖突并行、信任與疏離共生的複雜國際形勢。作為擁有寬闊國際視野和優秀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北語人,你們應該思考如何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鬥争精神,既要敢于鬥争,又要善于鬥争。”成長往往發生在艱難困苦的鬥争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極懈怠、回避沖突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敢于鬥争,善于鬥争。作為學生的你們,主要是在學習中鬥争,與自我鬥争,在鬥争中增長本領,提高才幹,促進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莊子》中任公子釣魚的故事。“任公子為大鈎巨缁,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任公子巨鈎釣繩,一年多沒有收獲,但他鎖定目标,毫不氣餒,堅持不懈。這正如我們北語人矢志不渝“傳播中國語言文化,溝通中國、融通世界”的事業,難度極高、意義重大、福澤後世,怎可輕言放棄?

終于,堅持有了回報——“大魚食之,牽巨鈎錎沒而下,骛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裡。”大魚咬鈎海浪滔天,聲如雷鳴。任公子與大魚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頑強鬥争,最後制服大魚,赢得勝利。這正如過去幾年,我們面對波谲雲詭的國際局勢,甚至在外部極限施壓的狀态下,保持定力、積聚力量、突破封鎖,取得鬥争勝利。

乍一聽,這個故事很像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海》,但我以為,莊子以其博大的胸懷完全展示了另一種東方的境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制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任公子将大魚做成熏魚幹,讓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都品嘗這難得的美味。面對挑戰淡定從容;困境壓身敢于鬥争;高光勝利兼濟天下。

同學們,你們要磨練自己的心智,堅韌不拔地成長。未來你們也許會面臨來自個人、學校、社會的各種壓力,也會有感到不甘不平的時候。但黃河九曲,攜沙帶石,曆史的洪流不會因為個人的境遇而改變其程序。成長之路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客觀地掌握曆史發展的規律,平和地看待自身的境遇,磨練堅韌不拔的心智和品質,才能擁有成長的核心,保證永續的成長。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開放包容,天下一家,胸懷世界地成長

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曆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開放合作是人類的必然道路和最終歸宿,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中國人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我們一直欣賞江河的有容乃大,堅持走和諧共生的發展道路。今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教育對外開放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北語以講述中國、親睦世界為光榮使命,立足國際中文教育,積極推進中外文化交流,中外學子同堂上課、世界文化多元交融,處處展現着北語人的開放和包容。“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北語人,大家要牢記“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發揚“愛國擔當、誠樸厚德、求真創新、開放包容”的北語精神,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展現大國青年的開放姿态和寬廣胸襟,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中華民族之是以能夠成為偉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中華文化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和強大的精神支撐。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生命血脈,讓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充滿自信。習總書記在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的賀信中說,“我們要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作為新時代的北語人,我們應當繼續發揚多元、包容、獨立的思想精神,以天下一家的文明觀汲取世界百家之長;用胸懷世界的東方智慧回應變動不居的世界格局,傳承北語精神,胸懷遠大理想,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奉獻青春和力量,成為勇擔大任的時代新人。

文明沖突與交流互鑒、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修昔底德陷阱,世界何去何從?我們北語人應給出時代的回答。在剛剛任公子釣魚和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故事中,我們就能夠發現中外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鑒,人類共同價值的可愛。北語人志存高遠,胸懷世界,我們需要參與國際文化與文明的對話,做國際體系的貢獻者、建設者,共同創造天下大同的新世界。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數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同學們,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初入北語時的歲月時光?是否還記得少年時立下的志願、追逐的夢想?“青年人要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創造未來。”

成長,是一本永不完結的人生之書。好事多磨,成長之路道阻且長;行而不辍,漫漫人生未來可期。希望你們可以充滿勇氣和力量地堅定成長!我也希望以“新北語人”、你們的家人身份,說一句:不論走到哪、走多久、走多遠,北語都是你們的家。很多人都會關注你們飛得有多高,母校更關心你們累不累,這裡永遠是庇護你們的港灣。海天遼闊,任君翺翔;北語在斯,即刻起航!

珍重,再會!

謝謝大家!

校長段鵬畢業緻辭丨充滿勇氣與力量地堅定成長

(來源:北京語言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