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作者:樂圈大角牛

“您花了錢,罵兩句出出氣也應該。”

四年前,馮小剛賀歲片《隻有芸知道》表現“很差”惹争議,面對觀衆的憤怒他說了以上這句話。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這樣的态度,一改他往日“小鋼炮”硬剛硬怼的形象,最近四年來近乎處于沉寂的狀态。

2023年,他攜帶新作品歸來卻再次惹争議。

如今已經65歲的他走上了大導演的“另一條路”,讓人忍不住回望他的來時路。

1958年,他出生在北京一戶普通人家。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從他記事開始,他便跟着媽媽和姐姐生活,他的父親與他的母親離異之後重組了家庭。

他從小熱愛文學,擅長文學和畫畫。

1978年,他聯考畢業之後他進入文工團,開始了軍旅生涯。

在文工團期間,他工作努力且頗具才華,順利提幹為文職人員,負責文工團的美工,籌劃并參加部隊中好幾次晚會的籌備工作。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1984年,文工團首當其沖全部解散,而他成為轉業軍人中的一員。

他脫下軍裝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北京城建公司工會,就職于文化宣傳部。

那年某天,他在醫院遇見并認識了又美又飒的女孩王小平。

當他知道剛從美國回來的王小平已經有男朋友時,有些莫名的失落。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可當他知道王小平的男朋友是鄭曉龍時,眼前一亮。

正是在王小平的引見之下,他才有機會認識帶他走入影視圈的鄭曉龍。

當時,鄭曉龍是北京藝術中心的主任,想要進入藝術中心的人都得通過鄭曉龍。

他與鄭曉龍多次見面和交流工作與理想之後,鄭曉龍給了他一個機會,到藝術中心當實習生。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實際上,哪怕隻是實習生,對于出生普通且那時才藝也普通的他來說,已經算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成為實習生之後,他開始惡補各種文學知識,從莎士比亞到曹禺再到魯迅,他每天吞下大量的文學素材。

也正是他的努力學習所得,讓他在有機會表現的時候,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1984年,他在鄭曉龍所執導的《生死樹》中擔任美術助理。

而這也意味着他正式進入演藝圈,隻不過是以美術助理的身份。

他優秀地表現,得到鄭曉龍的進一步賞識。

1985年,他成為藝術中心的美工師。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成為美工師之後,他不僅擔任美工,還因為與鄭曉龍十分聊得來而經常呆在片場,除了處理一些後勤的工作之外,也會兼具一部分拍攝工作,這為他後續成為導演打下了基礎功。

1987年,他在劇組已經是美術設計師,《好男好女》和《便衣警察》都是的美術設計都是他所操刀。

1989年,他在王朔的引薦之下,認識了馬未都。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那時候的馬未都,不僅是《青年文學》報社的總編輯,還與劉震雲、王朔一起成立了“海馬影視創作室”。

幾個“大文豪”聚在一起成立影視公司,王朔将他引入“海馬影視創作室”的目的十分明顯。

1991年,他與鄭曉龍一同編劇的《遭遇激情》斬獲了“金雞獎”。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這次得獎的機會,成為他導演生涯最重要的推手。

也是在這一年,他與王朔、馬未都共同編制了《編輯部的故事》拍成影片,由趙寶剛所執導。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這部劇一經播出,便成為人人拍手稱快的好作品。

這部喜劇與文學所擦出來的效果,不僅是開了國内影視題材的先河,也牢牢抓住了那個年代年輕人們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主題曲和插曲都是他填的詞。

憑借着一部劇,他成為影視市場的“黑馬”。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1992年,他與鄭曉龍所編寫的電影《大撒把》,讓二人再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1993年,他與鄭曉龍共同執導的《北京人在紐約》,是他第一次以導演的身份亮相。

這部作品先後獲得“金鷹獎”、“飛天獎”和“五個一工程獎”,堪稱轉型成功地經典案例。

而他的開山之作《北京人在紐約》是家庭倫理劇,從他往後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家庭倫理劇是他的主要強項之一。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1994年,他獨自執導了《永失我愛》,成為獨撐一面的導演。

1995年開始,他所執導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獲得觀衆的喜愛與肯定,幾乎每一部劇都能在國内乃至國際上拿獎,他無疑成為國内第五代導演中風頭旺盛的一位。

1997年,他所執導的《甲方乙方》可謂是大殺四方,在一張票兩塊錢的年代,這部作品的票房突破3600萬。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不僅成為年度票房冠軍,還拿下“百花獎”,可謂是名利雙收。

這部作品是國内第一部賀歲片,開創了内地首部商業電影模式,是以稱他為國内賀歲片和商業片“開山鼻祖”是實至名歸,一時風光無兩。

而透過這部作品足以證明,普通出身的他成功擠入了“京圈頂流”當中。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王朔和葉京是訓練總監部大院出身,馬未都是空軍七五幹校出身,鄭曉龍是總後大院出身。

當時他們隻有340萬的經費堪稱“乞丐級别”,收獲3600元的票房堪稱史詩級作品,但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還是因為這部作品從編劇到導演再到演員都是“京圈頂流”。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王葉是名聲在外的“京圈太子爺”,對榮華富貴早已覺得索然寡味,對于體驗民間疾苦十分感興趣,于是在馮小剛的說服之下扮演劇中“吃雞大款”。

而王葉更是憑借着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無償從部隊借到一個營的坦克,才有了作品中無可挑剔的巴頓将軍檢閱軍隊戲。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動用真正的部隊的坦克隊和軍人拍照,令人驚歎人脈果然是個好東西。

而葉京這位“京圈大佬”對于他的評價,是他懂得借鑒和利用比他更聰明的人,被他利用的“大佬”通常在他的“馮氏誇獎”中十分樂呵。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既有野心,又有清晰明确的自我定位,做事目标性極強,這是他從一個底層美工走向大導演的核心所在。

而這也是他與同在第一梯隊的張藝謀、陳凱歌、姜文最大不同之處。

張藝謀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是典型的科班出身。

陳凱歌既是科班出身,也是電影世家子弟。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姜文則是大院出身,演而優則導,屬于沉澱式的厚積薄發。

馮小剛則是圈外人的成功逆襲,不僅在人脈圈層上逆襲成功,也在事業上逆襲成功。

而這也就形成了他與第一梯隊其他幾位存在很大差異,其他幾位在思考電影的意義和突破傳統拍攝時,他考慮的是人脈和市場反應。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這一點,時代給了他最大的紅利,經濟快速發展之下,思考時代命題的大導演也不得不受資本所左右,進而向商業片靠攏。

在衆多商業片、賀歲片争奇鬥豔的年代,他憑借着“馮氏幽默”坐穩了高票房。

而他憑借着多部高票房的電影,成為資本需要讨好的對象,不僅讓華誼兄弟以每年400萬加分紅簽下了他,又幾乎在任何公衆場合都擁抱他和笑得合不攏嘴。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的作品不再隻是想着讨好資本與市場,還有了自己想表達的想法和家國情懷。

2001年,他的《大腕》在廣告橫流的商業片中成為一股清流,以黑色幽默針砭資本的浮躁和市場消費的無腦。

他的這部作品,又成為國内影視界的另一個标杆,被無數後來人效仿。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往後的大概十五年時間裡,他無疑成為既能夠駕馭資本和市場,也能兼顧個人理想和家國情懷的導演,也确實總是能夠抓住觀衆的眼球。

他的電影也大緻上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商業片賺得盆滿缽滿,一條是家國情懷幾乎不賺錢。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在商業片中,《天下無賊》和《非誠勿擾》堪稱完美。

這部作品所取得的票房是1.26億,開了國内電影商業片破億的先河,并且這部戲植入了衆多廣告。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相較于3000萬的拍攝經費,植入的廣告費用幾乎就能滿足。

《非誠勿擾》則以3.25億票房打破了内地票房記錄,再一次證明他的商業作品大受市場和觀衆的歡迎與認可。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商業片不僅讓他數錢數到手軟,也能讓他拿獎拿到手軟。

而他的《集結号》、《1942》、《唐山大地震》、《芳華》等家國情懷,制作和拍攝費用幾乎都是是天花闆級别,卻票房一般。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但他那些不賺錢的作品,卻不得不承認收獲了好口碑,成為時代性質很強的文藝作品,足以成為後生們學習的标杆。

可久處光環之下難免産生自負,他的作品就算有“割裂”和不被認可的地方,他也覺得是觀衆看不懂而不是自己的作品有問題。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2013年,他的《私人定制》上映之後,口碑垮塌。

他連發六條微網誌炮轟影評人,不僅稱影評人是“大尾巴狼”和“丢人現眼”,甚至還直接爆粗口。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看着隻有5.7分的評分,他堅稱與影評人勢不兩立。

2015年,他攜手吳某凡和李某峰兩位小鮮肉以《老炮兒》強勢回歸市場,票房和口碑雙豐收,還讓他一舉奪下“金馬獎”影帝,一時風頭無兩。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那時候,影迷們還用“你大爺還是大爺”這種調侃的方式來肯定他的卓越。

可轉眼之間,他又怒怼小鮮肉和觀衆。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2017年,在上海電影節新浪論壇上,他除了批判資本、小鮮肉、流量,甚至還直接說“有那麼多垃圾觀衆才有那麼多垃圾電影”。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讓人見識到他“小鋼炮”的稱号絕非浪得虛名,可他的作品的市場号召力卻似乎一去不複返。

2019年,他所執導的《隻有芸知道》票房和口碑都大跳水,可以說在他的執導生涯中是空前現象。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首日上映,票房不及《葉問四》的四分之一。

為了能夠提升票房,盛名了二三十年的大導演,竟不得不将自己的作品委身在薇娅的直播間做宣傳。

上映一周時間,票房堪堪破億。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他在夜深人靜時發了一篇小作文,頗有一股感慨“英雄老矣”的悲涼感,與昔日那個自稱“躺着也能掙錢”的他形成鮮明的反差。

而其中那一句“您花了錢,罵兩句出出氣也應該”,更是沒有了往日“小鋼炮”的姿态。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2023年,已經65歲的他再次為市場奉獻了作品《回響》,卻沒想到再一次惹出争議。

之是以受到争議,用觀衆的話來說,是披着懸疑劇外衣的家庭倫理劇。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而他的影迷則表示,他的這部《回響》與他多年前無法正式播出的《月亮背面》異曲同工,講述一對戀人在相愛的同時也互相算計,将家庭倫理與個人貪念顯露無疑。

截止到目前為止,這部作品自然沒有成為證明他“寶刀未老”的得力作品。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如今,他顯然是走上了大導演的另一條路,那就是在證明自己“寶刀未老”的時候,反而無法正确捕捉市場和觀衆的看點。

回顧他的成就,從1997年至今,在這26年之間, 他執導的作品超過30部,先後八次奪得票房冠軍。

馮小剛又惹争議了,但65歲的他,已走上大導演的另一條路

而早已名利雙收的他,其實大可不必奔跑在自證“寶刀未老”的路上,不妨多拍一些像《集結号》和《唐山大地震》的作品,既能夠成為後來人學習的作品,也能夠讓自己更加優雅地老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