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公子扶蘇成功繼位,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

作者:鏟史官大人
如果公子扶蘇成功繼位,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

如果李斯和趙高沒有發動沙丘政變,“大秦之光”公子扶蘇回朝繼位,那麼大秦的未來又将何去何從?

深入了解曆史會發現秦朝的曆史任務就是完成大一統,是以無論誰繼位都無法改變大秦短命的事實。

一切的起點還要從大秦“國魂”商鞅變法說起。公元前361年,秦孝公與商鞅一手将大秦打造得強大無比。

但大秦之是以強大離不開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第一土地,第二軍功。

隻有不停耕種,秦國百姓才有生存之地,隻有不停作戰,出身農民的士兵才有可能通過軍功實作階級跨越。

土地與軍功的結合在當時戰亂時代是非常先進實用的。

如果公子扶蘇成功繼位,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國家,此時秦朝的疆域北至長城,南到大海。

由于生産力與人口的限制,秦朝想要擴大疆域打下草原和西域是非常困難的。

此時問題來了!商鞅提出變法的前提是大秦要一直擴張下去,這樣百姓才能得到土地和官爵。

如果天下太平,軍功爵就随之失效,當時還沒有實行科舉制度,商業又被人們瞧不起,這樣人們就無法突破階級限制。

也就是說農民隻能一輩子困在土地上,士兵也沒有晉升空間,那麼想要進取的人隻能開始琢磨歪門邪道。

如果公子扶蘇成功繼位,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

比如在朝廷内部搞政鬥,通過不斷重組獲得晉升機會。

或者再掀起内戰,重新激活軍功爵制度來創造機會。

總之無論怎麼選,大秦都不會走太遠。

秦國的創始制度決定他是創業型國家,秦始皇在位時已經察覺到問題所在。

是以他不斷“找事”讓精力過剩的人們有奮鬥目标,比如修長城、挖靈渠、逐匈奴。

無論秦始皇真實想法如何,但這些事确實功在千秋,始皇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

但始皇帝在釋放生産力的同時,也嚴重透支了大秦的生命力。

如果公子扶蘇成功繼位,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

此外,秦國一統六國更多的是武力上的征服,蠻力可以将敵人打倒,但卻不能使其屈服!

要讓已經曆經百年戰争的百姓迅速形成國家共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秦國的百姓有家國觀念,但六國遺民沒有這種意識,也沒有親身經曆商鞅變法這種嚴苛的制度。

正所謂“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在這些遺民看來秦朝的政策不過是壓榨與苛政而已!

是以大秦帝國的短命是一種必然事件,昏君胡亥繼位隻是加速了程序。

想要改革秦國的基礎體制好比要進行一場抽骨換髓的大手術,這不是性格溫潤的扶蘇所能解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