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門靜脈壓力為5-10mmHg,當門脈系統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導緻門靜脈及其屬支壓力升高,其壓力持續升高(>10mmHg)稱為門靜脈高壓,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稱為門靜脈高壓症(PH),其最常見病因為各種原因所緻的肝硬化。日前,廣州複大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醫療二科主任朱玮冰在“複大新視野 徐克成大講堂”第30講上與大家分享了門靜脈高壓症食管胃靜脈曲張等相關内容。
門靜脈系統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彙合而成,起始于胃、腸、胰、脾的毛細血管網,終止于肝血窦狀隙。門靜脈主幹及較大的屬支均無瓣膜結構,血液可逆流,與肝動脈有交通支,與腔靜脈(體循環)之間存在衆多交通支,是肝髒的主要供血通道。
門靜脈高壓常常是由于門靜脈血流阻力的增加而引起,其始動因素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門靜脈高壓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症,如腹水、食管胃靜脈曲張(GOV)、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VB)和肝性腦病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急症之一。
· 門靜脈高壓症如何診斷——
一、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
目前常用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來代表門靜脈壓力,即:HVPG=WHVP(肝靜脈楔壓)-FHVP(遊離肝靜脈壓力)
- >5mmHg即為門靜脈高壓;
- ≥10mmHg是診斷臨床門靜脈高壓的金标準;
- ≥12mmHg是曲張靜脈出血的門檻值;
- ≥16mmHg易出現難控制的并發症,增加非肝髒手術後短期死亡風險;
- ≥20mmHg提示曲張靜脈出血後止血效果差。
▲HVPG與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不同分期之間的關系
二、實驗室檢查
對于首診原因為腹水、脾腫大、肝髒縮小或嘔血的門靜脈高壓患者,針對性的實驗室檢查對于确診很有意義。
不僅對肝硬化患者有價值,對于惡性良性腫瘤及骨髓異常增生等患者也很必要。對于判斷肝髒儲備功能及損傷程度是必需的檢測名額。等檢查對于肝硬化的病因鑒别必不可少。對于疑似遺傳代謝性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還要進行等以鑒别診斷。
三、影像檢查
可以明确腹水、肝密度及質地、門靜脈擴張、血管開放情況,并測定血流量。當門靜脈主幹直徑≥1.3cm,脾靜脈内徑≥1.0cm時,則提示可能存在PH。
可以評估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發生出血的風險(存在、嚴重程度、有無紅色征)等。如門脈高壓性胃病,當胃壁淤血、水腫→胃黏膜下層動-靜脈支廣泛開放→胃黏膜微循環障礙→胃黏膜防禦屏障破壞→門脈高壓性胃病(粘膜糜爛、出血)。而這可以通過胃鏡檢查确診。
· 門靜脈高壓症如何治療——
因門靜脈高壓可導緻多種并發症的出現,是以患者應積極進行門靜脈高壓的評估,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病因治療以及必要的一級、二級預防,進而實作提高生活品質、延緩疾病進展的目的。
一、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的治療
✍對于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藥物一級預防:
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滞劑(NSBB)首選用于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預防,其降低門靜脈壓力的主要機制包括減少心髒有效輸出量(阻滞β1效應)和收縮内髒血管(阻滞β2效應),減少門靜脈血流。值得注意的是,一級預防時,NSBB與内鏡下靜脈曲張套紮術(EVL)療效相似,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對于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藥物二級預防:普萘洛爾聯合内鏡治療是靜脈曲張出血二級預防的首選治療方案。
✍對于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藥物治療:
特利加壓素和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奧曲肽)為首選的一線藥物方案。兩種藥物控制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相似。如果其中一種藥物控制出血失敗,可換用或聯合應用另一種藥物。
質子泵抑制劑(PPI)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5,提高止血的成功率。急性出血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減少菌血症和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等感染發生的風險,能降低再次出血率及整體死亡率,是治療急性靜脈曲張出血必不可少的步驟,一般推薦使用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或者喹諾酮類藥物,治療周期通常為5~7d。
此外,藥物聯合内鏡治療可顯著提高急性出血的止血成功率,是控制急性出血的首選方法。
當出現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其緊急處理為: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 利用充氣氣囊分别壓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張靜脈,以達到止血目的;
- 球囊壓迫僅用于大出血作為臨時性“橋梁”(24h内、最好在重症監護下),為内鏡及其他治療赢得時間;
- 80%~90%的出血可以通過三腔二囊管壓迫得到控制,但再出血率高達50%以上,并且患者痛苦大,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氣管阻塞等并發症;
- 實施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24h内再進行内鏡下密集套紮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二、内鏡治療
是食管靜脈曲張的一線内鏡治療方式。通常用于食管急性靜脈曲張出血以及防止再出血,比EVL更早應用于臨床,但其并發症發生率較高。EIS目前主要作為EVL在技術上難以完成時的備選方案。此外,主要用于胃底靜脈曲張出血。
當出現以下情況,為内鏡下治療的時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應接受内鏡檢查以确認出血來源;
- 在内鏡治療之前,需要液體複蘇并使用藥物治療;
- 生命體征平穩但有活動性出血者應進行急診内鏡治療;
- 藥物治療可以控制出血者,可以擇期接受内鏡檢查,在血流動力學複蘇後,一般應該在12h内進行内鏡檢查和治療。
三、介入治療
主要為。當藥物及内鏡聯合治療失敗的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推薦PTFE-覆膜支架TIPS為挽救性治療手段。
四、手術治療
如等。
肝髒疾病在大陸很常見,肝炎後肝硬化給大陸帶來了沉重的醫療負擔。肝硬化患者約50%最終會發展為門靜脈高壓症,是以對早期發現并治療門靜脈高壓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有助于減輕症狀和預防并發症的發生。
診斷和鑒别門靜脈高壓,需要進行詳細的病史和全面的體格檢查,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室、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此外,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娴熟的臨床技能和缜密的臨床思維,才能做出準确的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