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定要為了成功才去創業嗎?

昨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于是今天轉載一下。

問題是:

一定要為了成功才去創業嗎?

國外的很多成功CEO都是辍學而來,而中國卻不提倡這樣的做法,更多前輩的意見是:“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去創業”,這樣說的預設前提是:“要能保證成功了再去創業”,但是個人認為并不要沖着成功而去創業,創業是一種提升自我的方式,想聽聽大家對這個的看法呵

下面是回答:

vieplivee,無業遊民6票,來自 劉聰、馬君、ValerieW 更多說個我學生的例子吧。他成績一直不怎麼樣,我覺得是因為他很少上課的緣故。有時找我聊天,告訴我他沒來得及花時間在學業上,打算補,然後果真就能補回來一些。是以我知道,他是真沒花時間。可是眼看要不及格了。我就告訴他說,要不先退課,回頭再上。他就去退了。

他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因為喜歡畫畫,高中自己設計T shirt,周圍同學喜歡就賣給他們,結果越賣越好,就自己創業,現在住在一個叫做”創業家之塔“的宿舍樓裡,那裡面的人都是選拔出來的,都有自己創業的經曆,成天在一起就聊點子什麼的。估計他們學業都是次要的,有了點子趕緊下手更要緊。畢竟現在這個時代,萬一點子慢上半拍,那就等于沒了。上次他退課之前,跟我聊了一堆點子,我覺得很有意思,胡說八道了一通什麼意見。不知道這樣的人會不會退學去創業,反正現在看來沒必要,因為這個學校就是教人怎麼創業的。

所有那些什麼什麼人退學都有他們的理由。有的人是沒錢,有的人是沒時間用在學業上。這個不一一搞清楚就籠統下結論說”創業就等于退學“,那實在沒什麼意義。人最要緊的是鬧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才去決定要去做什麼。

很多學生也跟我抱怨過覺得這個學校太“銅臭”的問題,他們好比志在做non-profit,我覺得挺nicely驚訝的。哪怕一個純粹的商學院都不見得隻包括隻想賺錢的人。的确,不是所有創業的人腦子裡都隻想到歸屬于自身的“成功”──改善周圍的環境,做個志願工作者,那樣的成功是屬于全世界的。(我極少說這種大話,不過至少這次是真心的。)

+-

DimLau,A DiggCafe barista.4票,來自 鄒日佳、馬君、廖維建 更多說說我的看法。創業必然是為了成功的,當然,對于成功,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定義:把自己的想法盡完整地實作出來就算成功;賺到多少錢就算成功;在行業裡赢得口碑就算成功。至于能不能達到預期,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但是重點是自己心裡要有這麼一個明确的對成功的定義并且堅定不移地朝這個方向前進。

那些創業時不在意能否成功,純粹為了“提升自我”或者曆練曆練的想法我覺得太冠冕堂皇,而且一般我會認為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富二代就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是以說出這些話來,或是表示自己的潇灑,或是因為沒有其它路可走創業又一點把握都沒有是以自己安慰自己。

+-

Lawrence Li,通曉廣東和普通話3票,來自 vieplivee、Loene、初洋首先,問題補充說明中的「默認前提」不成立。

要自我提升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去珠海週邊的小島當漁民,或者去深山裡修行,或者去外國讀考古。

創業必須為了成功,主要是因為不成功創業就創不下去。比如你開間咖啡館一直虧錢的話就要關門了。

+-

胡小迪,非文藝非清新非腦殘。有正派人格的反派女子…1票,來自 何金輝我覺得創業是對自我的一種認可,也是發展和挖掘自身價值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我想去做創業的人,應該都是準備承受着失敗的,但是他們有信心成功~

敬佩并且希望成為這樣的人,哈哈~

敢于挑戰生活的人,本身就是成功的~帥!

+-

周明智,搜尋引擎優化1票,來自 Darwin中國跟國外不一樣,國外隻要有好的創意加風投就很可能創業成功;而在中國,創意很容易被山寨,風投也不會願意投給一個沒有背景的人。

+-

peterlu,十年網際網路,剛開始做産品,後來做營運,現…1票,來自 丁天然我認為,不能為了成功而創業,而應該是:發現了一個使用者群體的某個需求,然後自己可以創造滿足這個需求的解決方案。為了這個而創業,為了成功而創業反而不能成功。

+-

柒陸小滿,心的純淨,來自由哪裡,不斷告訴自己,它的…多數人的創業是挫敗後的結果.

+-

meng-jian,一個累積失敗的人不一定吧,出發點是做事,哪怕是對社會微小的改變,隻不過養活自己的擔子本身也很重。

+-

林震坡,N=都會一丁點看自己對創業是怎麼了解的了,我正跟着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創業

+-

何金輝,金山營運,知道點遊戲,懂點營銷,愛看點經…創業更多的是對自我的認可和肯定,也是對自我價值的展現,是一個對夢想的追求,過于追求成功的創業,太多的功利心,這樣的創業在最後的成功率也會低的,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創業,才會去拼命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mrcong/p/323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