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一進辦公室,看決明子睡眼惺松坐在那兒,四神無力。

“怎麼了?生病了?疫情期間,可要注意身體。”我坐到椅子上,打開電腦。

決明子湊了過來,“師傅,我看你每天4點鐘起來,而我一直8點10分起床,是以也想嘗試下。這不,結果大早上一直感覺沒睡夠。我很奇怪,你是怎麼做好時間安排的?”

“這是個好問題。給你做個分享吧。”剛好沒什麼事情,我示意他做下,翻開了那本《程式員生存指南》。

一、作息規律

經過調整,我的作息時間大約如下:

4:00-6:00 洗漱,喝一杯溫水,處理工作事宜或者寫個人思考的文章。盡量在此階段把難點工作處理完畢。

6:00-7:50  讀書一個小時,其中《唐詩三百首》一篇,已堅持368天。喊娃起床,做早餐,送娃上學,我上班。

7:50-8:50  上班路上,吃名家講談。

9:00-18:00  處理工作事務。

18:00-19:00  上班路上,聽名家講談。

19:00-22:30  吃飯、陪娃寫作業,或者處理餘留工作。盡量做到當日事當時畢。

上下班的路上可補覺半小時,中午可補睡半小時。一天睡眠時間大約在6.5小時左右。

二、堅持自律

每天堅持4點起床,這個目标落實起來很痛苦,習慣就好,不必刻意必須4點,一般在4點左右起床即可,比如4點30分、5點都沒什麼問題。

既然清晨有毅力離開那溫暖舒服的被窩,早晨的時間也就不會浪費。自己肯定願意做有意義的事情。

剛開始起早可能不知道做什麼?沒事,先起床再說,慢慢摸索早晨要做的事情。

三、關掉各種提醒

電腦上關掉郵件的自動收取和提醒;關掉QQ、微信的消息提醒。

郵件每天手工收取三次:9:30 、13:30、16:30各收取一次。

處理郵件時,一掃二看三處理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一掃:第一次先掃一遍“未讀郵件”,将不重要或不需要自己處理的郵件直接拖到歸檔檔案夾中;

二看:第二次看餘下的郵件中,能簡單處理的,直接處理。一時不能處理的,留着第三遍處理。

三處理:剩下難處理的郵件,分别進行處理。

微信、QQ大約每半小時檢視一次,對溝通的工作進行處理。這個不适合直面客戶的服務人員,他們需要随時對客戶的問題進行回報。

四、事情做好優先級

一天雜事較多,可将事情記到本子上,排好優先級。處理完一個,用筆勾一個對号。多年來,我還是認為傳統的紙和本子記事情更友善。

在處理工作時,突然冒出個靈感或應做的事情,随手在本子記上一筆,繼續處理手頭上的工作。事後再集中處理本子上的事情,這樣就不會遺漏工作。

事情優先級原則是什麼?上司的工作優先處理,客戶的工作優先處理。

五、事情跟蹤

事前安排,事中跟蹤,事後考核。跟蹤成員的進展,協調相關事宜。

關于自律,再舉兩個例子。

原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營運官陸奇的日常作息清單(網上傳播):

3點起床,先查郵件,回複郵件。

4點跑步,跑上5公裡。

5點至6點,就到辦公室上班。

7點前,處理完所有郵件。

8點前,做好當天工作計劃。

9點,和姗姗來遲的老外開晨會。

22點下班,學習一個小時。

23點上床休息。

這個作息,陸奇多年如一日。僅僅是這個自律的堅持,就足以超過全世界99.9%的人,還不包括他其他方面的自律,可怕不可怕,陸奇能達到如此的成就和他的堅持自律是分不開的。

再看看武漢一位學霸高中生的寒假作息時間表。這份作息時間表上安排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6點40分到晚上11點50分。

即使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拜年之餘還見縫插針地安排了學習。而作息時間表的标題是:“不是成功來得不夠快,而是對自己不夠狠”。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這位高中生朱政家境困難,父母都是外來務勞工員,根本無暇顧及他的學習和生活。

他的早餐一般就是一碗稀飯一個饅頭,午餐都是不超過4元的标準。

因為家離學校較遠,他就住在學校的免費宿舍裡,每天坐在樓梯的路燈下學習到深夜。

他深知:人生沒有寒暑假,沒傘的孩子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讓将來的生活不再那麼費力。

我們再看清華學霸馬冬晗,每天6點起床,淩晨1點入睡。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上課之餘,不忘記聽CNN英語、複習微積分、高數、鍛煉身體,生活被安排得充實又高效。

浙大學霸胡一捷,每天6點起床,12點半入睡。

保持高效辦公的簡單幾招,一般人不告訴他!

每個時間段的學習都被精确到幾點幾分,可謂是分秒必争。

更開挂的是,這位學霸不但成績好,還會玩:嘗試過駕駛輕型飛機、學習過潛水,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服裝潮牌。

對于大佬們來說,他們享受這種精确的作息時間表,喜歡高度自律下高效學習生活的感覺。

看着決明子驚奇的目光,我問他什麼感受。

決明子喃喃地說:“那我向學霸學習,我還是争取6點起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