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作者:iWeekly

仍然是盧卡斯影業,仍然是哈裡森·福特,仍然是驚心動魄的考古學冒險,《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在15年之後歸來,一切都透露着懷舊的氛圍。但變化也顯而易見。這是“奪寶奇兵”系列中唯一一部不再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喬治·盧卡斯編劇的電影(二人擔任該片的執行制片人),也是唯一一部不再由派拉蒙影業發行的電影(新片由盧卡斯影業與華特迪士尼影業聯合發行)。在詹姆斯·曼高德(James Mangold)的掌鏡下,時間從第四部冷戰前期的1957年,撥動到登月時代的1969年,印第安納·瓊斯已經很老了,更不用說起扮演者福特已經80高齡,新時代初試啼聲而舊英雄早已遲暮,還能否講述好這個關于考古與探險的新故事?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奪寶奇兵,老了

今年5月18日,《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在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時,獲得了長達5分鐘的起立鼓掌。這是對這部有着罕見漫長壽命的系列電影的由衷緻敬。從第一部《奪寶奇兵之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年)上映至今,已經整整過去42年,即便是距離上一部《奪寶奇兵4:水晶骷髅國》(2008),也已經有15年的光景。而這些時光裡隐含着許多更深層的資訊:《命運轉盤》,标志着下月即将滿81歲的哈裡森·福特最後一次出演主人公印第安納·瓊斯,也是91歲的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最後一次為電影作曲,同時,還是76歲的斯皮爾伯格終于将系列電影終篇的控制權首次交給比他年輕17歲的詹姆斯·曼高德。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瓊斯與海倫娜。

影片内部也彌漫着時光不等人的其他信号。在《奪寶奇兵》前三部作品中均飾演了瓊斯的朋友薩拉赫(他幫助前者尋找了1936年的約櫃和1938年的聖杯)的演員約翰·裡斯-戴維斯(John Rhys-Davies),如今也已經79歲;而瓊斯的夫妻、妻子瑪麗昂·瑞文伍德的扮演者凱倫·艾倫(Karen Jane Allen)則是71歲。他們代表着過去的熟面孔,以不加掩飾的蒼老形象回到瓊斯的新冒險故事裡,與年輕的新角色海倫娜(Helena Shaw,瓊斯老友之女)和泰迪(Teddy Kumar,海倫娜的小搭檔)形成了鮮明對照。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薩拉赫扮演者約翰·裡斯-戴維斯。

當然,“去老化”是數字時代試圖對抗時間流逝的一種方式。設定于1944年的電影開場鏡頭中,為了呈現出福特在前三部《奪寶奇兵》中所展現的同期形象,電影對福特進行了數字技術處理。據說這個“去老化”過程綜合使用了多種技術,其中包括來自工業光魔(ILM)的一款新軟體,能夠檢視青年時期的福特在盧卡斯影業工作時的存檔鏡頭,甚至是他在《星球大戰》電影中的表現。在接受《帝國》雜志采訪時,福特承認,自己對這個“有點詭異”的過程感到“害怕”,但最終效果相當滿意,“這項技術已經發展到對我來說非常現實的程度”,“我知道那就是35年前我的樣子”。除了福特,據了解,影片開頭也對現年57歲的麥斯·米科爾森做了減齡處理。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去老化”處理的瓊斯。

曼高德的英雄叙事

1981年,斯皮爾伯格用一部《奪寶奇兵之法櫃奇兵》的橫空出世,重新定義了冒險電影。它的大獲成功也推動了該系列的後續制作《奪寶奇兵2:魔宮傳奇》(1984)、《奪寶奇兵3:聖戰奇兵》(1989)與《奪寶奇兵4:水晶骷髅國》(2008)。對于新接手的詹姆斯·曼高德而言,為這個系列畫上一個圓滿的終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曼高德告訴盧卡斯影業官網,盡管自己第一次在影院看《奪寶奇兵》時已經開始接觸電影拍攝技術,“我高中時就在設計如何制作特效、建立模型、制作動畫、拍攝電影”,但《奪寶奇兵》的演員班底和制作團隊仍然标志着電影行業的某種令他震撼的标杆,“他們是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們是哈裡森·福特和約翰·威廉姆斯。他們是我的北極星”。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左起:菲比·沃勒-布裡奇、詹姆斯·曼高德、哈裡森·福特、麥斯·米科爾森及波伊德·霍布魯克。

40多年後,曼高德的接棒打開了這個故事的最終樣貌:為這個電影界最具傳奇色彩的動作冒險英雄之一送上一場史詩般的餞行。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抗争,瓊斯不僅要争分奪秒搶在對手前面找到神秘的“寶物”安提基特拉機械,也要面對自己退休後生活的虛無和來自過往經驗的清算。“電影中有好幾條不同的故事線。一個顯然是關于遺迹的冒險故事,但另一個是關于時間和它的遺憾。關于我們在過去所做的選擇,那些我們希望當初做出的不同選擇。關于我們傷害過的人——也許無意,也許有意。關于我們在面對自己希望看到的東西時卻閉上了眼的時刻。從我們見到1969年的瓊斯的第一刻起,我們就知道他被什麼東西困擾着,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

曼高德顯然很在意對瓊斯最終形象的呈現。他在接受《娛樂周刊》采訪時表示,以1944年為背景、帶有經典的印第安納·瓊斯動作風格的影片開場,正是為了與此後發生在1969年的主要情節形成對比:來自20世紀40年代的俗氣電影語言的過渡,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将瓊斯從“舊世界”帶入了“更現代”的20世紀60年代,“我的意思是,就技術而言,1969年确實是當代的開始,有冷戰、核能、陰謀,以及一種黑白分明的道德的缺乏”。他将瓊斯描述為一個“習慣于黑白世界的英雄”,卻發現自己正身處一個缺乏明确好人與壞人的“灰色世界”。而當瓊斯發現美國政府登月計劃中有前納粹分子的存在時,他的理想主義也消失殆盡——可能也是瓊斯在最後懇求留在阿基米德時代的原因之一。

奪寶奇兵15年後迎終章,看英雄如何走向遲暮

讓瓊斯身處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卻茫然無措,曼高德的這一想法也與福特不謀而合。福特告訴《帝國》雜志,影片進入1969年的第一個場景,即瓊斯被吵醒而赤裸着上身起床、找鄰居算賬的情節,是自己在拍攝現場臨時想到的。“這就是我想拍這部電影的原因。我想知道他發生了什麼,如何處理”,“我想看到印第安納·瓊斯處于人生的最低點,并從頭開始重建他”。

“我一直對英雄遲暮的概念很感興趣。當整個世界再無容身之處,英雄将怎麼辦?我發現通過帶有偏見的當代态度棱鏡來看待傳統英雄非常有趣。”曼高德說。他将《命運轉盤》與自己在2017年執導的超英電影《金剛狼3:殊死一戰》(Logan)相比較,指出兩者盡管都是系列電影的收官之作,并同樣地呈現着英雄遲暮的圖景,但《金剛狼3》是一場更具目的和嚴肅性的冒險,而《命運輪盤》與之迥異。“我認為我們想要的是對于這個角色在他生命中的這個階段做出準确而現實的評價,誠實地做到這一點。與此同時,努力實作影片名字所承諾的,使之成為一場充滿動作和騎士精神的歡樂和美妙的冒險。這是一部奪寶奇兵電影。”

新聞及圖檔來源:華盛頓郵報、娛樂周刊、Empire、Lucas Film,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