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前置操作
- 配置叢集
- 分别啟動3台es
前置操作
當克隆以後,es中的data目錄,一定要清空,這裡面包含了原先的索引庫資料。

配置叢集
修改elasticsearch.yml這個配置檔案如下:
# 配置叢集名稱,保證每個節點的名稱相同,如此就能都處于一個叢集之内了
cluster.name: imooc-es-cluster
# 每一個節點的名稱,必須不一樣
node.name: es-node1
# http端口(使用預設即可)
http.port: 9200
# 主節點,作用主要是用于來管理整個叢集,負責建立或删除索引,管理其他非master節點(相當于企業老總)
node.master: true
# 資料節點,用于對文檔資料的增删改查
node.data: true
# 叢集清單
discovery.seed_hosts: ["192.168.1.184", "192.168.1.185", "192.168.1.186"]
# 啟動的時候使用一個master節點
cluster.initial_master_nodes: ["es-node1"]
最後可以通過如下指令檢視配置檔案的内容:
more elasticsearch.yml | grep ^[^#]
分别啟動3台es
切換到es使用者後在啟動,通路叢集各個節點,檢視資訊:
- http://192.168.1.184:9200/
- http://192.168.1.185:9200/
- http://192.168.1.186: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