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賣課的本質是賣認知、時間
昨天被群友怼着說賣課,我在想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排斥賣課的,賣會員的,賣書的?
我有一個癖好就是買書,記得小的時候,攢一年的壓歲錢,不知道幹嘛,就去市場上買想看的書,買什麼書呢?最早的時候就是曆史人物,王侯将相,朝代更替,世界名言,科技怪才,武俠小說,音樂課隻到工作後基本偏金融經濟投資交易類錢多了。讀史明智,這沒錯,千年曆史,貫穿中西,成功與失敗足以讓人少走很多坑;名人名言,從小喝着雞湯一路走來有時覺得搞笑,但發現對世界樂觀很多;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每一次世界格局大變,都是因為科技二字;金庸古龍筆下,做一名背劍俠客是每位少年的夢想;每次去KTV看見破鑼嗓子上來,就覺得學學音樂了解五音還是有點用的;幹一行愛一行,幹了金融就把投資大咖的書都買一遍,成本不高多的就幾百塊,但發覺還是少點啥…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有時覺得買書買課花幾百一千塊沒啥,就是用處少,知易行難,這也許是一般的書、課、會員沒發承載的,能夠讓你覺醒開悟就已經算是一本好書好課了,行沒有人能替代,延伸出來的就是咨詢顧問服務了。入世是非多,名利才色惹人注目,總有人要怼你,這就像一面鏡子,能照人照己,不要讓糞坑臭着就行,躲着點。
對于老司機,如果已經有一兩門技能傍身,要想更新其實很難突破,這裡要更大的成功,很多時候在向老天買時間,是以賣課的賣會員的賣書的,其實本質是把一身心血濃縮在了認知與時間裡與人價值交換,期權是門好學問,把時間轉換成了價格,你花錢就可以買到了,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