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全網打勞工罕見在周末晚上相聚,并且全員讨論工作話題:
️網紅名師張雪峰的公司即将上四休三,每周三休息,工資待遇不變。
也難怪這個消息能連續幾天霸榜熱搜,這可是周三多休息一天啊!如果公司實行這樣的上班計劃,那未來每一個被鬧鐘叫醒的清晨都很有盼頭:
周一:昨天放假了
周二:明天休息了
周四:昨天休息了
周五:明天放假了
人生一趟,積極向上!每個工作日睜開眼都是元氣滿滿。
身為員工的我們自然希望公司們能卷起來,但站在老闆的制高點,很是會發愁員工少上一天班,業績崩壞更簡單。
畢竟我們一周隻上5天班,也才開始在1995年。這會嘗試一周隻上四天班,是否有點太超前。
4天工作制是怎麼開始的?
其實隻要消息開源那麼一點點,就能發現每周隻上四天班,在國外的實驗早就不止一年。
移動網際網路正值黃金時代的2015年,世界盡頭的冰島已經遙遙領先,對5天工作日出擊重拳。這一年,距離彩虹合唱團吐槽加班的《感覺身體被掏空》發行還有一年,距離打勞工反抗過度加班,建立的996ICU網站還有4年。距離我們最高法明确996違法還有6年。
2015年到2019年間,冰島有2500人參與上四休三次的試驗。
先别急着質疑試驗組人數不夠龐大,畢竟那一年冰島人口也才33萬人,就連參加世界杯的球隊也要東拼西湊,更何況這2500人已經占比冰島1%的工作人口。
試驗總人數雖不多,但試驗效果十分顯著:
工資不減但休息時間變多,直接把打勞工的積極因子給激發出來了。最後不光工作效率沒有下降,員工們也開心多了,家庭關系也更和諧了。
看到這裡老職場人肯定笑趴,光拿北歐一國的試驗,就跟上司去梭哈,怕是回頭就喜提優化。
少上1天班會影響效率麼?
先别急,想要每周多一天休息這事,有得是地方比我們還急。
跟着冰島的步伐,全世界多地開始進行4 Day Week Global的試驗。
一周隻上四天班在全世界大約有以下幾種版本:
▌工作四天,總體工時不變;就是雖然少上一天班,但每個工作日都要加班2小時;
▌工作四天,日工時不變,但整體工作量不變,也就是說員工自己得嚴格管理摸魚時間;
2022年在英國的試驗中,有來自金融服務、it、零售、咨詢、住房、酒店、招聘...領域的企業參與。
在試驗結束後,大約有92%的企業打算繼續延長試驗,其中18家打算永久一周隻上四天班,也有3家公司在試驗完決定恢複5天班。
英國這次的試驗結果如下
最新的試驗成果來自今年5月,這次有26個來自澳洲、紐西蘭、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公司參與試驗。
我們離一周四天班還有多遠?
其實早在這次熱搜之前,大陸也有不少公司做了新的嘗試,每一次都讓全網打勞工羨慕到流口水。
在長沙,一家叫“周三也休”的文化傳媒公司就是其中一員。
但不知怎麼的,到後續結果分享的時候,被輿論着重宣傳了負面的部分。按照這間公司的口徑說效果不錯,後續也鼓勵更多成熟、有能力的企業嘗試。
其實更早些時候,也有一些大型公司對員工的出勤制度做了調整,據公司的回報效果還不錯。
比如樂視,實行快樂星期三,四個月複盤的時候驗證了每周三休息半天後,員工們少了内耗,效率還提高。
攜程也采取了3+2混合工作模式,一周可以居家辦公2天。前期結果顯示離職率下降,員工的支援率和幸福感都有提升,部分中高層所擔心的效率降低、難以管理等問題,并沒有真正出現。
說到底,一周隻上四天班,是員工效率可量化與工作時間可量化的改變。
在目前以工時做評判基礎的環境裡,少上一天班對企業的考核名額、老闆對工作任務的把控能力、部門間協作的能力要求都在無形中提高了不少。
盡管《時代周刊》認為2023年是大規模實踐4天工作日制最好的時機,盡管在社科院《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中建議,大陸有“做四休三”2030年實作的DDL。
但我們都清楚,上四休三不會很快成為所有人的常态。
畢竟從現在的統計資料裡面看一看,全國企業的員工每周5天每天至少9小時。如果連全員加班都完不成的OKR,又怎麼讓“我給你工資就是買了你時間”的老闆認定,一周隻上4天班能肝完?
至少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或許可以先暢想一下。
2030年,多出來的一天休息日,可以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