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2.3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企業财務管理的重要主題。本章我們介紹SAP 資金管理涉及的兩個基礎子產品:銀行會計和現金管理(如圖1)。/ z; N# {0 s% F  b. ~% r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4 X' ^  s: b2 q9 y5 \. O, c6 _4 x; {

2.3.1 1 [" z9 e& z% m+ ]- ^

銀行對帳單 SAP  資金管理的核心基礎功能是銀行對帳單。如圖2 ,SAP  的銀行對帳單分為手工銀行對帳單和電子銀行對帳單。手工對帳單的功能需要根據銀行的對帳單手工輸入系統,在SAP 中可以維護各種手工銀行對帳單的格式。電子銀行對帳單是企業和銀行通過一個标準的格式,由銀行把電子格式的對帳單傳給企業,企業直接上載對帳單,無需手工操作。 9 N+ y; }2 K4 u7 D( s

SAP  支援超過16  種電子銀行對帳單格式,包括MultiCash  和 SWIFT MT940  等國際通用的格式。圖2  右下方是SWIFT MT940 INTERNATIONAL  标準的電子銀行對帳單樣本。從中可以看出,電子銀行對帳單是一個格式化的純文字的檔案,它用符号和數字來表示各種資訊,比如銀行碼、帳戶碼、對帳單号、期初/ 期末餘額、銀行卡号、支付憑證号等一系列資訊。 / j* Q' K+ h6 _8 r4 X! J% }3 p

1 q4 s8 }( V8 I& i: N! ]6 a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圖2 銀行對帳單

由于我們國家的銀行系統沒有統一的電子銀行對帳單格式。是以需要在項目實施的時候和各開戶銀行商定相應的格式。同時還需要商定提供對帳單的頻率,比如是否可以提供按天的對帳單。這樣在不同的地區由于發展水準的差别和銀行客戶服務和技術水準的差異,可能需要結合電子和手工等不同的情況處理。

不論是手工還是電子的,銀行對帳單進入SAP  系統後接下來是它的處理。SAP  的銀行對帳單的處理主要是過帳和清帳。如圖3 ,當銀行對帳單輸入、上載完畢後,系統進行自動過帳,并自動更新總帳。例如如果對帳單上是一筆款項支付,系統會做自動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未達  貸:銀行存款。

- Y' O6 f. A* p( G. `3 L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圖4 銀行對帳單清帳

對帳單清帳的過程就是我們傳統對帳過程的逐筆核對的過程。如圖4 ,我們結合上一章中供應商自動付款的業務。對于一個供應商來說,在發票校驗(圖4  中1 )時系統自動記錄應付帳款。當運作自動付款時(圖4  中2 ),系統自動記錄分錄如下:  借:供應商明細,貸:銀行存款-未達,同時供應商明細被自動清帳。當對帳單入帳時(圖4  中3 )系統自動記帳如下:  借:銀行存款-未達  貸:銀行存款。  由于“銀行存款-未達”是采用清帳管理的,是以每筆分錄行都需要清帳。在清帳的過程中有自動和手工兩種清帳方式。如果銀行對帳單中提供了支付憑證号(如支票号)等資訊,系統可以自動捉對清帳,這就是自動清帳方式。但是如果銀行對帳單資訊不全就隻能手工清帳了。清帳後的結果如圖4  下方,已清項記錄在清單下方,未清項記錄在清單上方(代表仍然在未達狀态的款項)。 2.3.2

資金頭寸管理 從圖4 中我們可以發現SAP 銀行對帳單除了對帳的作用外,還肩負着資金頭寸的管理,也就是管理一個企業的資金都分布在什麼狀态下。讓我們用一個更複雜的情景來說明。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1 _9 w8 G7 m4 y2 o% x+ U8 h0 ]4 S

圖5 資金頭寸管理

假設A 集團企業A 集團企業的總部在武漢,黃石、南通和襄樊各有一個銷售辦事處。在武漢辦事處采取的是銀行卡付款方式,在武漢的開戶銀行給泉州辦事處專門用于結算的銀行卡,我們将其交給泉州的客戶,在SAP  系統中我們維護了銀行卡和客戶之間的對應關系。一旦客戶将款項打到這張銀行卡中,通過銀行對帳單,我們就知道是那家客戶付的款。而在南通辦事處采取的是傳統的付款方式,銷售開票後客戶通過支票、電彙、銀行彙票等方式付款,我們的财務人員在接到單據的時候在系統中記錄收款。  武漢和南通兩個辦事處每天到帳的銷售貨款通過銀行間的協定定時劃撥到總部在福州的開戶銀行。假定漳州的情況有所不同,漳州也使用銀行卡,但是是由黃石開戶銀行提供的,襄樊州的客戶通過在漳州的協理行來進行付款,協理行會直接把款項劃轉到福州開戶銀行的帳上。假定武漢,黃石和南通的開戶銀行按天提供銀行對帳單。 $ \) p9 m; N) b5 _5 O3 }

圖6 展示了在上述的情景中,該公司的資金頭寸如何在系統中展示。 6 Z; L  ?2 P/ J

  ^) q6 x9 }+ V& T" C( g2 A/ {: i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 Q+ v* l; m: I

圖6 資金頭寸管理

泉州辦事處是圖6  最上面的資金流,客戶使用異地的銀行卡付款,當泉州辦事處收到當地銀行的對帳單時,借記客戶明細帳,貸記銀行存款(已到帳)。而客戶明細帳在銷售開票時被借記。客戶的明細帳可以通過自動(通過發票号或銷售訂單号)或手工的方式清帳。 - N! I5 q+ ~! F7 d$ l6 F1 T- d

廈門辦事處是圖6  當中的資金流,在銷售開票時,客戶明細帳被借記。當收到客戶的支票或電彙進帳通知等付款憑證,财務人員在系統中做收款記錄,借記銀行未達,貸記客戶明細帳。而客戶明細帳同時被清帳。當上載銀行對帳單時,系統  借記銀行存款,貸記銀行未達。我們通過支票号等資訊自動對銀行未達清帳,也可能手工清帳。

無論是泉州還是廈門的銀行對帳單,對于對帳單中劃撥福州開戶行的業務,系統将自動借記銀行劃撥中間科目  貸記銀行存款(辦事處的)。而福州開戶行的對帳單也會自動過帳為  借記銀行存款(福州)  貸記銀行劃撥中間科目。 3 ?5 F8 J- E$ c' a+ u: g" j! Z+ C6 ]

漳州辦事處是圖6  下方的資金流,在銷售開票時,客戶明細帳被借記。由于銀行卡是福州開戶銀行提供的,  是以當收到福州開戶行的對帳單時,将借記銀行存款(福州),貸記客戶明細帳。 , f" X/ M* ~: j$ L1 e

從圖6  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公司銷售了多少,客戶付了多少款但還沒有到銀行賬上,多少資金已經到了當地的銀行賬上,多少資金在往回劃撥,多少資金已經劃撥到了本部賬上等等情況在系統中非常清晰地跟蹤了下來。總之通過SAP 資金頭寸管理,企業的資金鍊條可以透明地展現出來。

2.3.3

流動性預測  在資金頭寸管理的基礎之上,SAP  使用資金預測的功能加強企業對未來中短期現金流量的預測,及時預警,保證公司的安全和信譽。 0 ^  L. X+ j7 i9 l2 I

2.3.3.1 ( P, s* L" l- [

資金計劃層次  資金計劃層次反映了各種可能性的未來現金流量。如圖7  所示綠色代表現金流入,紅色代表現金流出。資金計劃層次大緻上可以分為<1> 現金和銀行存款, <2>  應收帳款到期預測,<3> 應付帳款到期預測, <4> 銷售合同收款預測,  和<5> 采購合同付款預測。<2> 至<5> 的預測內建自各業務和财務部門,都是根據定單的付款條款和客戶或供應商的付款習慣由系統自動推算的。

2.3.3.2 ' b. E4 d. E7 q) K5 Z

預測  如圖7  所示,資金預測可以按天或周進行,圖中橫軸代表預測的時限,縱軸代表了資金餘額。隻考慮第<1> 層, 我們得到的是目前的現金頭寸,圖中以蘭色實線箭頭表示。增加已經确認的應收和應付的到期等因素,我們就得到了第一種資金預測,圖中以綠色虛線箭頭表示。再把銷售合同和采購合同考慮進去我們又可以獲得第二種資金預測,圖中以紅色虛線箭頭表示。其中資金預測二比資金預測一考慮了更多的因素,更适合決策支援。但是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資金預測二的可變性也相應增加。圖中根據資金預測二,該企業将在第四天(或第四周)出現資金缺口,資金管理部門應早作安排,防止因無法兌付到期債務而産生的損失。如圖7  中的粗箭頭所示,對于計劃層次<2> 到<5> ,系統中可以進一步分析它們的構成。某些群體的客戶比另一些更講信譽也更準時。而某些群體的供應商比另一些更重要。系統将自動分析各客戶和供應商的檔案,将預測細分,進而給決策者提供了更多的資訊。

6 e- g0 e: _7 ~1 _8 v3 D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圖7 流動性預測

2.3.4公司總部資金平衡 有些時候在一個大型的公司總部公司裡,有些子公司有很充實的資金,而有些子公司短期内有資金缺口需要從銀行融資。這樣必然造成整個公司總部的财務成本上升。在流動性預測的基礎上,公司總部企業可以使用資金平衡的功能來進行資金的自動調撥,以有效地降低整個公司總部的财務成本。如圖8,甲、乙兩公司的資金預測曲線不同,資金短缺和盈餘發生的時間也不同。公司總部内部可以自動平衡不同公司的資金狀況,生成轉帳指令,進行公司間資金的調撥和拆借,使公司總部内部資金平衡,得到圖中下方的公司總部公司預測資金餘額曲線。總之通過公司總部資金平衡,公司總部企業可以減少對外融資的成本,同時降低了公司的财務風險。

sap進階系列(4):第一篇:财務總覽之資金管理

圖8 公司總部資金平衡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433510/viewspace-689760/,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于:http://blog.itpub.net/25433510/viewspace-689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