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協定和分層次

為了進行網絡中的資料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标準或者約定,稱為網絡協定。

網絡協定有三個要素:

  1. 文法,資料和控制資訊的結構或者是格式
  2. 語義,需要發出什麼樣的控制資訊,完成哪種動作以及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3. 同步,事件實作順序的詳細說明

分層的好處:

  1. 層與層之間是獨立的,整個問題的複雜度就降低了
  2. 靈活性好,在任何一層發生變化的時候,隻要層之間接口關系保持不變,那麼這層以上或者一下的各個層都不會受到影響。
  3. 結構上可以分割開,各個層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術來實作
  4. 易于維護和實作
  5. 能夠促進标準化工作

分層需要非常明确每一層的功能,如果層數少了,那麼就導緻每一層的協定變得複雜,層數多了,那麼在描述和綜合各個層功能的系統工程任務中也會遇到困難。

一般各層所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

  • 差錯控制
  • 浏覽控制,讓發送端的發送速率不能太快,要讓接收端來得及接收
  • 分段和重裝,發送端将資料劃分為更小的機關,在接收端則将他們還原
  • 複用和分用,發送端幾個高層會話複用一個低層連接配接,在接收端再進行分用
  • 連接配接建立和釋放,交換資料之前,會先建立一條連接配接;資料傳輸結束後會釋放連接配接

OSI的體系結構:實體層、資料鍊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TCP/IP的體系結構:網絡接口層、網際層IP、運輸層(TCP或者UDP)、應用層

五層協定的體系結構:實體層、資料鍊路層、網絡層、運輸層和應用層

應用層

應用層體系結構中最高層,它的任務是通過應用程序之間的互動來完成特定網絡應用。

應用層協定是應用程序之間通信和互動的規則。

應用層互動的資料單元稱為封包【message】

運輸層

負責向責兩個主機程序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資料傳輸服務。

應用程序利用這個服務傳送應用層封包。

運輸層使用了兩種協定:

  1. 傳輸控制協定TCP,提供面向連接配接的、可靠的資料傳輸服務,資料傳輸機關是封包段
  2. 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提供無連接配接的資料傳輸服務,資料傳輸機關是使用者資料報

網絡層

為分組交換機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服務。

在發送資料的時候,網絡層把運輸層産生的封包段或者使用者資料報封裝成分組進行傳輸,這個分組也叫作IP資料報。

網絡層會選擇合适的路由,讓源主機運輸層傳送下來的分組通過網絡中的路由找到目标主機。

資料鍊路層

也叫作鍊路層,把網絡層交下來的IP資料報組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的結點之間鍊路上傳輸幀。每一幀包含了資料和必要的控制資訊,比如同步資訊、位址資訊等等。

實體層

在實體層上傳輸的資料機關是比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