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相關術語

        (1)負載:模拟一萬五操作對伺服器造成壓力的過程,比如模拟100個使用者進行發帖。

   (2)性能測試(Performance Testing):模拟使用者負載來測試系統在負載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吞吐量等名額是否滿足性能需求。

  (3)負載測試(load Testing):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通過不斷加大負載(不同虛拟使用者數)來确定在滿足性能名額情況下能夠承受的最大使用者數。這些性能名額包括:TPS(每秒事務數)、RT(事務平均響應時間)、CPU using(CPU使用率)、MEM using(記憶體使用率)等軟硬體名額。

  (4)配置測試(Configuration Testing):為了合理地調配資源,提高系統運作效率,通過測試手段來擷取、驗證、調整配置資訊的過程。

  (5)壓力測試\強度測試(Stress Testing):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通過高負載的手段來使伺服器資源處于極限狀态,測試系統在極限狀态下長時間運作是否穩定,确定是否穩定的訓示包括TPS、RT、CPU using、MEM using等。

  (6)穩定性測試(Endurance Testing):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長時間運作一定負載,确定系統在滿足性能名額的前提下是否運作穩定。一般我們會在滿足性能要求的負載情況下加大1.5倍-2倍的負載量進行測試。

  (7)TPS:每秒完成的事務數,通常指每秒成功的事務數,性能測試中重要的綜合性性能名額。一個事務是一個業務度量機關,有時一個事務會包括多個子操作,為了統計友善,會把着多個子操作記為一個事務。

  (8)RT/ART(Response Time\average response time):響應時間/平均響應時間,指一個事務花費多長時間完成,一般取平均響應時間。

  (9)PV(page view):每秒使用者通路頁面的次數,此參數用來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使用者通路頁面。

  (10)Vuser虛拟使用者(Virtual user):模拟真實業務邏輯步驟的虛拟使用者,虛拟使用者模拟的操作步驟都被記錄在虛拟使用者腳本裡。Vuser腳本用語描述Vuser在場景中執行的操作。

  (11)Concurrency并發,并發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并發,即所有使用者在同一時刻作品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廣義的并發,即多個使用者進行完全一樣的操作。

  (12)場景(Scenario):性能測試過程中為了模拟真實使用者的業務處理過程,在loadrunner中建構的基于事務、腳本、虛拟使用者、運作設定、運作計劃、監控、分析等一系列動作的集合,稱之為性能測試場景。場景中包含了待執行腳本、腳本組、并發使用者數、負載生成器、測試目标、測試執行時的配置條件等。

  (13)思考時間(Think Time):模拟真實使用者在實際操作時的停頓間隔時間。也就是說,使用者在進行操作時,每個請求之間的間隔時間。

  (14)标準差(Std. Deviation):标準差越小,說明波動越小,系統越穩定。

  性能測試通過标準

性能相關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