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東系高層大換防

京東系高層大換防

京東系高層大換防

這或許是在電商紅海裡,京東自我革新、尋求自救的一種方式。

作者 | 張超  編輯 | 張曉玲

掌舵京東20年,劉強東從未真正放手。

自徐雷“下課”、許冉接任成為京東集團新任CEO後,劉強東又大刀闊斧開啟一系列高層人事大換防,涉及京東旗下京東物流、京東産發、京東健康等公司,變動者均為核心管理人員;不過,他們大多是工作崗位和業務内容的調整,未有人員離散。

此輪人事變動速度之快、覆寫範圍之大,令人意想不到,且也發生在6.18之後,與阿裡的人事變動形成呼應。

事實上,自劉強東去年底重回大衆視野後,整個京東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了一系列巨變。

在戰略上,劉強東讓京東集團重拾“低價”優勢,POP(Platform Open Plan,也即第三方商家)和自營并重發展;從組織上,自上而下已經開啟了大批人員調整;并且,站在20年的節點,京東提出了“35711”夢想藍圖,3萬億的營收目标野心勃勃。

全方位調整的背後,是全行業都面臨的電商規模見頂、行業極限生存壓力。無論是京東、還是阿裡,在今天這個電商紅海裡,業務、組織、人事的調整,都是他們自我革新、尋求自救的一種方式。

1

震動

6月26日早間,京東物流釋出公告稱,京東物流CEO餘睿因個人身體原因辭任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及授權代表,原京東産發CEO胡偉将擔任京東物流CEO。

京東系高層大換防

對于餘睿離職的原因,有京東内部人士透露,“聽說餘總最近身體不好,公司肯定還是希望他能盡快康複回來,而具體什麼時候回來,要等他身體恢複情況來定。”

官方資料顯示,餘睿于2010年1月加入京東,期間曾任京東集團物流部人力資源部總監、京東集團物流部西南區總經理、京東物流華北區總經理、京東智能産發股份有限公司CEO等職務,擁有豐富的物流行業營運和管理經驗。

自2021年擔任京東物流CEO以來,餘睿在抗疫保供、春晚、北京冬奧會等重大項目中都做出了成績,京東物流在公告中也對其表示感謝。

有意思的是,接替餘睿成為京東物流新CEO的人并非物流内部人士,而是原京東産發集團CEO胡偉。

京東産發,也即京東集團旗下提供基礎設施資産管理與綜合服務的子集團,主要為物流行業相關主體提供現代化高标準倉庫、一體化智能産業園、資料中心等綜合解決方案。

從業務布局上來看,京東産發與京東物流存在交叉關系,都是快遞物流上不可或缺的玩家;但京東産發已于今年遞交招股書,這樣一家處在發展關鍵期的公司,核心管理層變動實在少見。

京東系高層大換防

京東物流新任CEO胡偉

不過,胡偉也是從物流體系成長起來的,熟悉物流各環節業務,也具備較深的行業管理經驗。據了解,胡偉于2010年加入京東,先後擔任京東集團物流部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京東集團物流部西南地區負責人、京東物流華北地區負責人、京東智能産發股份有限公司CEO。

随着胡偉的離開,京東産發CEO位置也空缺出來,繼任者是原京東健康CFO曹冬,他也是加入京東已超過11年的老人。

與此同時,外界熟知的前京東國際負責人闫小兵也重新出山,擔任新成立的京東創新零售部負責人。據悉,創新零售部由七鮮、拼拼等業務組成,将深入零售線下業務布局,探索創新模式。

如果按照入職年限算,闫小兵或許不及餘睿和胡偉,但名聲卻在業内外非常響亮。

2012年加入京東後,闫小兵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建構起了京東在家電網購行業的領軍地位;在擔任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期間,他又主導了對五星電器的收購,打造了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之家等線下店模式,連續多年指揮京東“618”家電大戰,實作了京東家電在2019年列全國線上家電零售份額第一。

不過,這位京東“老兵”在2022年1月以身體不适為由休養了一段時間,此次算得上是重回業務一線。

2

壓力

徐雷“退休”、京東大規模人事調整的背後,是日益增長的業績壓力,無論是其優勢電商業務,還是物流等分拆業務,要麼增長放緩,要麼仍在虧損。

2022年,京東全年GMV同比增長5.6%,是其2014年上市以來的最低值。相比之下,2022年快手電商GMV同比增長32.5%,拼多多GMV增速為22.95%。

而作為電商之外最大的業務京東物流,營收增速放緩,且持續虧損。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營收分别為734億元、1046.93億元、1374.02億元,同比增幅分别為47.2%、42.55%、31.24%;淨虧損分别為41億元、158.42億元、13.97億元。

京東系迫切需要做大做強新業務,來夯實新的目标根基。

前不久舉行的二十周年司慶活動上,京東正式提出面向未來20年的“35711”夢想:能有3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币、淨利潤過700億人民币的公司;5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人民币的上市公司;能為國家繳納1000億人民币稅收;提供超過100萬就業崗位。

盤點京東系旗下公司可以發現,目前上市企業有京東集團、京東物流、京東健康、達達集團這四家,京東産發和京東工業兩部分業務則已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而從這些公司的财務表現看,符合“35711”夢想要求的企業寥寥無幾。

京東物流無疑成為京東集團之外,目前最有實力擠入“35711”夢想行列的企業。其在2022年營收超千億,達到1374億元,位列京東系企業第二名;市值也逼近千億港元。

另外,京東物流還是整個京東集團戰略定位、業務發展的自足之本。

按照京東的規劃,其要做“以供應鍊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想要以供應鍊核心技術回饋時代;未來二十年,會朝着下沉市場、技術服務和國際業務三個方向努力。這意味着,京東未來二十年仍會依托在多年搭建起來的供應鍊能力上,離不開京東物流的全力支援。

是以,京東物流成為繼京東集團之後,宣布重大人事調整的企業,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京東的這一系列變革,是一家企業深謀遠慮的行動,也是目前網際網路行業格局重演的投射。然而市場總是瞬息萬變,組織和人事調整,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企業發展,仍是未知數。

無論如何,今天的網際網路和電商江湖,已經不是劉強東和馬雲雙雄并進的時代了。

*本文為全天候科技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在背景回複“轉載”二字,擷取轉載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