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青山 綠色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

  吉林省撫松縣建設特色産業,推進農旅融合

  守護青山 綠色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

  本報記者 劉以晴

  眼下,正是采參的時節。跟着參農,進山爬坡,泥土小路邊滿是滾圓的山核桃、小橡子,不時還要伸手扶樹穩穩腳步。“土裡長着金娃娃呢,今年一株山參能賣一兩千元。”吉林白山市撫松縣沿江林下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傑說。

  沿江鄉山林縱橫,水土條件優渥,參苗喜涼,樹木就是天然遮光棚。20多年前,吳傑回鄉拉着幾位村民辦起種參合作社。“現在,不僅人參值錢,甚至參葉也能賣錢。”2018年,在鄉政府支援下,吳傑在村裡建起人參粉、參葉茶兩條加工産線。去年,企業又建起人參溯源編碼,手機一掃,山裡條件、種參采參情況一目了然。2021年,合作社銷售額累計突破千萬元。

  地處長白山腳下,撫松縣種參曆史悠久,是長白山人參重要産區。如今,這個面積約610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1萬的小縣城裡,4.5萬人直接從事人參産業。這裡還擁有全國知名的人參交易市場,年交易量占全國人參交易總量的80%。好山好水帶來的獨特産業,如何跟上時代,接續發展?

  撫松在全産業鍊發展上尋找破題之路,制定了人參加工技術規程等19項行業标準,招引30餘家加工企業入駐人參産業園區,從整根銷售到人參滴丸、參葉茶、人參面膜……撫松現有人參精深加工産品600餘種。2021年,人參全産業鍊産值達190.93億元。

  再往山裡走,一棟十幾平方米的小木屋映入眼簾,這是吳傑為村民準備的臨時“宿舍”。近幾年,吳傑雇用合作社村民巡山勸阻偷參伐木,每人每年工資15000元,“大家一起賺點錢,而且想靠山吃山,就得靠山護山。”

  如今,撫松縣木材總積蓄量達8500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覆寫率高達85.76%。然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撫松還是國家木材采伐基地,10多年時間裡,就外輸了近100萬立方米木材。2015年起,響應國家号召,撫松縣全面禁止商業砍伐,開始封山育林、植樹造林。

  守護青山,綠色發展。撫松縣建立起“縣、鄉、村”三級林長制責任體系,截至目前,202名各級林長和240名護林員累計巡護總裡程超8700公裡。

  看完人參,下山路上,抓把山裡的野果,唠起采完參有啥打算。吳傑笑得爽朗:“現在咱村民錢袋子鼓了,有時間的話,我想去别的山頭轉轉。”

  不再伐木,面對經濟發展中資源與環境的限制,撫松縣在廣袤森林裡尋找經濟轉型振興的答案。除了發展林下經濟,做足一二産業文章,青山也蘊藏着旅遊産業的發展機遇。

  山上采的野菜、自家小院的大白菜、再去市場買點笨雞幹豆腐……在撫松縣漫江鎮錦江木屋村一處民宿裡,61歲的于豔霞忙着為明天來的旅行團計劃菜單。

  錦江木屋村,這裡的村屋用木頭和黃泥搭建而成。村落有特色,硬體卻不足,“以前,土路一踩一腳泥,遊客來了,很多人都不願意下車。”

  近年來,撫松縣争取省級資金3385萬元,推進特色産業小鎮建設,漫江鎮等地被評為省級特色小鎮。村裡通了水泥路、修舊如舊的老木屋、擴建後的蓄水池……不少村民瞅準時機經營起農家餐飲、民宿的旅遊生意。